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我出生在伊川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子里有200多口人。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村子里只办了一个复式班,只有小学一到三年级。
1980年我上了一年级。那时最害怕的是下雨天下雪天,天一下,山上的水涌入村子,把街道冲刷得沟沟壕壕,泥泞难行。一遇雨天,就得由长我两岁的哥哥背着我上学。我清晰地记得,有一年秋雨绵绵,哥哥背着我累得气喘吁吁,不慎摔了一跤,把我也给撂了,我俩变成了“泥人”。我们也不敢回家换衣服,“挣扎”着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冷得浑身发抖。
1983年,我上完小学三年级,就得去外村求学了。学校离家有一公里,每天很早就起床,去学校上自习。冬天下雪了,放学回到家,我的棉鞋跳湿了,脚冻得通红,妈妈心疼得直掉泪,就挤出2元钱,给我买了一双胶鞋,当时别提我有多高兴了。
1985年,村里为改变出行条件,给每家每户分一段路,让自己去拉沙石料修路。当时我只有十来岁,也得跟着大人们到河滩捡石头。村里人都被道路给害苦了,干劲儿很大,不到一个月,一条沙石路就修成了,下雨天,也不再那么泥泞。
1995年我大学毕业了,从洛栾路到马营村大约一公里的路段修成了水泥路,村民们出行方便了许多,随后,在村委会的领导下,村民们集资把主要街道给硬化了。到村里卖东西的多了,跑运输的多了。
2002年,我到县交通局工作,每年上级下达二三十公里的通达工程项目,一年只能改善十来个村的通行条件,农村公路发展依然缓慢。2003年,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到2006年底,全市所有的行政村通上水泥路的目标。这对我们农村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2003年底,我们县372个行政村,有228个村不通水泥路,群众出行十分困难。在编制村村通建设规划时,我们下乡去调查只能步行,一天下来腿就肿了。老百姓一听说要修路,把目光都投向了我们,我分明看得出,这目光中有欣喜,有期待,但更多的是疑虑和悲观。我也能理解,他们世世代代走的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扬灰路”,咋说修路就修了,哪会有这样的好事?修路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城关镇周岭村一位60多岁的老农对我说,全县有这么多村不通水泥路,轮到我们村修时,恐怕我也下世了。这话是多么悲怆,也含有深深的期待。路在他们心里,就像阳光对生命一样重要。
2004年春天,一场波澜壮阔的村村通大会战开始了,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村村通工程建设指挥部,把村村通任务分解到各乡镇。修路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县有关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说,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完成村村通任务,不能让老百姓失望,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2004年,县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104个村、210公里的建设任务。广大群众尝到了修路的甜头,村村通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2005年完成了124个村、320公里的建设任务,全县人民告别了行路难的历史。2007年,我的家乡马营村群众自发集资,把街道全部硬化了,实现了村组通、户户通,乡亲们享受到交通发展的成果,个个喜笑颜开。
公路通了,城乡近了,脑筋活了,门路广了,收入多了,面貌变了。村村通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最近,我又见到了那位老农,他深情地对我说,还是改革开放好,是共产党好,当时我真的不相信,做梦也不敢想,现在每天我都要在这条平整宽阔的路上走走,身子骨硬朗多了。
辉煌30年·我的亲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