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牛秋色 (国画) 吕魁渠 |
| 汉陵晓烟 (国画) 吕魁渠 |
|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正是旅游好时节。我市著名书画家吕魁渠先生,于21日至25日,在市博物馆举办山水画展览,用笔墨丹青,描绘出一幅幅奇山秀水,供观众尽情画中游,饱览河洛大地秀美山川。
吕先生长期在县里工作,以前我与他并不熟识。1996年,退休不久的吕先生在新安县办了个山水画展,我参观后大为惊讶:先生用娴熟的笔墨技法,传神地画出了青要山片石相叠成峰、山脉连绵似墙的地质特征。洛阳还有这等高手!我开始关注这位儒雅的老人,并随着日月更替,在心中叠加敬意。
吕先生是科班出身,又注重实践,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功底。他原籍上蔡,1946年考入设在开封的河南艺术师范学校,受教于国画名家魏紫熙、叶桐轩等,毕业后,又考入苏州美专,聆听颜文樑先生教诲。解放后的中原急需人才,喜爱山水画的吕先生便回到山清水秀的豫西地区,在新安县一呆就是40年。他先在县文化馆工作,后来任文管所所长、县政协副主席,热情地做着文化艺术普及工作,并在自己的艺术事业中上下求索。
吕先生于1996年的画展,多是写实作品,描景状物逼真传神,但画主观感受的似乎不多。后来我才知道,他这是在为第二故乡新安县的旅游开发做宣传呢!
吕先生1988年退休后,把自己的艺术特长与县里旅游事业的发展做了有益的结合。他身为洛阳市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先后10多次组织我市的山水画家钻进青要山、始祖山、黛眉山写生创作,观摩交流,共同提高技艺;接着到洛阳市区、郑州市举办写生画展,用艺术为这些贫困山区的旅游开发造势。以前通讯不发达,他每次组织大家进山采风,总是骑着自行车到处通知会员。办展览时,他忙前忙后处理繁琐事务。老人用热情、执著、无私描绘着自己人生的灿烂晚霞。
市文联、文化局、美协等单位为庆贺吕先生八十华诞举办了这次画展。我细细品赏,与10多年前那次画展相比,这次可谓焕然一新,虽然还带着鲜明的豫西山区的地理特征,但更加注重艺术提炼,感染力更强了。先生心中的山水比真山真水更加令人向往。譬如《高泉造幽谷》,层层叠叠向下倾斜的山势和流云,形成韵律美和图案美,同时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画的主题部分:幽谷飞瀑。
石涛言“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画好山水画的基础与根本。千山万壑在胸,笔下的山川不会生硬雷同,正所谓“外师造化”。加上自己的“触景生情”、艺术创造,即“内得心源”,作品就更容易触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共鸣。从画展来看,吕先生近年的作品强化了“内得心源”,并运用干湿浓淡的墨色,皴擦渲染着自己心中的灵山秀水、世外桃源。先生在艺术探索中攀上了新的高度。瞧那画中,见不到令人痛心的水土流失,没有让摄影家挠头皮的杂乱电线,山该深时,层峦叠嶂一望无涯;树应密时,郁郁葱葱凉意袭人;水如古琴漫弹,轻重缓急,流出飞瀑溪潭;云似横笛轻吹,悠扬舒卷,神定气闲,画中万物都是那么顺眼入心。《伏牛秋色》中,用虚化了的湿画法强调“空山新雨后”的迷蒙与清新,让我直欲走进画中,站在飞架溪涧的石桥上,畅快地扩胸做深呼吸。那洁白蒸腾的山岚,隐藏着多少美景?
刘海栗先生痴迷黄山胜景,晚年变法,成卓然大家。吕魁渠先生退休不赋闲,勤于写生,勇于创新,进取不止,一定还会在艺术道路上攀上更多高峰,为河洛画坛添加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