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领导到校视察并与校领导合影 |
|
学校现任领导班子,校长张保民(左四),副书记李占斌(左三)、周普安(右三),副校长卢建超(右二)、王铁汉(左二)、蔺学思(右一)、李喜芳(左一) |
|
校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 |
|
我校与芬兰友好学校教育交流网站开通 |
|
1935年偃师中学旧址——天齐楼 |
|
上世纪50年代偃师高中校门 |
|
上世纪80年代校门 |
|
新区校门 | |
光辉历程
【前身】夏商文明的一脉传承,太学书香的悠悠古韵,赋予了偃师高贵的文化气息。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就是这种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她的前身是1928年创办的偃师师范讲习所和1931年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偃师中学。原校址在偃师老城文庙、城隍庙、节孝祠,1935年因水患迁至缑氏泰山庙,1943年迁回槐庙车站。其间,刘晋清(又名叶林,缑氏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芝圃(又名吴邃之,曾任河南省省委书记)、杨章武(曾任河南省参事室主任、省人大副主任)等中共知名人士先后来校执教,传播马列主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当时的偃师中学,为偃、巩、登三县中共地下党的活动中心,很多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大批毕业生投奔延安,很多人成为民族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时期的高级干部。1944年日寇入侵豫西,学校停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老城当店复校。1948年3月偃师解放,8月成立偃师联合中学,校址在今市委招待所,1949年改名为偃师第一中学,并增设高中班,是为偃师高中的雏形。石静涛、张渠、牛秀生诸前辈为学校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定名】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1954年秋,学校初高中分设,高中部迁入新址(原邮电部538厂院内),正式使用今名: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张正民先生任校长,规模按三年制定型为十八班,生源覆盖洛阳、三门峡等豫西地区。学校环境优美,校舍宽敞,师资力量雄厚,校风淳朴严谨,学习风气浓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1959年该校被确定为河南省14所重点中学之一。毕业学生多进入高校深造,成为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其中不乏将军、学者、专家,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中国“两弹一星”突出贡献专家王克民、著名作家吉学沛。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学校停办,校舍被出卖。广大校友无不为之痛心。
【重生】1978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偃师高中恢复重建,先在市委党校大楼,原人委大院按二年制每级四班复课。1980年9月迁入原豫西农专校址,83届起恢复三年制,85届起恢复十八班规模。1992年学校增设高师预备班,面向洛阳九县(市)二区招生,学校规模过渡为三级二十四班。复校初期,广大师生继承“老偃高”的光荣传统,振奋精神,埋头苦干,携手并肩,重建校园。79届高考在全省名列前茅,当年成为河南省24所重点高中之一。自此,偃师高中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学科竞赛科科有省级一等奖,高考上省定大专线人数一年一个台阶,稳居洛阳各县(市)第一。每年都有考生进入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名校。1992年河南省高考状元李念真、1989年河南省数学竞赛第一名韦立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发展】1994年年底,偃师高中作为农村省重点高中的代表,接受了河南省教育委员会专家评估组的督导评估。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征求意见等形式,对偃师高中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以及办学条件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最后,评估组给予偃师高中很高的评价。用一位专家的话说,这就像“乡镇企业,创出名优产品”。鉴于当时相对滞后的办学条件,专家组也提出了改进意见。专家的建议引起偃师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经科学论证,总投资达2400多万元的偃师高中一期扩建工程应运而生,工程完工后,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图书馆、行政办公楼和阶梯教室等一应俱全,整体呈现出的
U字形外观恢宏别致。实验室按国标一级装备,图书阅览室书报杂志齐全,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也发展为三级三十六班规模。1996年河南省物理奥赛段明辉、贾利亚等7人获省级一等奖,1997年高考杨朝栋、贾利亚、李建辉等4人分别考入清华、北大,1998年王琦获河南省数学竞赛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在豫西乃至河南享有很高声誉。
2001年10月,为推动创建教育名市的发展进程,偃师市委、市政府决定再次对偃师高中进行扩建。这次扩建选址在老校区对面,建设了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新校区。2004年新校区落成后,行政楼、教学楼、科技实验楼、信息技术中心、学生公寓、学生餐厅等现代建筑错落有致,气势壮观;张海书法艺术馆、“国标二级”塑胶运动场、学生游园等全新设施,独树一帜,特点鲜明。至此,学校总占地面积达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拥有8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近6000名。
【跨越】2004年新校区工程竣工后,偃师高中办学条件全面升级。
“偃高人”抓住机遇,凝聚力量,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开启了偃师高中办学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标兵学校”、“河南省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质量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庭园化单位”、“洛阳市绿色学校”、“洛阳市依法治理工作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04年底该校顺利通过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成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先突破千人,2007年、2008年度闯过1500人大关;2005年、2008年赵卫涛、郝帅鹏两夺洛阳市“高考状元”桂冠。近三年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有李翠萍、赵研、张静一、曲小星、杨玉莹5人。另外,郝帅鹏同学今年以洛阳市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全额奖学金班。在学科竞赛方面,学校年年有省级一等奖,排在省实验中学、郑州一中之后,昂首挺进全省三甲。
办学特色
德育工作卓有成效
