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政府向低收入人群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公众普遍持肯定态度。认为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东莞市政府此举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民众的关怀和体恤,让困难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享受到了公平正义。
但也有人认为,东莞市政府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好的,但在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中出现了一些波折,说明政府处理这件事在技术和计划上存在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肖滨认为,作为一项惠民政策,东莞市向低收入群体发放生活补贴应该建立在公民经济收入状况精细化统计的基础上,如果缺乏完备的统计数据,政府决策就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利于财政上的统筹安排。
肖滨认为,东莞在发放生活补贴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说明公民经济收入状况亟待纳入政府有关部门的统计范畴,并且以法制化形式确定下来。同时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公民收入状况统计路径,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还有专家认为,现代政府的管理和运作,应该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进行。给市民发放补贴毕竟是动用财政资金,有必要进行听证,而且要经过人大讨论和批准。目的正义还要体现在程序上的正义。政府办好事,也要讲究如何把好事办好,不仅仅是靠良好的意愿和动机。
东莞市民政局局长杜度也认为,对发放临时生活补贴人数确实估计不足,以前估算是12.2万人,但至7月16日已上报16万多人,还有15个镇没有上报,估计最后总的财政支出可能超出估算1倍多。这值得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为今后政府出台类似政策积累经验,真正把惠民政策的好事办好。
东莞市政府表示,向低收入人群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只是东莞在进一步织好居民生活保障网的措施之一。今后类似的惠民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减弱。这一步伐也将迈得更坚定,真正让公众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 (据新华社广州7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