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鲁迅博物馆。 |
|
民国时期漂泊在北京的鲁迅,先后搬家4次。1912年5月到北京后,鲁迅在宣武区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住了7年。后来,鲁迅卖掉家乡的老屋,在西城区西直门内八道湾首次置业,并于1919年11月开始在这里度过了4年稳定的大家庭生活。然而却因与周作人失和,不得已于1923年8月搬出,在西四砖塔胡同临时租房居住9个月。1924年春天,鲁迅再次筹款,买下了阜成门内西三条一所幽静的小四合院,和母亲一起在这里住了两年。1926年夏天,鲁迅远赴厦门以后,他的母亲和前夫人朱安仍然在此居住。
北京的鲁迅博物馆,就设在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鲁迅在北京的第四个故居中。它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作家博物馆,现藏鲁迅先生文物2万余件,不仅有鲁迅的手稿、书信、日记、藏书等,还有先生收藏的典籍与文物。
当我来到鲁迅博物馆时,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信手翻了翻留言簿,发现在最近的留言中,有很多新颖奇特的观点。
一个署名“高宁”的留言:“惭愧,在北京居住这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虽然5元钱(门票价)不算贵,但总觉得这里不会有什么意思。但今天来到这里,收获颇丰,我想大概是鲁迅先生的一生涉猎颇多的缘故吧。有小说、散文、版画、印章等,先生的一生不算白活,有名有利有爱情,所缺的只剩下理想的实现了。也许这就是先生的命,一个奋斗者的命。”
鲁迅有名吗?有,到现在还名扬四海;鲁迅有利吗?有,赚了不少稿费,能在北京买房;鲁迅有爱情吗?有,他和许广平的恋爱,可谓是情真意切,炉火纯青。但我们能用这样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鲁迅吗?时代确实不同了,很多人的眼光都越来越“实际”了。但我仍然认为,鲁迅是个悲剧人物。你看他的一生是多么坎坷,父亲早丧、祖父入狱、家庭败落、婚姻不幸、兄弟失和、官府通缉、被误解、受攻击,又饱受胃病、肺结核等多种疾病的折磨。更重要的是,没有等到理想的实现,在50多岁时就早早告别了人生。
一个署名“巍子”的留言:“今天就要回内蒙了,这次来北京,其实是来找工作的,无功而返。火车还早,就来此旅游一番。来到此地,看了很多,当然今天这里很静。我从来都没有做成功过什么事情,看了鲁迅故居,也不知自己到底感悟出了什么。今天、明天,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拼命学,结果还是一事无成。我怎么就那么没有耐性?我的‘老师’,您在天之灵指导我一下吧!我想成才。”
现在很多人都在寻找人生的“捷径”,敬爱的鲁迅老师,您能够告诉大家一条“捷径”吗?我不知道这个“巍子”是个大学生还是中学生,也不知道是个小伙子还是个大姑娘,但发现在他(或她)100多字的留言中,竟有4个错别字。一是把“无功而返”写成了“无工而返”,二是把“旅游一番”写成了“旅游一翻”,三是把“到底”写成了“倒底”,四是把“在天之灵”写成了“在天之临”。这似乎也代表了一些当代人的通病,总是在抱怨社会,抱怨环境,却忘记了自己应该怎样像鲁迅一样在学习上用功。
还有一些有趣的留言,比如“鲁迅以后无鲁迅”,“看鲁迅,与高考有关吗”,“鲁迅只能在历史中,在文字中,在我们的想象中”等,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但这些留言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无可否认的现实,鲁迅的时代,包括鲁迅的一切,离我们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