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从“蓝色海洋”到亮丽风景
大学生争当
邮展志愿者
杏坛长吟风流歌
确保把每项工程建成“精品工程”
耿直本色 无愧人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从“蓝色海洋”到亮丽风景
——感受穿的时代变迁 本报记者 石蕴璞 见习记者 连漪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照片。 记者 杜武 提供
  改革开放30年,洛阳人的衣着打扮从被称为“蓝色海洋”的清一色蓝灰色,到五颜六色、各具特色的亮丽风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我们从几位市民的回忆开始,感受穿的时代变迁。

  “前日本,后尿素”

  “看着怪拽,不值两块,前面日本,后面尿素。”用洛阳话念出这几句顺口溜,家住老城的黄阿姨已经笑得前仰后合。

  黄阿姨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30年前,20多岁的她正是关注时尚的年龄,对于当时与服装有关的信息,她记忆犹新。

  那个年代布料单一,人们穿腻了皱皱巴巴的棉布衣服,难得见一块带化纤的布,而当时有一种进口的日本化肥的袋子,被人发现是做裤子的好料,便有人买来改成裤子。经过染色,之前的白底黑字被掩盖。这样的裤子有下垂的质感,穿上走起路来裤腿兜风,拽得很。但由于染色技术不过关,洗过两遍后,之前袋子上的字便隐隐显示出来,身前和臀后正好分别是“日本”和“尿素”的字样。

  黄阿姨说:“那时候能穿一条这样的裤子是很荣耀的,不是一般人能穿的。”

  她说,那时衣服的颜色比较少,蓝、黑、灰、绿4种颜色较多,一方面是人们思想不开化,一方面是这样的颜色耐脏且男女都能穿。条件一般的家庭,孩子们想添一件新衣服实在是难得一遇。大孩子穿小了给小的穿,小孩子再穿小了就在袖口、裤腿上接一些布继续穿。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膝盖、屁股、胳膊肘上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谁都穿过,没什么不光彩的。黄阿姨说:“我还穿过我爸的裤子,屁股磨烂的地方改掉做成前片,原来的前片改成后片,就成了一条新裤子。颜色、布料单一就有这点好处。”

  “当时物资匮乏,买布要凭布票,每人每年一丈六,要拿户口簿去领,买布、做衣服并不便宜,所以能省就省。”黄阿姨说,过上一段时间,家里就会买来染料,把掉色的旧衣服放在一起煮了重新上色。“洋煮蓝”、“洋煮绿”……想染什么颜色,就把那种颜色的染料放在锅里添水煮,衣服煮过后变得“崭新”,可全家人之后就要吃上三四天“彩色”饭菜。

  上世纪70年代末,一双军皮鞋、一件军大衣、一个军挎包都会成为亮点。一个军人若复员回家,往往会有不少人上门套近乎,想换件军装穿穿;谁家有件军大衣,就会有一圈人惦记着什么时候能借出来穿几天,感受一下周围人羡慕的目光。

  “在那个年代,军装是一种招牌服饰,有谁没穿着军装或者类似军装的衣服照过相?那带‘八一’标志金灿灿的铜扣和皮带扣,总能让年轻人感到荣耀与自信。”黄阿姨说,“就连我们这一代人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多数也都有一身小军装。大盖帽、绿军装、冲锋枪,翻翻影集,这是多么经典的留影。”

  的确良衬衫喇叭裤,蛤蟆眼镜比较酷

  在武师傅的记忆中,喇叭裤成就了他整个青年时代的潇洒,窄腿裤、假领子等也在不同时段点缀着他多彩的青春。武师傅给我们展示了一张自己的珍藏版照片:1983年,上海滩,白色的确良衬衫,藏青色喇叭裤,茶色蛤蟆眼镜,略微卷曲的长发。“这就是当年最流行的装束了。”武师傅自豪地说,那个时候他才20岁,能穿着这套行头在上海滩照相,很多人羡慕呢。

  上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的影子开始出现,个体服装摊位相继涌现,纺织品市场不再是以卖布匹为主,取而代之的是款式各异的成品服装,继假领子、假袖子风行后,最受争议的蛤蟆眼镜(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还记得,“蛤蟆眼镜”最鲜明的标记是戴眼镜的人舍不得揭下的镜片上的商标)、喇叭裤无疑成为主角。

