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中)、我市书法家陈春思(右)和作者(左)参加铁门希望学校揭牌仪式。 |
|
奥运圣火到洛阳传递之前,市领导要我与张海联系,想请他回洛阳跑第一棒。电话里,张海先生说,他很想回来,不巧的是月底要随外交部长参加驻美大使馆的新馆开馆典礼。回与不回,请容他一周内答复。三天后终于有了准信:他经过努力,婉拒了组织上的好意,取消美国之行,决定参加洛阳的奥运圣火传递。这一决定体现了北京奥运在他心中的分量,并折射出这位老书法家对洛阳的浓浓乡情。
张海是偃师人,原先学的是理科,一个与书法不搭界的专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凭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一步步攀上了书法艺术的巅峰,一次次为洛阳增添光彩。
张海对真、草、隶、篆均下过苦工夫,对前人的作品法古、博古而不泥古,注意在继承中的创新。他的草隶独树一帜,为书界所称道。他以隶书名世,以草书达其书艺高峰。其小字行草风格清峻,个性鲜明;其大字草书,笔墨豪放而不失灵动。正如古人所言:于小中见大气,于大中见精微。
张海还是个出色的书法活动家,组织过大量的书法展赛。特别是1985年组织的“国际书法展览”,是迄今为止国际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奥林匹克盛会。正是他和书界同仁用心血和汗水精心组织起来的一次次展赛,使得书法这一古老艺术在河南得到了一次次普及与提高,使河南初步完成了由书法大省向书法强省的巨大跨越。
张海有十分丰厚的理论与文学功底。他认为,任何一门艺术,如果不能上升到理论形态,并创造出自己的学科语言,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那么这门艺术就是不健全的,而且势必影响其普及、发展与传承。书法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法的研究,更应该是书法本体、书法文化的研究。除了书法,他还擅长诗文。“每忆垂髫志,艺文皆赧颜。”“时至今日,我仍在为心中的目标与梦想孜孜 ,焚膏继晷”。“我已步入花甲,两鬓白发,不禁生出‘抟泥情犹昨,对镜已花巅’之叹,人生如白驹过隙,信非虚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深厚的书艺理论基础和广博的文学史学造诣给张海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使他得以在艺海中游刃有余,纵横驰骋。
张海在上世纪60年代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但他对洛阳的那份情愫却有增无减,他用自己的生花妙笔,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为洛阳的文化建设默默地作着贡献。偃师高中校庆时,他被聘为名誉校长。3年来,他慷慨解囊,每年为母校捐资10万元。他把自己珍藏的数百幅书法珍品捐献给偃师张海书法馆,为偃师和洛阳的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的良机。
张海任中国书协主席后,仍牵念着洛阳的文化事业、教育事业。听说新安县铁门希望学校在建设中财力不足,他便发动全国各地书法名家挥毫泼墨,奉献爱心。于是,1329幅书法精品从四面八方飞向书法艺术宝库千唐志斋所在地铁门。2006年4月,学校建成,张海率中国书协部分艺术家亲莅剪彩,并再次挥毫献艺。他和同行弘扬书艺、鼎助教育的精神使铁门镇的父老乡亲深为感动。张海的爱心与大气,又岂止于家乡。近期,他先后为“希望工程”和“抗震救灾”捐款百余万元。为繁荣书法艺术,他又准备拿出数百万元设立发展基金。
我与张海认识较晚。2005年,市文联出版《河洛戏剧集萃》,想求他题词鼓励。他当时是省文联主席,对基层文联的工作十分支持,但我考虑他的书法作品已攀升到一平方尺数千元的价格,心中有些犹豫。当我在办公室找到他时,他很干脆地应承下来,并且拒收我带去的一方制作精美的澄泥砚。一星期后,我收到一封信,打开一看,是张海的题词:“河洛戏剧,精彩纷呈。甲申张海。”整幅字遒劲挺秀,韵味十足。2007年《洛阳民间故事》一书经历十几年磨难,终于有望出版。几位从事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的老同志撺掇着我找张海题词。我为这些同志多年来对洛阳民间文学的执著所感动,很想让张海的墨宝为该书增色,但又怕已是中国书协主席的他不好找、不好请。趁铁门希望学校举行揭牌仪式的时机,我向他吐露了想法。张海又是二话没说,接过了我事先拟好的文字。不久,他的题词又出现在我的面前。
2006年11月,全国八次文代会上,我又多次见到张海。他是中国书协主席,但仍兼河南省文联主席。这次他是作为中国书协的代表参加会议的。一个多星期里,我们见面机会颇多。有时散会后,他有意坐河南团的专车,和我们交流。11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联欢晚会上,当着胡锦涛总书记的面,张海与他的前任——中国书协原主席沈鹏一起向大会捐献作品,张海的作品是行书“百花芬芳”。
文代会上,不少人见缝插针,采访名人,与他们合影,请他们签名留念。一天下午,我在电梯上见到了张海,并随他来到17楼的房间。全国文代会5年才开一次,机会难得!我掏出笔记本和笔,请张海签名,他沉思片刻,然后泼墨写下两行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月25日,张海提前回到洛阳。晚宴席间,我说:“您能回来跑第一棒太好了,只是耽误了美国之行。”张海微笑着说:“两件事对我来说都很重要。但我经过反复权衡还是决定回来,我不能辜负家乡人的盛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