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陈占举,是洛阳日报社的一名记者。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洛阳日报社、洛阳电视台、洛阳广电报,在第一时间,先后有6名记者赶往灾区采访,我是其中的一员。
现在,我代表参加抗震救灾报道的记者,把我们的采访活动向大家作以汇报。
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地震发生后,洛阳日报社党委以职业的敏感,在第一时间紧急部署,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报道组”,安排记者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12日下午4点,得到报社领导批准后,我临危受命,于晚上12点,坐上洛阳协和医院的救护车,火速赶往灾区。13日,其余3名记者分别乘坐火车、飞机火速奔赴受灾前线采访。
在河南的媒体中,洛阳日报社是第一家到灾区采访的媒体,我是第一个到达灾区一线采访的记者。我当时的心愿就是以记者的良知,用手中的镜头,记录那些震撼人心的场面,记录一个伟大民族危难时刻表现出来的坚强,记录抗震救灾前线的洛阳人,让洛阳人、河南人、中国人都看到伟大的洛阳精神。
在赶往灾区的路上,我们历经曲折,为了赶时间,我们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休息,累了就换个司机,饿了就在救护车里吃包方便面。13日晚8点,我们赶到了绵阳九洲体育馆。
当天晚上,我们又向北川进发。当时的北川余震不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到处漆黑一片。我不时看见被巨石砸变形的汽车和遇难的同胞。在一个陡坡前,车灯照在一个禁止通行的路标上,牌上写着:前方塌方,禁止通行。走还是不走,摆在所有人的面前。在漆黑的深夜,在随时可能塌方的路上,死亡和危险在向我们挑战,但救护车里所有的洛阳人,选择了勇往直前!
14日上午,在北川中学的救灾现场,为了能拍到温总理亲临现场的照片,我克服重重困难,在拥挤的记者群中抢拍照片。为了尽早把照片发回洛阳,我只能转战成都。当时的成都几乎所有的宾馆和网吧都已关门,我跑遍整个城市,直到深夜,才把照片传完。这是洛阳记者从灾区传回的第一张救援现场的新闻照片。
两天没有吃到一顿热饭的我,传完照片后,左手提着电脑,右手提着行李,肩上挎着20斤重的摄影器材,走在街上没有一点力气。在马路边坐下休息时,仅有的一包方便面我刚啃了一口,就抱着摄影器材睡着了。
15日,得知我拍摄的温总理看望洛阳医疗队的照片在《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新闻网发表后,我的心中稍感安慰。尽管经历风险、尽管困难重重,我终于把温总理指挥抗震救灾的形象发了回去,把洛阳人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抢救伤员的事迹传播了出去,我没有辜负读者的重托,没有辜负记者的使命!
为了拍摄一张北川县城的全景照片,我沿着塌方现场登上山顶,踩着随时可能塌方的山体,在危险中抢拍照片。
此后,在长达15天的一线采访中,我转战都江堰、北川、绵阳、什邡四地,先后采访了洛阳协和医院、铁军部队、洛阳消防官兵、洛阳农民工救援队等。半月中,险情几乎天天遇到,我身上的迷彩服从没有脱过,在水泥地板、草地、帐篷里、汽车里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在灾区,所有的记者都随时面临危险,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
洛阳日报记者杜武和洛阳广电报记者张金星是随铁军部队空运进川的第一批记者。他们徒步强行进入映秀镇,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照片,他们是河南媒体进入映秀镇的第一批记者。
洛阳日报记者郝敏、曾宪平,洛阳电视台记者李新杰、方飞是随铁军部队铁路运输进川的第一批记者。他们迂回1900公里,跨越两座雪山,踏着红军当年长征的路,深入到理县、汶川县、茂县采访,他们是河南媒体进入该地区的唯一一批记者。
在灾区采访的每一天,我们被洛阳军民崇高精神和事迹感动、感染。我们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经历了一次次爱与奉献的洗礼。在灾区,如果我们不把洛阳人的感人事迹传播出去,就对不起650万家乡父老。
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报道中,洛阳日报社的许多优秀作品打动人心,感动了洛阳人,也感动了全国人。比如,温总理为女孩小馨懿让路,李顺卿和他的洛阳农民工抢险队等。其中,洛阳日报社记者也拍摄了很多打动人心的照片,如23日,我拍摄的24名洛阳汉子,手拉手、心连心站在什邡市废墟前的那张照片,在《洛阳日报》和《洛阳晚报》、洛阳新闻网发表后,在洛阳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新华社发表后,更是引起全国轰动,被网民尊称为“最牛的救援队”,后来成为迅速传遍全国的一个典型。目前,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几十家电视媒体采访过“最牛的救援队”,全国上百家平面媒体,都刊发了那张照片,网上相关网页有10.7万个。
在北京的洛阳老乡张志杰看到相关报道后说:他们用自己的正直善良、古道热肠,让我们这些在外地的洛阳人深深为之感动,24名“洛阳汉子”的壮举,体现了中原文化孕育出的真、善、美,感动着国人,温暖着社会。
从地震发生到今天,洛阳日报社记者共传回图片600余幅,两报刊发260幅,刊发消息45篇、通讯48篇。
新华社、中新社采用洛阳日报社记者的洛阳抗震救灾、援建四川灾区通稿12组,法新社、美联社等国内外媒体转发200余篇。曾宪平在河南省文化厅举办的“与汶川同在”河南抗震救灾优秀摄影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
在灾区,我们深切感受到,作为洛阳记者,我们不仅是记录和见证者,还是传播洛阳精神的使者。
万众一心、互助互爱、自强不息,勇往直前——这就是洛阳精神。
谢谢大家。
(本组稿件由洛阳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