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梅芳 实习生
王彦)本月起,全民健康保障信息网络建设一期工程在我市展开。昨日,我市召开全民健康保障信息网络工程方案论证会,标志着我市全民健康保障信息网络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全民健康保障信息网络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也是我市在新形势下对全民医疗服务体系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它以区域性健康档案服务系统为核心,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通过统一的门户网站,为卫生管理部门、医疗卫生单位和老百姓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通过一站式的药品采购、医疗服务、卫生监督等,完善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降低老百姓看病的成本,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按照规划,全民健康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从2008年7月到2008年12月,以西工区、新安县城关镇北关村等30家基层社区和基层卫生单位为试点,同时在市中心医院率先实施数字化医院建设。二期工程从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在市区各个城市区和新安县全面推广,同时还将在24家医院进行数字化医院建设。三期工程从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结束,在我市农村全面推广全民健康保障信息网络。届时,从城市到农村,每一个居民都会有一份健康数字档案,看病、吃药、医疗报销等都将实行信息化管理,过去看病难、报销难等老大难问题将进一步得到缓解。
市委常务副书记李兴太表示,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全民健康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更是把互联网的网络优势,引入到医疗卫生管理服务体系,把便捷的网络优势转换成为便民的有力措施,创新了我市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思路。全市各级卫生部门要认真讨论实施方案,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