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20日是双休日。乘坐“洛阳至沧口”的旅游专列,我造访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这个夏天,因结缘奥运帆船比赛,青岛有了一个浪漫的新称呼:中国帆船之都。
21日,奥运圣火在青岛传递,开启了齐鲁大地的“和谐之旅”。近日,祥云火炬即将抵达洛阳。作为洛阳人,我们此行青岛的关注焦点较以往有了不同——
无处不在的奥运元素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曾是青岛的最好写照。但是,眼下的青岛还应给加上一抹重重的亮色,那就是无处不在的奥运元素。
走在海湾旁的街道上,最抢眼的就是那一排排被装饰成“祥云火炬”造型的路灯。雪松是青岛的市树,耐冬和月季是青岛的市花。在香港中路、莱阳路等主要路段,街心的绿化带也成了奥运标志的展示台——树木、花朵和绿篱被精心修剪成了立体的奥运五环和北京奥运徽记造型。
尤为独特的是,在一条条大街的两旁,都设置了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小木屋”,原来,它们的功能是方便各国帆船运动员和世界各地游客了解青岛风土人情、打电话、上网的“临时驿站”。
甚至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青岛海底世界,原有的表演项目也进行了更新,由身着各色潜水衣的潜水员们表演的“海底奥运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
借助奥帆赛打造城市新名片
青岛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地。此前,青岛市市长夏耕曾表示:“我们将借助承办奥帆赛的契机,推动青岛市各方面的发展,把青岛打造成中国乃至亚洲的帆船运动中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青岛市可谓做足了文章。城市里四处可见帆船雕塑,无垠的大海上更是帆影点点。在北依青岛市政府办公大楼,南临浮山湾,总占地面积10公顷的著名的五四广场(如图)上,与帆船有关的图案、标志更是丰富多彩。
大海令青岛与奥帆赛结缘。当地导游说,青岛与帆船运动渊源深厚,青岛最早的帆船运动可以追溯到1904年。当时的青岛皇家帆船俱乐部已开始举办成规模的帆船比赛,这也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帆船比赛。
除了打“帆船牌”,青岛还着力打造“海洋文化名城”这一城市名片。我们发现,在一些主要街道两旁,根本看不到各类口号式的标语。而是用各种形式展示着曾在青岛工作或生活过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如蔡元培、老舍、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等的照片、画像、语录,给来自各地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增添了城市文化的厚重感。
人人都为奥运出把力
在青岛,我们还体会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它甚至推动了这个城市各方面的发展。
奥运会开幕在即,但是青岛海域突发的大面积浒苔(一种绿色海藻),成为困扰“帆船之都”的一个难题。
这座正举全市之力筹备奥帆赛的城市,发动了一场与浒苔作战的“全民战争”。
据了解,从6月28日起,浒苔清理的新闻报道就占据了青岛当地媒体的主要版面和时段,与此同时,难以计数的志愿者队伍遍布在海湾各处,他们中有普通渔民,有街道办事处干部,有出租车司机,还有众多高校大学生.......他们用渔网和各种自制的工具打捞浒苔,为大海理容。
经过数十天全民奋战,目前,海面上的浒苔已经清理干净,青岛奥帆赛海域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蓝色。在这一过程中,青岛市民的素质再次得到了提升。
本报记者 赵志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