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美的水乡农家,体现城乡一体化。 |
| 多路城市公交车穿过繁华洛阳镇。 |
|
洛阳镇盛夏的夜晚酷热难熬。我们在灯火通明的镇中心闲逛,心情十分烦躁。忽然,路边传来两个女孩的声音,洛阳乡音浓重。我们便上前搭讪,得知两人都来自洛宁县赵村乡赵村村。
开朗的女孩叫季晓敏,她说自己高中毕业,去年春节后县里组织来洛阳镇新科集团打工,现在月收入1000多元。腼腆的女孩叫卫鸽,她说自己技校毕业,几个月前来到新科集团打工。
季晓敏说,两人都是操作工,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7个半小时,经常加班,3人一间宿舍,在单位食堂就餐,企业有补贴,一个月个人只须承担几十元。“就是受不了这里的夏天,又热又湿,蚊子叮咬得厉害,整夜睡不着觉。”她话锋一转又说,“不过,不受点苦咋能挣到钱?”
提起洛阳镇上的老乡,卫鸽说:“光我们车间,洛阳人就有二三十名。全厂少说也有几百人,算上镇上其他厂的,听说有一两千洛阳人!”
两位女孩说,初次离家出来打工,刚开始心里七上八下的。后来听说来的地方也叫“洛阳”,心里觉得很亲切,担心一下子就没有了。
洛阳村党支部书记秦汉荣说,他们村地界上的企业有10多个,来打工的外地人很多,其中有不少河南洛阳人。河南洛阳的一些村干部来厂里办事,常常先来找他们,虽然这些企业不属村里管,他们也尽量帮忙,“洛阳不分家嘛”。
洛阳镇工业园现有2.3平方公里,进园区的企业105家,全镇企业年销售收入、年产值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去年,全镇生产总值逾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5亿元,是全国千强乡镇。
正是依靠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洛阳镇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来打工。镇宣传委员沈霞说:“镇区常住人口约3万人,办理暂住证的外来人有5万多。”
对官方这一数字,来自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的出租车司机小刘不信。他摇着头说:“这里大部分省份的人都有,河南、四川、安徽人最多,到企业打工的、在镇上做生意的,这些外来人少说也有七八万!”
在镇区走走逛逛,河南乡音不时在耳畔响起,觉得十分亲切。“河南小吃店”、“河南饺子店”等门面随处可见,店主多是信阳人。
在镇文化宫前,来自信阳市光山县的程老板经营着一个10多平方米的小吃店,饭菜价格比较低,用餐者多是河南老乡。程老板说,他去年从同县一个老乡手中接了这个小饭店,此前,这个小饭店已经在信阳老乡中转了几次手,算起来有20多年了,前几任饭店老板早就“功成名就”,在当地安家落户,成了洛阳镇人。现在,程老板正向这个目标努力。
天气酷热,小饭店里4张小餐桌旁围坐了不少人。就餐的客人看上去都是回头客,程老板说:“南方人口味轻,来就餐的大都是信阳老乡,他们有卖瓜果的、做裁缝的、在企业打工的,一到晚上就聚在一起。”
武进建区前是全国十强县(市),就业机会自然较多,吸引了大量外地人,洛阳镇只是一个缩影。
在镇招待所门口,一名服务员说,她原来在镇电子厂上班时,车间有几个河南洛阳的女孩,她们说家乡有山有水。这名服务员问我们:“你们那里的景色很美吧?”从服务员羡慕的眼神里,我们读懂了在这一望无垠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当地人眼中,高山不仅很稀奇,更是一种美。
在洛阳中学门口卖馒头的王大妈是兰考人。王大妈说,馒头、烙饼有时自己做,有时去蒸馍房买。南方人喜欢吃米,不喜欢吃面食,开始担心卖馒头生意不好做,后来发现,镇里开饭店、摆摊点、开出租车的生意人大多是外地人,馒头对北方人的口味,根本不愁卖。现在,不少当地人也开始吃馒头了。
“这里经济太发达了,一个镇比我们那里一个县都厉害!”来自信阳息县的几个年轻人感叹。
镇文化站副站长赵岳清说,现在镇区的当地人要么到区里或常州发展,要么在镇里事业单位工作,要么在企业里做管理、财务工作,企业一线职工、镇上商户都是外地人。来自河南洛阳的打工者分布在各个企业,没有发现做生意的。
洛阳镇25个村,通往田间的道路都是水泥路,大部分农户都住在风格独具的小洋楼里,通往宅院的道路曲径通幽,门前停放小汽车的农家比比皆是。我们在洛阳镇农村采访,发现剩余的有限耕地上种植的多是特色水果,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在这里有了完美诠释。
抚今思昔:1700年前,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河洛地区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携家带口,纷纷向江浙一带迁移,促进了江南经济开发;1700年后的今天,作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吸引成千上万的河洛人前来务工,促进了长三角和河洛地区的共同发展。
洛阳镇上,新时代的河洛人,正成为两地互惠双赢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