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铁军政治部主任黄晓健、副参谋长王晓哲的报告印证了英雄铁军“视人民高于自己,为人民舍得自己”的铮铮誓言。
铁军士官武文斌因过度劳累牺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让灾区人民悲痛欲绝,让数以万计的群众为之潸然泪下。
洛阳消防支队副支队长黄艳辉和他的战友们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用大爱托起生命,用生命书写忠诚。
洛阳协和医院医疗队是最早奔赴灾区现场救死扶伤、履行白衣战士神圣职责的专业医疗救援队伍。医疗队负责人刘新文带领队员冒着大雨以最快的速度救治伤员,被灾区人民称为“生命卫士”。
在贵州创业的偃师农民工李顺卿带领23名员工,自发赴川救灾,被灾区群众称为钢浇铁铸的“洛阳汉子”、“最牛的农民救援队”。
地震也牵动着洛阳网民的心。洛阳车行山水俱乐部王幸福组建的洛阳网民救援车队9位车手驾驶7台越野车,运送17名救援队员以及他们捐助的价值23万多元的救灾物资,昼夜兼程奔赴灾区。
洛阳好客隆商贸有限公司经理付会斌等11个志愿者,在接受转移小石村被困群众的任务后,经过8个多小时的不断攀爬,经历了4次余震、2次山体滑坡,翻越了3座大山,终于将851名村民一个不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干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有力气,所以,在灾区有出力活我就抢着干。总书记让俺坚持到底,那俺就一定要坚持到底!”伊川县农民刘轩锋朴实无华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
《洛阳日报》记者陈占举是河南媒体中首批到达灾区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他用镜头记录了洛阳人在抗震救灾前线的壮举。
市建委干部易勋和同事们承担着我市为灾区援建活动板房的任务。在灾区创造了“洛阳速度”,争得了六个“全省第一”——第一个进场施工,第一个搭建起活动板房,第一批将活动板房交付使用,建成第一座板房学校,建成第一座卫生院,成为完成安县一期援建任务后全省第一支转战新战场的队伍。
河洛大地掀起学习英雄热潮
连日来,报告团辗转洛龙、伊川、孟津、新安等县(市)区巡回报告,直接受众5000余人,间接受众近百万人。学习英雄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的热潮正在我市迅速掀起。
每到一处,报告团成员都会被在场的干部职工以及广大市民包围,市民们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动情地对他们喊出心中话语。
7月1日,首场报告会在洛阳歌剧院报告厅举行,来自我市社会各界的千余名干部职工聆听了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团9名成员所作的感人至深的报告。
市委书记连维良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洛阳军分区向我市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的所有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连维良说,共同聆听了我市9名来自不同岗位的同志所作的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后,大家都深深地为洛阳拥有大批在大灾面前挺身而出、可歌可泣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代表感到自豪。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爱无疆、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诠释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国力、凝聚力量的政治优势,诠释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畏时艰、气壮山河的伟大精神,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受教育和鼓舞。
在洛龙区,在汝阳县、新安县、伊川县、孟津县……一场场报告会激动人心,掌声与泪水相伴,尊敬与感动相随,赴川抗震救灾英雄们的事迹让人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礼,让在现场聆听报告的每一个人都倍受感动,深受鼓舞。
报告中出现的“洛阳汉子”、“洛阳速度”、“坚持到底”等词语,成了许多人的座右铭。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洛阳汉子”的精神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不断创造“洛阳速度”,使工作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坚持到底”,取得最后的胜利!
《洛阳日报》7月7日全文刊登了9位报告团成员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