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问题奶粉”全部下架
“魏巍,我心中永远的楷模”
“十一”航线
打折减少
路口交通违法曝光台
曝光路口回头看
喝着喜酒被擒获
“卡住”公交噪音污染源头
读者家装俱乐部即将成立
“爱心书屋”
“空壳公司”逃债,我该怎么办?
“爱心水”
公 告
通知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9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8月24日,魏巍因病去世。他创作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我的老师》中,他对小学老师蔡芸芝深深的怀念之情令人感慨。近日,我们来到偃师市诸葛镇诸葛村,听蔡芸芝的儿子、退休教师王书发讲述——
“魏巍,我心中永远的楷模”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司马民中任教的蔡芸芝。    (资料照片)
  “我是在8月25日知道魏巍老师去世的消息的。我再也见不到这位可敬的兄长了。”提及魏巍,蔡芸芝的儿子、退休教师王书发非常悲伤,“魏巍对我母亲的尊敬之情以及对我的爱护,让我难忘。”

  王书发说:“去年10月,我去北京阜外医院做心脏手术,住院前,曾去北京军区看望魏巍老师,很遗憾没有见到,后来才知道,那时他已因肝癌住进解放军301医院。我最后一次和他见面是在1991年,当时魏巍住在北京军区大院里,我在他家里住了两天。第一天晚上,他让人准备了七八个菜。看到勤俭持家的师母将中午的剩饺子端到餐桌上,他说:‘书发来一趟不容易,别让他吃剩菜!’晚饭后,我陪着他到院外小路上散步,他当时身体非常硬朗,步伐矫健,连我都跟不上。路上,他让我多给他介绍一些基层的实情,并勉励在一中学当民师的我:‘你既然继承了你母亲的事业,就好好干吧!多为国家培养点人才!’

  “第二天午睡后,我要走了,他把他当时已经出版的主要作品,用北京军区政治部的大信封装了满满两袋送给我。师母还拿出他们自己做衣服时裁下的一块麻纱布送给我,让我拿回家做件衣服穿。”

  王书发激动地从屋里拿出精心保存的魏巍签名作品和那块麻纱布。我们看到,装书的两个大信封还是崭新的,每本作品的扉页上都写着“书发同志存念” ,还签着魏巍的名字,盖着名章。那块麻纱布是银灰色的,长约1.4米、宽约1.1米,布边还有魏巍家人裁剪衣服时留下的剪痕。“这些书我宁肯重新买着读,也不舍得翻一页;这块布我也一直舍不得用,因为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太珍贵了。”王书发轻轻抚摸着书的封面说道。

  1956年10月1日,《教师报》创刊10周年纪念号上发表了魏巍的《我的老师》。文中写了作者的三位小学老师,“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作者充满深情地描写了蔡芸芝对学生的慈爱,“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调皮的魏巍“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蔡先生的微笑及嘴角“榆钱大小一块黑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蔡芸芝当时在郑州东门外一所平民小学任教,还不满18岁。30年后,蔡芸芝已年近五旬,在偃师诸葛司马民中教书,后来通过中国作协,她才和魏巍联系上。从此,师生两人书信往来10余年,文革期间,蔡芸芝受到冲击,两人失去了联系。1972年夏,蔡芸芝含冤去世,终年63岁。

  上世纪80年代初,受河南省《教学通讯》编辑林从龙之约写一篇关于《我的老师》的文章时,魏巍托其查问蔡芸芝的下落。直到1983年5月,《河南教育》编辑何保民才在偃师找到蔡芸芝的家。此后,王书发和魏巍开始书信往来。

  当时,魏巍在北京军区政治部任职,非常关心王书发的民师转正问题。受母亲影响,王书发十分珍惜老一辈人的纯洁情谊,不愿借著名作家的影响为自己谋私利。直到1999年,王书发从教20年后,才由民师转为公办教师。他说,这样才能对得起母亲和魏巍珍贵的师生情谊。

  王书发2006年退休。从教数十年来,他先后送走了3000多名学生,其中有两名学生考上北京大学,一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

  王书发告诉我们,他们可以说是个教师家族了,他的父亲王秋秩、母亲蔡芸芝是老一代教师,他和女儿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他女婿也是教师,大姐家的姑娘张瑞红是洛阳某康复中心教师,二姐夫是洛阳某学校教师。这很大程度上受了母亲蔡芸芝的影响,因为老人家经常说:当教师,教书育人,挺好!

  说到魏巍对自己的影响,王书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魏巍老师不仅是尊师的楷模,更是做人的楷模,他永远活在我心中。”

  (李向阳 牛朝霞)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