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3日。夜晚。
我站在书桌前,找出了一本字帖,慢慢地研墨,然后,提起毛笔,书写王羲之的《兰亭序》。我装模作样地端详欣赏,不错,好像比上次有进步。
我以为,书法可以让我平静。可是,这次失效了。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开始走神,一大滴墨汁掉到了宣纸上,也浸染了我的思绪。
八年前,同样的一个夜晚,我和我的同学们黑压压地挤在一间大教室里,平时显得空旷的房间这会儿没有立足之地,后面的人站在了凳子和桌子上,我们的前面是一台需要不时拍打几下才会出图像的电视机。所有的眼睛都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所有的耳朵都竖了起来,我们在等待,等待一个城市的名字。
北京!它出来了。一阵海啸一般的欢呼,猛地,戛然而止。紧接在“北京”之后的是另外一个名字——它才是最后的胜利者!死一般的沉寂之后,有人轻轻地啜泣,有人默默地离开,有人拎起凳子摔向玻璃窗。
后来,关于那个晚上,有一篇评论是这样说的:我们是一个再也输不起的民族。这是一句很哀伤很偏激的话,但它说出了我的心声。只有中国人才能够理解,当我们经历过太多的苦难,流淌过太多的血泪,当我们终于迎来蓬勃的发展,我们是多么需要一个崇高的仪式来向世界证明!
正是由于那个晚上刻骨铭心的伤痛,八年后的另一个晚上,我把自己独自关在了书房里。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想自己要平静地接受任何结果。可是,我的眼珠子总是往墙角的电视机溜,墙上的老挂钟“嘀嗒嘀嗒”地敲在我心上。萨马兰奇这个老头儿在屏幕上亮相了,他在微笑,他在掏一个信封。哦,天!我扔掉了毛笔,我冲到了电视机前面,我把音量开到了最大。
我听见了,听见了一个城市的名字。那个城市有故宫有圆明园有天安门有长城,它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的心脏。我还听见了欢呼,比八年前更猛烈的欢呼,从我所在的这幢楼、从我所在的这条街、从我所在的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响了起来。
我没有叫喊。我慌忙翻开通讯录,给要好的朋友打电话。只要电话接通,我就问:“2008年奥运会,在哪个城市举办?”每一个人都对我大叫:“你干啥去了?你没看电视?是北京,是中国,是咱们!”
是北京,是中国,是咱们!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只不过,这个答案,我想再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