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今年36岁的张素丽,1992年技校毕业后成为洛阳机车厂机修钳工技工。16年来,她在各项技术大比武中,多次获得第一名。2003年获中国南车集团公司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第一名,2006年获市“十大杰出工匠”、“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兴趣与爱好 打羽毛球、看书
格言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7月1日上午,在打磨声、电焊声交织的市通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机车厂金工车间)的机车配件加工厂房里,穿着一身洁净蓝色工作服的张素丽,熟练地将20多公斤重的机车配件搬上质检台,拿着测量仪器,反复检查配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如下图)。
1992年,张素丽从洛阳机车厂技工学校内燃机车钳工专业毕业后,进入机车厂。刚开始,张素丽担任的是钳工画线工作,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她干起活来得心应手,一件件带着准确、清晰线条的工件交到下道工序,既给工友们留下方便,又为车间完成生产任务创造了条件。
随后,因工作需要她被调到金工车间负责模具制作。新的工作带来挑战,也给张素丽增添了工作动力。她一方面借来技术书籍充实理论知识,一方面请有经验的同志指导自己的作业程序,在干中学、学中干,最后,活越干越精巧。1994年,她经工厂选拔推荐参加技术竞赛,获得钳工高级组第一名,被晋升为当时厂里最年轻的钳工类技师。
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厂内修机车业务迅速更新换代。在新型机车的试修中,工装、模具要先行,东风4型内燃机车和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试修,都需要多种模具。为早日试修成功,每当车间领回任务时,张素丽总是抢干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的工作,两年内,她制作模具200余套。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车间的社会产品日益增多,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和北方玻璃公司设备的产品生产中,张素丽都担当了重要任务。GE产品中的空气干燥器支架,一件活干下来,共需要钻、焊、铣等6套模具,其中有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经过一次次的调试、改进,张素丽负责的工件全部通过了检测。
“能树立品牌的形象,我感到快乐。”张素丽笑着说。
本报见习记者 戈晓芳 实习生 时红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