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一个女援建队员的 江油印象
光影中的岁月痕迹 
遗失声明
人 物 (国 画)
呕心沥血
思路花语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
新闻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1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岁月留痕
光影中的岁月痕迹 
——我眼中的谢晋电影 英杰
  电影《牧马人》
  电影《芙蓉镇》
  电影《鸦片战争》
  作为一个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70后”,电影在我的成长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影印象。而在这印记中,一个人的作品始终贯穿其间,他,就是谢晋。

  作为一棵影坛的常青树,谢晋在中国影坛一线位置工作了50年,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唯其如此,他的作品才能贯穿我从儿时到中年的记忆。

  我看他的第一部影片是小时候在农村的时候。在生产队的打麦场上,我看到了放映队带来的《春苗》。这部影片是谢晋1975年拍摄的,不可避免地带着那时候的时代痕迹。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结尾,那位农村老大爷喝了赤脚医生春苗熬制的中药后,激动地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我当时还奇怪,明明是春苗熬的药嘛,和毛主席有啥关系呢?

  之后再看谢晋的影片,就是“文革”以后了。先是在洛阳上海剧院(那时候好像叫“红旗剧院”)看彩色影片《女篮五号》。直到后来才知道,这部影片居然是1957年拍摄的,我是时隔20多年才看到这部影片。同样情况的还有《红色娘子军》,我是在当时橡胶厂(后来的轮胎厂)家属院的广场上看的,这部影片拍于1961年。印象中最喜欢的是《大李、小李和老李》,因为是喜剧片,十分搞笑,比较符合我那个年龄孩子的接受水平,这部影片也是拍于“文革”前。后来比较受追捧的《舞台姐妹》,我是在一个后勤部队大院(现在的新都汇一带)看的,只记得是彩色的,画面很美,至于情节就没有印象了。

  我的父亲是东风轴承厂的职工,因此我中小学时代是在那个家属院度过的。以前厂工会时不时地会放露天电影,我经常搬着凳子抢占最佳位置。

  看谢晋的《啊!摇篮》时,我才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这部儿童影片在我心中激起了强烈共鸣。片中的童星姬晨牧、女主角祝希娟,直到现在我仍记忆犹新。那浓浓的人文情怀,也在我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而后是1980年的《天云山传奇》,那部影片我还是在上海剧院看的。对这部影片的全部记忆,好像就是冯晴岚在雪地中拉着男主人公的情节,我就觉得施建岚扮演的冯晴岚真是善良,我因此对戴眼睛的女子产生了美好印象,并把这美好印象转移到我当时的一位女老师身上……

  我想自己开始理解谢晋的电影,应该始于1982年的《牧马人》。我已经是初中的学生了,看那部电影是在洛阳军分区俱乐部。片中的草原、牧场、马群……都给我带来了强烈视觉震撼。而在艰难岁月中,人们那朴实的情感,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经历。片中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深刻:“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是对爱国精神最朴实的注解,它至今仍在影响着我的人生。

  以后几年,我看电影不多,1986年的《芙蓉镇》当时我就没看过,直到最近在网上看了在线视频。

  十多年后的1997年,我终于又走进豫西工人俱乐部,观看了谢导的《鸦片战争》。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大约是在当时的第二人民医院的家属院,我曾经看过赵丹主演的《林则徐》,林则徐的形象已在观众的心中根深蒂固,想突破很难。然而谢晋用近乎炉火纯青的导演手法,加上鲍国安的出色表演,让那段惨痛的历史再次撞击了人们的心灵。走出影院时的心情,大约只有当年看过《火烧圆明园》的心情可与之相比——谢晋用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始终保持了艺术的青春。

  以今天的眼光看待谢晋,我很同意《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谢晋是一个时代的标志》。那篇评论说:“谢晋在中国电影史上的意义,也许并不在于他创造了一种传统,而在于他继承和发扬了一种传统,一种将伦理喻示、家道主义、戏剧传奇混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政治伦理情节剧’的电影传统。”

  这个说法晦涩了一点,“政治伦理情节剧”这个名词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在我眼中,无论是“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春苗,还是反思“文革”时的冯晴岚,尤其是《牧马人》中的许灵均、李秀枝和牧民们,他们首先是一群充满人性光辉的好人,其次才是打上那个时代烙印的影片角色。

  无论政治风云变幻,无论条条框框的束缚,这些好人都一直感动着我、激励着我。谢晋也许不可能突破自己所处的时代,他的作品也许无法流芳百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影片无不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并用一丝温情温暖着那个时代的普通人。这一点是那些充满铜臭的所谓“大片”根本无法比拟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谢晋和他的电影,必将不朽!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