学校坚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形成了“四线交叉五为主”的立体德育网络。四线就是: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一条线,重心放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教务处、任课教师一条线,重心放在课堂德育的渗透上;党支部、团委、学生会一条线,重心放在课外德育活动上;工会、德育基地、德育导师一条线,重心放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联系结合上。同时,还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为五个方面,即“五为主”:以培养正确思想为主引导学生,以创建良好校风为主感染学生,以增强高尚师德为主影响学生,以营造浓厚德育氛围为主陶冶学生,以树立先进典型为主鼓舞学生。学校坚持德育工作高标准要求,低重心运行,倡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由不损害他人利益向助人为乐过渡。由树立基本爱心,逐步提升到关爱家庭,关爱集体,关爱社会。学校高度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把他们视为“放错了位置的天才”,平时充分发掘其闪光点,课下还多方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其成才。科学高效的工作模式给偃师高中带来了集聚效应,师生中不断涌现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高考成绩稳步提高 2006年高考,该校成绩显著。650分以上6人,600分以上144人,重点上线188人,二本上线
631人,三本上线1003人。洛阳市文科前10名我校入围4人,理科前10名我校入围2人;赵研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张静一、李翠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海宜真、周雷鸣、布景亮三位同学被中国科大录取。
2007年高考,偃师高中本科上线总计1522人,与前年相比增加57.4%,本科上线人数居洛阳市各高中之首。其中,二本上线1032人,一本上线274人,600分以上218人,增幅均在50%左右。洛阳市教研室各项指标统计显示,偃师高中共有15项内容居洛阳市第一。
2008年高考,偃师高中本科上线1528人,本科上线率58.77
%,超出洛阳市近30个百分点。尤其是郝帅鹏以637分摘取洛阳市文科状元桂冠,杨玉莹以632分名列洛阳市文科第二名,曲小星以676分位居洛阳市理科第二名。三星连珠,闪耀豫西。
学科竞赛优势明显 2006级,在数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有两学科3人获河南省一等奖,在全省名列前茅。
2007级,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有3人获河南省一等奖,校际获奖人数仅居郑州一中和省实验中学之后,名列全省第三。
2008级洛阳市化学竞赛,偃师高中16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在前10名中占据9席。高二物理竞赛,获得洛阳市一等奖8人,在前10名中占据8席。高一物理竞赛获一等奖11人,其中第一、二、三、四名均为偃师高中学生。生物竞赛,洛阳市入围河南省决赛的两名选手,也均出自偃高。化学学科又有一人获省一等奖,也是洛阳市唯一的一等奖。
体育特色日益彰显
在洛阳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偃师高中代表团连续五年荣获团体第一名,女子篮球队连续八次摘取“晨光杯”冠军,男子篮球队连续四次摘取“晨光杯”冠军,在洛阳市1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名列榜首。杨科、李岩、鲍华东、梁阳阳等46名运动员被授予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偃师高中体育健儿多次代表洛阳参加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研习课程领跑河南
目前,偃师高中研究性学习步入规范、有序的实施状态,从单科实验辐射到了全部学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高一年级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实施方法,增强主动参与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为“入门篇”;高二年级结合当前社会背景和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热点问题开展学科内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为“发展篇”;高三年级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方法与高考的复习备考结合起来,提高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益,为“成功篇”。在学习中融汇和谐发展,在参与中彰显人文个性。有10位教师的教学实录被编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探究教学案例》。有7名学生和4项研究性学习成果在河南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学校被河南省中小学教研室授予“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2005年9月河南省研究性学习现场会在偃师高中召开,偃师高中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和示范教学,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研究性学习成为全省的一面旗帜。
自主管理再上台阶
为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校按照“自主管理,民主参与,竞选上岗,轮流执法”的原则,通过就职演说,民主推荐,教师协调,宣誓就职等程序,推举学生干部,组成学生会,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广大学生干部以身作则,大胆管理,班风、学风得以不断改善,学生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如今,学校大型运动会、文艺晚会都由学生组织,效果很好。2002年,以反映学生文艺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内容的专题入选中央电视台“第二起跑线”栏目。
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成立了文学社,定期发行社刊《风华》。从采稿、编辑到插图、装帧等全由学生完成。目前,《风华》社刊在偃师中学生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宏伟蓝图
学校始终坚持“高考上线争第一,尖子生有新突破”的近期目标和争进全国示范性高中的长远打算,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继承和发扬“既严又高”偃高精神,多策并举,实现学校外延拓展和内涵提升的同步跨越,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构建先进理念,弘扬偃高精神
八十年的办学历程,锻造了“严而高”的偃高精神。这种精神由一代又一代偃高人薪火相传,并且不断赋予她新的内涵。何谓严:就是管理严格、治学严谨、纪律严明、组织严密、队伍严整。何谓高:就是要追求高标准、高规范、高效率、高质量、高信誉。严是高的基本保障,高为严的必然结果。学校精心培育这种精神,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使其内化为师生的精神支撑。
2.提高教师素质,打造过硬队伍
一流的师资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力量之源。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通过四项举措,有效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师魂工程 师德为师之魂。为切实提高师德水平,规范教师行为,学校重点抓好
