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北京博士生 山区献真情
我们在友谊中一起变老
时聚时散欲作案
不料头顶有“天眼”
“银发族”走进健身房
家庭小乐团
敬老院献爱心
让座时一声“谢谢”重要吗?
模仿电视作案 俩月砸车11辆
我市有201位百岁老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0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老人节,本报记者走近有着几十年友谊的“老邻居”、“老同学”、“老同事”,听她们相互深情地说——
我们在友谊中一起变老
于爱珍(右)、尤凤琴给花松土。邓超 摄
王珍(左)、孙遂兰回忆过去的教学生活。李银刚 摄
孙竺花(中)与季月琴(右)、郑意纯在一起。石蕴璞 摄
  老邻居:小院“姐妹花” 十年情谊深

  走进老城区贴廓巷社区马市街52号院,清爽之风扑面而来:墙根处栽着无花果、凤仙花、绣球花,墙上挂着爬山虎,整个院子生机勃勃。

  这是于爱珍和尤凤琴两位老邻居共同的心血。

  每天下午,把各自的孙子、孙女哄睡后,两人就会从自己家里出来,相视一笑,然后开始整理院子。两人说:“院里的老住户就我们两家了,收拾了十几年,我们也习惯了。”

  于爱珍今年68岁,一直管小自己8岁的尤凤琴叫“小尤”,每回尤凤琴都笑着连声答应。

  其实,两人性格大相径庭:于爱珍爱静,喜欢看书看报,平时做做针线活;尤凤琴性格直爽,好动,能言善辩。

  但两人很投缘,用她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十几年老邻居了,关系早就好得比亲姐妹还亲!”

  今年,尤凤琴鼓捣起种菜来,她“租”了自己亲家的一块菜地,天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往李楼乡跑。每天晌午,尤凤琴就骑着车满载而归,路过于爱珍家门口时,顺手把个儿最大的萝卜、黄瓜和最水灵的青菜放在于家门口:“于老师,菜放你这儿了。”

  天天吃人家的新鲜菜,于爱珍有点不好意思:“你辛辛苦苦种菜,我光吃菜……”

  “哎呀,看你说的,地里的菜吃不完,你吃我吃不是都一样!”快人快语的尤凤琴打断于爱珍的话。

  确实,两家平日里你来我往,早已不分彼此了。

  2003年,于爱珍不慎摔倒大腿骨折。在卧床不起的3个月里,尤凤琴天天都往她家跑,给她送吃的,陪她聊天。于爱珍说:“小尤把我看得比自己还重呢。”

  去年,尤凤琴当了奶奶,她想给孙子做一件棉袄,可又不会针线活,可把她急坏了。

  于爱珍对尤凤琴说:“我给你做。”材料备齐,于爱珍熬了几个夜后,一件做工精细的小棉袄终于做出来了。

  除了整理院子,两人还承担着一个“共同事业”。她们住的楼上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无儿无女独自生活。几年前,于爱珍和尤凤琴开始照顾起老太太的生活,两家轮流给老太太送饭,一起带老太太出去散步,附近居民都向她俩竖起大拇指。

  现在,于爱珍和尤凤琴的儿女都很孝顺,生活过得美滋滋。虽然仍要为儿孙们操心,但两位老人说,有了老邻居相伴,感觉越活越年轻!

  本报记者 邓超 实习生 白慧娟

  老同学:同为园丁 情深意长

  国庆长假一天上午,从老城区东大街的一间老屋里不时传出笑声,两位老太太正在商量老人节聚会的事儿。

  她们是老同学,一位叫王珍,67岁,一位叫孙遂兰,70岁。二人从上初中起就关系密切,情同姐妹,几十年来交往频繁,一同见证时代变迁。

  上世纪50年代,王珍和孙遂兰同年考进孟津三中,也许都生长在农村,学习又都很优秀,因而成就了她们的缘分和友谊。二人学习中互帮互助,生活上互相关心。

  两人经常谈学习和未来,互相给对方鼓劲。每周六学校组织晚会,王珍经常上台表演话剧,孙遂兰便在台下为她加油;二年级学校组织春游,她俩一起步行到涧西拖厂,参观大厂房和大机器,感受洛阳工业的发展;快毕业时,学校组织到黄河大渠工地义务劳动,她俩齐心协力……

  毕业后,王珍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进孟津一高,孙遂兰被免试保送到洛阳师范学校。虽说两人离得远了,但同窗情谊却日渐加深。1961年,王珍回乡当了教师,孙遂兰留在洛阳师范学校附小教学,巧合的是,两人教的都是数学。1977年,王珍调入洛阳市第六中学工作。

  “王珍也到市里了!”一位老同学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孙遂兰,她喜出望外,立即拉着同学去找王珍。

  “俺俩真有缘分!”1980年,王珍调入洛阳第二师范学校,姐妹俩又走到一起了,几乎天天见面,一有时间就谈工作、拉家常。

  姐妹俩说,她们年轻时学校条件不好,经常需要自己动手做教具:孙遂兰找来硬纸片,制作四边形和一些不规则的模型;王珍的圆规掉了一条腿,她请木匠维修,木三角板散了,她就用胶布粘牢……

  退休以后,王珍当上了社区居民小组长,孙遂兰经常来看她、鼓励她。每当拿出教学用过的圆规、三角板时,这对老同学都倍感亲切,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同窗时光。

  本报记者 李银刚 实习生 岳文静

  老同事:延续半个世纪的情缘

  一位71岁,一位64岁,50年前,她们同在一个单位上班,后来的邻居关系又进一步稳固和增进了她们的友情。50年过去,“大姐”和“妹子”时常相聚,互帮互助,延续半个世纪情缘。

  重阳节前,是孙竺花最忙的时候,排节目、买道具、分工、外联……1957年,刚刚从天津技校毕业的她进入一拖机械分厂修造车间当了一名工人。1958年,季月琴进入修造车间当了一名检查员。孙竺花热心、正直、平易近人,很快与季月琴成为好朋友。

  1963年,季月琴搬家到涧西10号街坊,与孙竺花成了邻居。两人的接触越来越多,更亲热了。后来孙竺花调到装备车间,季月琴由检查员转去做磨工,两人的关系始终未曾疏远。

  “大姐对我可以说有求必应,不管工作上的事还是家里的事,有困难找她她都尽量帮忙,思想上有波动,找大姐谈心,她从来都是耐心劝解。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过段时间就找她聊聊天。”季月琴说。孙竺花却说:“我最佩服小妹的是她的手特别巧,毛线活一流,以前常常给我的孩子做衣服、织毛衣。现在老了,也总是编织些毛线拖鞋、毛坐垫等实用的小物件给我送来,我特别喜欢。”

  她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年轻时,孙竺花在厂工会组织办舞会,季月琴总是积极参加;退休后,两人一起唱歌跳舞,玩得不亦乐乎。通过季月琴,孙竺花认识了有经济头脑、聪明能干的郑意纯和做饭高手周桂秋。四个人一起活动,互相学习,有一二十年的友谊,她们常常玩笑地戏称自己是“四人帮”。

  两位老姐妹说:“我们现在每天通电话,有时候一个电话能聊上半个小时。过上一段时间,我们就会找个饭馆撮一顿,好好聚上一番,或者一起去跳跳舞。”

  “现在,我们正在学习网络聊天。以后我们就能在网上交流啦!”孙竺花说,为了和老姐妹们相距近一些,孩子给她在新区买的房子已经空置了一年多,她说:“最好是跟姐妹们一起住过去,永远在一起。”

  本报记者 石蕴璞 见习记者 连漪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