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面值纸币已经越来越难看到了。记者 杜武
摄 | |
“现在的年轻人真幸福,一工作就拿上千元的工资,想当初我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个月只有二三十元。”单位里的老前辈总喜欢这样对年轻人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工人:从年收入250元到每月千元
“从刚上班时的21元,到退休前的1000多元,现在我退休后每月还能拿800多元,虽然在社会上始终不算高工资,但改革开放30年,我也真真切切感到了巨大的变化。”家住涧西的徐阿姨提起收入变化,透出几分满足。
1977年,徐阿姨下乡返城进入一拖当了天车学徒工,每月工资21元。她说:“按照当时的工资标准,我第二年每月能拿26元,第三年每月32元,三年期满考试合格才定二级工,每月能拿到38.3元。可我下工夫,学得快,两年后就参加技术比武得了奖,提前定级涨了工资。”
徐阿姨说,当时厂里还实行考级定级制度,技术工最高可达到8级,每升一级可涨8元工资。一个朋友的亲戚是8级钳工,基本工资加上津贴每月能拿近100元,被徐阿姨奉为天人。她说:“当时8级工的工资让人非常羡慕,相当于养五六个孩子还能一周两顿肉,别人吃3分钱的冰棍,他就能吃1毛钱的雪糕。”
1983年,工资制度大改革,开始实行岗位津贴制。根据岗位性质、工作年限和文化程度不同,一般工人的工资涨到60元左右,高级工能拿到130元以上。徐阿姨“和爱人是双职工,那时候,家里每月存二三十元,总存款还不到500元”。
“1986年工资开始与效益挂钩,有时效益工资比基本工资还高,效益好的时候月收入近200元。”徐阿姨说,有一次她下班买菜的路上,刚领的夫妻俩的工资和代领一个朋友的基本工资共250多元被小偷偷走了。她难过自责地哭了好几天,觉得没法活,一个月都没敢买多余的东西。
1990年后,收入明显增长,到1991年全家存款已经有5000多元,徐阿姨和家人到青岛海边玩了一个星期,还花10元钱买了一小盒“永芳”奢侈一把,但工薪家庭达到“万元户”还是不敢想的。徐阿姨说,仅仅到了1994年,一些高收入的一线工人年收入已经突破万元。
“1997年是个好年头,我一个月收入达到千元以上,家庭存款也有了5万元。我们只花了1万多元买了厂内的房改房,装修以后还花6500元买了空调和全自动洗衣机。”徐阿姨说,最近这10年,社会福利受到关注,工人收入与效益联系更加密切,手中的活钱慢慢多起来。
农民:从“吃不饱”到“几万元”
王保宁是洛宁县小店乡王窑村村民。30年前,15岁的王保宁和奶奶、父母及3个弟妹住在一起。那时候田地都是生产队的,农民靠干活挣工分来算收入,“一个成年男劳力一年才能挣200元左右”。
1982年,王保宁家与村里签订了15年的土地承包合同,家里5口人一共是10亩地。“那时产量低,一亩地产量也就150多公斤,总共不到1000元,按照规定除去公粮,全家收入300多元。”王保宁说,“好在后来农业科技不断发展,亩产量逐年增加。到1997年亩产量已经达到300多公斤,我们又签订了30年土地承包合同。”
其间,头脑灵活的王保宁尝试着搞过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他种过黑小麦和中药材,比粮食收入高出一倍;还养过3年肉鸽,卖到集贸市场或饭店,每只四五元。他很快成了“万元户”,1997年便盖起了两层小楼。
2003年,他另外承包土地,与人合伙搞起烟叶种植,一年增收四五千元。同时,他在10亩粮食地上试种麦子和谷子轮作一年两熟,总亩产上吨,收入两三万元。2003年,他申请的移栽器和烟叶淋抹器也得到专利认证,很快就有外地厂家联系购买数十万套,单此项科技进账,一年又有七八万元。
“现在谷麦一年两季种植已经在村里和附近地方搞起12万亩连片种植,一般农民光种粮食每人每年就能净落3000元以上。最近几年,新农村沼气建设又带动养殖业发展,每头猪养六七个月就有500元利润,养头母猪卖猪崽一年能挣上万元呢。再加上一些人农闲时外出做些小生意,也能挣好几千元……”王保宁说,“农业技术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农民经济意识灵活起来,一般农户一年赚个三四万元都松松的。”
公务员:两个“涨停板”两个“大牛市”
“1978年36.5元,1982年42.5元,1987年64元,1990年96元,那时候大家的工资都是两位数。”今年50岁的张阿姨1976年参加工作。在她记忆中,30年间经历了两次爆炸式的“涨停板”和两次长达10年的“大牛市”。
“1990年以前,工资年年涨,可还是没过百元。”这是张阿姨经历的第一次“大牛市”。她说,那时候大家工资都一个样,工资级别也是按工龄算的,根本没有奖金的概念。“那时候分币还特别管用,压岁钱5角一张的居多。”张阿姨说,刚参加工作时,为了买一辆自行车,她得攒3个月的工资。
“1995年工资改革,我的工资一下子就提高了三四百元,当时感觉跟坐了火箭一样。”张阿姨回忆着她的第一个“涨停板”。
同在教育系统工作的王老师对那次工资改革也是记忆犹新:“平均一个人一下子涨了三四百元,工资开始向千元挺进,当时特别振奋人心”。
“1997年以后,工资每年都会涨20元到40元不等。”张阿姨说,当时教育局机关系统正在实行一种“晋级制度”,每两年职称提高一个档次,每个档次都会提升30元左右的工资,一直持续到现在,在经历一次“涨停板”后,张老师似乎对这次“大牛市”并不十分欣喜。
“2006年开始流行绩效工资了,工资一下子涨了将近一倍,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也开始明显了。”她说平均每个人都有80%至90%的涨幅,最明显的是个人所得税开始成为一笔不小的开支。
经商:从“万元户”到百万富翁
李坤岳是关林市场一家五金店的老板。如今,他经常跟伙计们说:“要不是做生意,我哪有这么美的小日子。”
然而在他看来,变化最大的仍然是带他从汝阳老家来这里做生意的姨父张先生。对此,李坤岳记忆犹新。
李坤岳说,他姨父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扎扫帚来关林市场卖。“一米宽的摊位,一个扫帚2角钱,一车扫帚能卖百十元。”李坤岳说,相对于当时机关干部30多元的月收入,姨父已经是大富翁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姨父就成‘万元户’了。”李坤岳说,随着市场不断扩大,他姨父也开始扩大经营转行卖起石英钟,直接到江浙一带进货,一次能进五六千块表,一年要跑三四回,年收入达到一两万元。
1990年,他的姨父又转行经营食品批发生意,第一年就赚了10万块,这让李坤岳再也坐不住了。
1992年,李坤岳拉起平板车开始做五金生意,那时候一月1000元。后来有了自己的简易棚,1995年还赚到了属于他的第一个10万元。之后他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简易棚也变成了宽敞的店铺。
“这些跟我姨父比起来可是小巫见大巫了。”李坤岳说,他姨父现在已经成百万富翁了,在郑州、洛阳等地都买了房子,还投资500万在邙山建了一个大型来料加工厂。
数字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