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相映的洛阳镇泉水村。 |
|
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 | |
京珠高速公路进入广东后,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城西转了一道大弯——南下的道路缓缓折向东南,直插岭南大地。
时光倒回约2000年,就在同一地点,一条连接岭南与中原的官道悄然诞生,它就是历史上对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的西京古道。巧合的是,西京古道同样在乳源县城西转了一道弯,今天的洛阳镇,就位于这道大弯西南方的深山峡谷中,距古道36公里。
如果说,西京古道像臂弯一样将县城揽入怀中,那么,洛阳镇就是一位坚强的守望者——她守护在臂弯外的山林深处,北望河洛、南触岭南,穿越深邃的时空,迎接历次远道而来的河洛郎。
乳源县洛阳镇是古老的,河洛儿女南迁的足迹给了她时空的印记;她又是年轻的,因为“洛阳”名称的由来仅仅56年。
《乳源县志》记载:1940年,黄洛洞、坪溪两乡合并为黄坪乡,1952年始称洛阳乡,“取境内黄洛洞村的‘洛’字,洋洞村‘洋’字的谐音‘阳’字命名”。
7月18日,我们游走在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的洛阳镇镇区,丛林深处吹来阵阵凉风,感觉神清气爽。在镇政府会议室,镇党委书记许益云热情地说:“欢迎老家的亲人,我们这里的人都是客家人,我家祖上就是从河南开封迁来的。”
许益云分析当地定名“洛阳”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借船出海”,小山沟不改则已,要改就借用古都洛阳的大名,把当地的牌子叫大做强。
二是当地汉族人全部是客家人,“根在河洛”是他们的一致认同,叫“洛阳”不仅是出于对故土的怀念,而且可以让后辈归宗认祖。
据镇干部介绍,1993年洛阳撤乡建镇,2005年与古母水镇合并,仍叫洛阳镇。如今,全镇总面积558平方公里,占乳源县的1/4。洛阳镇地处粤北深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几十座,人口稀少,镇区位于一个两三平方公里的山间盆地里,是全镇难得的一处“风水宝地”。
我们穿行在这个小盆地及其周围,发现村民居住非常分散,行政村通常由多个自然村组成,多数自然村下面还有更小的居民点,三五十户的村子已经算是比较大的自然村了。
镇区所在的黄洛洞自然村仅有300多口人,323国道东西向穿越其中,镇政府及镇属单位位于公路两侧,除了卫生院、小学等公共场所外,镇上仅有3家小饭店和几个小商店,没有集市,行人和车辆很少,不到10分钟便能把镇区逛一遍,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冷清。
冷清更能给人神秘感。我们发现,当地有洛阳村、黄洛洞村、洛洞村、下洛水村等多个带洛字的村庄。后经了解,其中的洛阳村是当初洛阳乡命名后的产物,而其他村子都或多或少与当地流传的黄洛洞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恰恰又与大洛阳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情缘。
我们从一些老年人口中听到这个唯美的传说:古时一日,皇帝游览粤北山区,来到一处山环水抱的盆地里时,忽然见远处飞来一群黄鹤,在銮驾上空盘旋起舞片刻,便落在盆地里觅食、寻欢……此地由此得名“黄落洞”。
然而,“落”字何时改为洛阳的“洛”,为何要这样改?这仍是探究当地客家人渊源的一个待解之谜。
此外,粤北山区山高路远,古为发配流放的蛮夷之地,皇帝能到此一游,此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些村民说,客家人的先祖虚构出这样一个关于皇帝的传说,大概也是出于对河洛帝都故土的眷恋。
客家人的思乡情结,让我们再次回想起古代南北大动脉的西京古道。
乳源文史专家许化鹏对西京古道研究颇深。他说,所谓西京古道,当地人指的是从县城西上京城的道路。古时湘粤之间共有3条古道,只有这条古道最为繁忙,它沟通了岭南与中原,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桂阳太守卫飒凿通此道,它南起广东清远英德市浛洸镇,经乳源至湖南郴州宜章县,继而北上到达都城洛阳。此后,岭南各地向朝廷进贡龙眼、荔枝等的驿马经由此道,商旅往来频繁,一直延续到清末。
古道全长近300公里,其中乳源段长160公里,历史上多次重修,今天所能看到的多是明清遗迹。
乳源县城西,大富桥淹没于稻田之中,它长21米、宽2米、高3.5米,为单跨结构,拱跨10米、拱矢5米。桥上杂草丛生,却折射出数百年的风雨沧桑。青石板班班驳驳,却承载了太多客家人的足迹。此桥明代初建、清代重修,为乳源历史上西京古道的门槛。
洛阳镇泉水村南,伫立着比大富桥更雄伟的永兴桥,它建于清代,长24米、宽5.3米、高8米,拱跨15米。
两座石桥均是西京古道的重要遗迹,站在桥上,仿佛步入历史,触摸到古道的悠悠脉络。
乳源县城东泽桥山的几个山丘上,遍布东汉至宋代的几千座古墓葬,当地1998年开始陆续发掘。让人吃惊的是,目前所发掘的125座古墓葬中,绝大多数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情况,与中原发掘的古墓葬有着惊人的相似。
洛阳镇,穿越时空,守望河洛2000年,见证了客家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息和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