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排从左到右依次为:陆春龙、何雯娜、秦凯 前排从左到右依次为:周吕鑫、林跃、火亮、何姿 |
|
新学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的新生名单里,出现了刚刚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中国跳水队队员林跃、秦凯、火亮及世锦赛冠军周吕鑫、何姿等人的名字,他们就读于新闻学院。北京奥运会蹦床冠军何雯娜、陆春龙也将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进行本科学习,他们在奥运会前已被确认录取。
赛场上的辉煌犹在眼前,“冠军新同学”的身份难免再次引起关注。不少大学为了保障在役运动员不耽误训练,还为他们度身订制培养方案,如实行弹性学制,放宽毕业年限,单独开班,小班授课等。奥运冠军保送上大学是否有违教育公平,其中牵涉的“体教结合”等话题又该如何看待?近日,这些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退役后应对新的人生挑战
冠军上大学已成趋势
在我国专业运动员中,学历不断升高已成趋势。1984年至今,奥运冠军中专科、本科以上学历者约占81.95%,硕士以上学历者约占28%。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硕士就有张湘祥、杨威等人。据统计,就读北京体育大学的奥运冠军最多,有27人;就读中国人民大学的有13人,居第二;其次为南京体育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冠军上大学,得益于相关政策的制定。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多部(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运动员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并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就业。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学习”,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明确作为安置退役运动员的渠道。此后,还把保送范围扩大到了现役运动员。
业内人士表示,冠军上大学,也是国家和运动员自身发展的需要。且不说国家要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运动员,以待日后为输送至国际体育组织做准备,仅就运动员自身发展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年纪尚小便离开学校进入专业队,一旦退役,面对新的人生挑战,该怎么安排自己将来的路?这也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教育公平”之争折射深层问题
高校探索“体教结合”模式
有人质疑,冠军运动员免试上大学有违教育公平;也有人认为,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为国拼搏,理应得到相应的政策倾斜。这些争论的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一个如何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问题。而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高校究竟应是冠军的“归宿”,还是冠军的“摇篮”?这也是近年来不断被热议的“体教结合”模式。
实际上,近年来一些高校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清华大学将目光瞄向我国的奥运优势项目,其跳水队、射击队队员从中小学时便被纳入该校体系。
教育部学生体协秘书长杨立国认为,我国“体教结合”的实践证明:大学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要辅之以科研,靠转变观念、提高教练素质和训练水平来求得发展。
对于竞技体育人才,很多国家都很重视,但培养模式各有千秋。据介绍,在美国,中学阶段会有1/3的学生成为培养对象,大学生运动员则是美国竞技体育队伍的主要力量。美国还以法律形式规定了运动员的学习总量、学习水平等,以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在德国,发现体育天才的任务由体育俱乐部、学校、各级体育协会和州政府共同承担。而在日本和韩国,是高校和俱乐部共同承担体育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功能。
国家体育总局一位专家表示,大学要真正发挥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作用,还需要教育、体育部门打破壁垒进一步合作。无论如何,与把大学作为冠军的“归宿”相比,把大学作为冠军的“摇篮”,显然能让更多的运动员受益。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