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装嫩”与“扮老”
魏碑书艺天下秀 墓志奇葩有异香
奥运史上 “花木兰”
大 阳 河
新闻网广告
思路花语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7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书画天地
魏碑书艺天下秀 墓志奇葩有异香
赵跟喜
  元苌墓志
  魏故膘骑大将军王顼墓志
  魏故征东将军元湛墓志
 中国汉字书法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纷呈异彩,其演绎脉络,可谓长河泱泱。篆隶正行草,各呈其彩,法帖碑学,烟霞虹霓。而魏碑以其特异的表现形式,犹如一枝临风摇曳的奇葩,兰露香泽,堪称独步天下者。

  魏碑是楷书的一种,泛指我国南北朝时期的碑刻作品,而产生地主要在北朝。留下来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众多的造像题记,一为历代出土的墓志铭。题记书法浑朴自然,粗犷豪放;墓志书法更见洒脱挑达,端稳奇正。其气势风度,皆为晋唐楷书所不及。

  清朝前期,南北朝碑刻大量出土并得以传拓,金石文字学兴起,魏碑倍受重视。康有为继清人阮元和包世臣之后,力倡魏碑,其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之佳,举为“十美”,即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魏碑在隶书与楷书之间过渡,犹如一只不系之扁舟,悠自漂流,呈现给我们一道亮丽的风景。

  南北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其书法却彩练横空,光辉灿烂。南朝以帖盛名,书家群星闪烁;北朝以碑出胜,刻石遍及山川。其时佛道流行,佛学尤甚,凡建塔造像,或凿石以制碑碣,或摩崖镌刻文字,借此积行功德,祈福求生。据《洛阳伽蓝记》所载,唐以前凡能见之碑碣不下十万之数。拓跋氏建魏,凡百五十年,黄河流域,佛寺碑碣随处可见,洛阳则是最为集中之地。龙门二十品自康有为首倡以来,成为天下魏碑之奇,书家追趋收藏,演习临摹之风,流年经代,犹为盛行。

  洛阳所出北魏墓志铭,当为魏碑之重。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条,凡鲜卑诸姓,死后必须埋葬洛阳,不得还葬老家。于是皇室密戚、王公贵族,纷纷镌刻墓志,附葬墓穴,百姓杂家,亦仿而效之,遂成风俗。墓志之形制、之文体、之滥觞、之成规矩,追溯其源,当自北魏开始。

  北魏皇陵位于北邙之上,望族华胄兆域衔连。垒垒高土,赫赫碑碣,历经千年风雨剥蚀,古木成蒿草,坚石为齑粉,昔日风光威仪,早已荡然不存。而墓志铭的不断出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回望北魏的窗口,石面上的文字清晰地向我们讲述着那远逝的辉煌岁月,隽永清秀的书法又让我们领略到令人惊羡不已的艺术魅力。遗憾的是,那位推崇魏碑的康有为先生无缘欣赏到这些精美绝伦的东西,他有机会将数以万计的南北朝碑刻造像题记抚摸了一遍,点石成金,尊崇魏碑之博雅,却无缘观赏到出自洛阳的这道千年不朽的艺术之光。

  另一位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却很幸运。上世纪30年代初,正值兵荒马乱的岁月,洛阳盗墓成风,葬器墓志不断出土,许多在中国金石学上留下佳话的文人把目光盯住洛阳。与此同时,张钫先生开始在河洛地区广泛搜集历代墓志铭。张钫与于右任曾统领陕西靖国军,两人情谊甚笃,议定所收魏志皆归于氏收藏,张钫仅留一方北魏元恭墓志于新安蛰庐。于氏在洛所得历代墓志300种辑为《鸳鸯七志斋》,其中北魏墓志138种,皆为洛阳所出,多为元氏宗室、达官贵人墓志,仅元氏墓志多达60余方,书法精美者如《元桢墓志》、《元恽墓志》以及《尔朱绍墓志》等,这些价值连城的墓志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洛阳新出北朝墓志,两魏及北齐、北周皆有,以北魏最多。今人俗称魏碑者多指北魏墓志而言。北魏墓志书法与造像题记不同,墓志书法更显其端庄规整。通观魏志书法,可见初期之阳刚风骨,中期之隽逸灵秀,后期之娟秀柔润。近年洛阳新见元魏重臣镇北大将军定州刺史《元苌墓志》,其书法之 嶒森然,结体之凝重深郁,堪为罕见佳品。

  魏碑书法风格的出现与演化,有其深远的时代背景,北魏墓志当为魏碑书艺之完美体现者。宫廷书手的精湛技艺,引领着一代书风,使中国三大楷书之一的魏楷登峰造极,一枝独秀,风骚当时。墓志铭虽为颂德述事,其书法却保留了一段鲜活的书史。

  墓志书法之精美表现,除名家书手之造诣外,刻工技艺之精湛亦不可疏视。北魏墓志尤可见其功力,或骨骼血肉、气质魂魄,或典雅庄严、浑穆沉重,或朴拙自然,或灵动诙谐,刻工走刀石上,皆能毫厘不爽,其中奥妙美丽,字里行间,皆能见其端倪。

  西晋文学家陆机《文赋》有云:“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始踯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意思是将天地概括为形象,把万物融合于笔端,曾酝酿千言万语难以诉说,后酣畅淋漓倾泻笔端,借来形容魏碑书法之承前启后与赫然出世,恰如其分。

  洛阳人杰地灵,辽辽未央,华物芳草,古来有之。魏碑浩繁,当予精心整合研讨;魏志奇秀,应该高度评价认识,其对于洛阳历史之地位、文化之光大,功莫大焉!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