  喇叭裤是一种上细下宽、把臀部绷得圆滚滚的、拉链一律开在正前方的裤子。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艳粉街》唱道:“有一天一个长头发的大哥哥在艳粉街中走过,他的喇叭裤时髦又特别,他因此惹上了祸,被街道的大妈押送他游街……”

  的确,喇叭裤的流行确实是年轻人的一种冒险。“当时街上成群的青年一水的喇叭裤,衬衫更是五颜六色,硌得脚生疼的皮鞋也擦得锃亮。老一辈人都管我们叫小流氓!”武师傅回忆说。

  “其实这些穿着都是从电视上学来的。”武师傅说,1983年,他家有了第一台电视机,电视上帅气年轻的小伙子成为伙伴们争相模仿的对象,如果当时谁没有或者不敢穿喇叭裤便会被笑话,于是经常有人跟他借裤子穿出去臭美。据武师傅说,他们学来的时髦还远不止这些,窄腿西裤也一度成为青年们追逐的时尚,当时单位发了工装,很多年轻人就拿到裁缝店改瘦。“当时老人们调侃我们说,恨不得穿着裤子到缝纫机上贴着肉扎。”武师傅回忆说。

  在武师傅的记忆中,当时的姑娘们几乎也是一样的爱好,那便是“红裙子”。武师傅说:“那时候,街上到处都是穿白衬衫、红裙子的女孩儿,我媳妇儿第一次跟我见面时穿的也是红裙子。”而这源于一部叫《街上流行红裙子》的电影,当时,拥有一条红裙子几乎成为所有女孩的愿望。同时受日本电影《追捕》的影响,风衣也开始流行起来。即便天并不怎么冷,但人们还是穿着大衣或风衣,展示着各自的“潇洒”。

  “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

  “健美裤绝对是一个时期的特征。”今年53岁的符巧玲家住涧西区。她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健美裤一阵风似的从南方流行过来,以黑色为主,开始是那种带条纹的软软的布料,后来也有光面的,但都是贴身、弹性很大且透风,因为裤脚下面都是蹬在后脚跟上,所以也叫“脚蹬裤”。冬天,为了保暖,女人们在健美裤里面一层套一层地穿,有时候看上去真有些可笑。

  当时流行长衣服、大垫肩。夏天很少有人穿T恤,“柔兹纱”、“珠丽纹”等布料十分时兴,裁来做成短袖衫或长长的圆角大衬衣,呼呼扇扇显得飘逸。“那个年代,无论衣服薄厚,肩头一律高高挑起,海绵垫肩有些时候很夸张,把人搞得像将军。”符巧玲说。

  有句顺口溜叫“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上世纪90年代,男的都穿夹克衫,那是时髦、帅气的象征,春秋天是真丝夹克、呢料夹克,冬天是棉夹克。符巧玲说,当时听说商场进了一批军队转地方销售的皮夹克,她挤来挤去花了400多元给丈夫买了一件,“当时我每月工资才100多元啊,不过也划算,那件皮夹克穿了好多年”。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老百姓也穿起西装和牛仔裤来,有趣的是,不少人上身着西装,下身却着牛仔裤、塑料底布鞋,还有外穿西装内套夹克的。

  牌子、料子、款式,一个都不能少

  在中州路经营品牌服装店的张女士开始是做女士羊毛衫生意的,但生意一般,后来儿子一句:“现在谁还穿没牌子的衣服啊?”才让她经营起品牌服饰了。

  在张女士的小店里,我们看到选购衣服的顾客问的第一个问题不是价钱而是衣服的面料。张女士解释:“现在人对面料的要求高了,开始崇尚天然制品,纤维、尼龙的天下已经被棉麻制品取代了。”

  款式上,中性风、日韩风、复古风、波希米亚风等风格的服饰更是“刮”得此起彼伏。张女士说,每次进货都让她非常头疼,因为各种风格的服饰太多了,而人们的喜好也更难捉摸了。曾经“紧跟潮流”的人们开始“创造潮流”,进入了对牌子、料子、款式等全方位追求的年代。

  从数字看变化

  据国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提供的数据,1981年,洛阳市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1.31元,其中服装消费15.2元,人均购买服装只有1.1件;1987年,市民衣着消费为147.2元,其中服装消费47.9元,人均购买量为2.6件;1997年,洛阳市民人均衣着消费551.03元,平均每人购买服装6.8件,消费额为337.31元;2007年,市民的衣着消费支出达到1096.51元,其中的服装消费支出803.57元,人均购买服装量为9.6件。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