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从“蓝色海洋”到亮丽风景
大学生争当
邮展志愿者
杏坛长吟风流歌
确保把每项工程建成“精品工程”
耿直本色 无愧人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杏坛长吟风流歌
——写在孟津老城高中百年校庆之际
  公元2008年10月18日必将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万千学子将奔往黄河南岸邙山脚下的“豫西名校”洛阳市示范高中——老城高中(原孟津一中)齐聚一堂,欢庆母校百年华诞。走在母校的红地毯上,扑进母亲的怀抱中,这些荣归凯旋的骄子将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杏坛风云、母校情思如邙山奔涌、黄河浪卷……

  百年沧桑史

  孟津老城高中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前身为县办教育讲习所。1928年在教育讲习所的基础上创办孟津县立师范学校,1933年在县立师范附设初中班,1934年正式改名为孟津县中。1938年日军炮轰孟津县城(今老城),学校一度转入邙山间流亡教学。一些热血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先后投笔从戎,奔赴西安、延安抗战。1948年5月,一批毕业生随解放大军南下,为解放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1954年,孟津县中改名为孟津第一初级中学,简称孟津一中。1956年创办高中部,1959年高考首届毕业生有多个学生考入北大、北师大、西工大等名校,总成绩名列豫西地区第一,一炮打响。从此,孟津一中在洛阳、三门峡等地名声大振,长盛不衰,至1965年文革前,不少学生升入清华大学、中科大、同济大学、哈工大、华东师大等,在河南省颇负盛名。

  1969年,全县12个公社办起13所高中。因位于老城公社,孟津一中更名为老城高中,老城公社东良高中则为老城高中东校。1977年至1981年老城高中高考成绩高居洛阳地区同类学校之首。1980年高考语文、数学、物理单科成绩人均洛阳地区第一,获数学、语文、物理个人成绩三个第一。陆建辉同学摘取洛阳地区理科状元桂冠,被清华大学录取!1986年老城高中升入高等院校人数占当年毕业生的80%以上,仅次于洛阳地区的“大哥大”孟津一高!2006年,学校成功晋级洛阳市示范高中!

  杏坛画卷中

  老城高中坐落于因“八百诸侯会盟”而得名的“中州名镇”会盟镇。镇政府所在地原为孟津旧县城,连续建城史超过800多年。此处自古经济繁荣,崇文之风历代不衰。明清时期曾走出114位举人、56位进士,县州道官员近百人,学校东街一连四个跨路大牌坊,分别为明清之际“礼部尚书”王铎,“兵部尚书”李际期,“刑部尚书”乔允升和浙江巡抚李天宠所立,更甚者,清初朝中竟有“孟半朝”之佳话!

  学校如今东有“王铎故里”,西有“黄河小浪底工程”和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面对历史名山邙岭,背靠中华摇篮黄河,一渠清水绕校而过,四周稻浪翻滚,桃梨盈枝,鱼跃荷塘,杨柳依依,为学校营造出了如画的环境。

  学校迎门为神笔王铎体字校名,一侧由原中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现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亲笔为母校书写的校训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醒目。学校22个教学班,馆藏图书5万余册,阅览室期刊100余种,两个微机室宽带上网,多媒体主导教学,双配套理化生实验室,可供多班同时教学。运动场地宽敞,多种器材齐备,可供三个年级同时开展活动。

  如今的教学楼,巍峨壮观,气势恢宏,学生食堂窗明几净。牡丹春富贵,菊花秋高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一草一木都在开口为育人说话。可谓是“校居青山绿水畔,人在春风和气中”。

  激情写诗篇

  老城高中由于远离孟津县城,基于整个孟津教育布局调整,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逐渐沦为中招只能招“三流生源”的窘境,但老城高中人,并没有被生源不佳所屈服,面对既有生源,正视既有教育对象,他们一腔热情似火,满怀激情工作,坚持“让走进来的人自信,让走出去的人成功”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三流生源也是骄孩子”、“人的可塑性是无限的”教学思想。教学上对差生坚持低起点,重消化、中标高、重变化、小步子、快节奏、高规范、严要求,积小胜为大胜。全体教职工坚持“善待弱势群体,优化人文关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办学思路,促使弱势生源素质全面提升,打造出了一流的教学业绩。

  学校以德育引领教室文化,教室内标语坚持师生共同创作,与时俱进;以德育引领管理文化,“遵章管理,中规矩而成方圆”是师生对自由与纪律的深层次理解;以德育引领考试文化,坚持考风即学风,考品即人品,品高而思聪。

  学校2007年开始在高三毕业班推广本校独创的“成功导学”教法,在当年高三全市大练习中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洛阳市教育局组织教研员对学校教育进行了全面考察视导,最后市局领导一连惊叹五个想不到:“想不到老城高中这么难找;想不到校园这样美丽;想不到教师水平这么高;想不到课改起步这么早;想不到校史这么悠久!”市局领导认为“成功导学法”的教学思想与国家即将启动的新一轮课改思想十分吻合,当即就决定该校三位老师到全市教学研讨会上作公开示范课。学校在全市一下走红,声名鹊起,初步实现了出课型、出课件、出名师的目标!

  同心谱赞歌

  近几年来,老城高中地理位置偏僻,生源质量差,政府相对投入较少,但学校全体师生不甘寂寞,不甘落后,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变先天不足为后来优势,每个师生都抱定为自己争气,为校争光,为国成才的信念,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中涌现出了一批“拼命三郎”、“教改能手”,学生中也出现了一批升入重点大学的高才生。

  2007年1月,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自信成就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自我教育系列活动,制定了教师誓言,学生誓词,举行了“自信成就人生”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师生中广泛征集自信格言。虽然学生基础底子薄,学习起步晚,但老师们认为任何学生都是有潜力的。坚信有潜力就有竞争力,有竞争力就有实力,有实力就能取得胜利。学校抓住在全市调研考试和大练习中成绩较为突出的良机,提高大家的自信心,增强学校凝聚力,为学生高考取得好成绩增添了强劲动力。2007年6月底,高考成绩揭晓,学校上省定本科线188人,较上年增长40%;2008年高考全校上省定本科线243人,较上年又有大幅度增长。从2003年开始,学校上本科线人数连续6年向前跨进6大步,年年成绩位居全市同类高中前列,创造了以“三流生源,创一流成绩”的奇迹,被业内人士称为“神奇的老城高中”现象!

  老城高中,解放以来已为北大、清华、中科大等一流学校输送高才生将近3000人,一批作家、诗人、将军、音乐家、教育家、企业家、科学家和省部级领导先后从这片热土走向全国、全世界。老城高中勇争一流的精神世代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老城高中人用集体的智慧绘出了壮丽的杏坛锦绣画卷,在九曲黄河岸边谱写了一曲诗情澎湃、感天动地的时代风流之歌!     ( 张正轩)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