“学习培训、评比激励、制度约束、树立典型”四项工作。通过举办师德学习培训班,组织学习全国师德标兵先进事迹音像资料,或者邀请国内名师现身说法,强化教育效果;制定相应的师德评价和学生评教制度,倡导教师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八条禁令》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培养良好的师德风范;坚持评选“十佳师德标兵”,大力表彰,弘扬正气,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思想工程 结合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学校要实施
“二三四”思想建设工程。“二”是两种意识,即“合作出智慧”的团队意识和对学生终身负责的责任意识。“三”是三种观念,即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师观,用发展、动态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学生观和视教育为事业的工作观。“四”是四种心态,即对学生对同事要关心和有爱心,对事业要有诚心和热心。开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社会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老师”的讨论、演讲活动,使教师们在讨论中升华思想,在实践中转变观念,在工作中培养作风。
校本培训工程
按照“因校制宜、整体优化、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突出抓好教师的四种能力培养。一是教学设计能力。实行集体备课,鼓励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教法。二是课堂教学能力。全面推行“听、备、讲、评、析”五环节教学模式,每学期学校都组织一次全校性赛讲活动,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三是教学反思能力。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定期召开反思总结会议,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以期吸取教训,再上台阶。四是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要求教师既能对自身教学作出科学中肯的自我评价,又能对学生学习作出独特切实的分析评价,从而促进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继续教育工程 抓实抓好三大载体,全面提高和巩固继续教育成果。一是读书活动。在全校广泛开展
“学习型和知识型优秀教工”读书活动,鼓励教师自学成才,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二是教师下题海。要想学生出题海,教师必先下题海。制定检查奖罚制度督促落实,切实保障教师做题的良好效果。三是强化交流。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通过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3.突出教学中心,加强质量建设
学校坚定不移地树立质量意识,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精心做好“常规固本、教研增效、课堂提质”三部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常规固本
质量要提高,常规是根本。教学常规的落实,要体现在“五四三二一”的要求上。“五”是五有,即学期有计划,进度有安排,集体备课有记录,考核有登记,总结有反思;“四”即四抓,抓大纲,抓课本、抓基础、抓落实;“三”即三检查,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听课记录;“二”即两个结合,教学检查实现了自查与互查、抽查与普查的结合;“一”是每学期全校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会,总结成绩,布置工作,指明方向。使教师们在检查中找到问题,在总结中提高能力,在学习中增强本领,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研增效
学校着力强化教育科研,努力提升教学效益。教研处部署学期教研工作,教研室分月安排,教研组逐周落实,全体教师则全力参与。学校保障经费投入,保障人员安排,保障制度落实到位。让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课堂提质
提高质量的关键在课堂,要建设“质量课堂”、“有效课堂”,引导全体教师围绕“课堂提质”狠下工夫,狠抓落实。重点是突出“四定一改”。“四定”即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督查和检查,定期开展名优教师示范课活动,定期进行课堂教学反思总结,定期开展课堂教学比武赛课。“一改”即下大力气引导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化。
4.实施科学管理,推进民主治校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高效科学的管理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强劲动力。学校要在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精细化的管理体制上下工夫。
整章建制
学校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健全偃师高中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合理划分制度结构,层层落实制度责任人,切实保障制度有序运行。更为重要的是,对照制度严格要求,狠抓落实,切实维护制度权威和保障制度落到实处。
强化竞争
学校要加大竞争力度,积极谋求在竞争中求和谐,在和谐中谋发展。进一步改善北校区硬件条件,逐步实施“一校两区”的管理模式,以竞争为杠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目前学校正积极推行“一级两部”竞争机制的运作,坚定不移地推动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民主监督
学校要坚持诚信治校,力行校务公开,切实抓好“规范程序,落实职能,强化监督”三项工作。“规范程序”是指切实规范了议事程序和办事程序,实行阳光作业,切实保证学校各项重大决策、发展建设规划都在全校师生的监督之下进行。“落实职能”是指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和教代会的职能,保障广大教师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极大地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强化监督”是指发挥学校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作用,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规范行为
重点做好五个“严格”:一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二是严格遵守招生政策。三是严格禁止有偿家教。四是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实行收费公示,落实收费标准。五是严格规范教学行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优等生的培养,又力求潜能生的转化。
八十年兴校,八十年立名,八十年跋涉,八十年攀登。偃师高中教化一方,桃李芬芳。与时俱进、锐意开拓的偃高人没有陶醉,在昨天和今天,继承和创新之间,偃高人决心续写辉煌,兴一流名校,创一流业绩,以崭新的姿态挺进未来。让“豫西明珠”在中原大地上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杨鸿君)
值此河南省偃师高中80华诞之际,偃师高中校长张保民携6000名师生,向曾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历任领导、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祖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致以亲切的慰问和真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