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综合·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从“吃不饱”到“吃科学”
走进家园看问题
家园问题回头看
广告
连 线
今日多云降温 注意添加衣服
股东会决议,我能申请撤销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1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从“吃不饱”到“吃科学”
——感受“吃”的30年变迁
  这些票证早已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如今市场上蔬菜品种丰富。
  本报记者 王继辉 实习生 王蕾/文 杜 武/图  

  曾几何时,老百姓见面使用最频繁的问候语是:“吃过了没有?”这让如今见面问好的年轻人一头雾水,他们体会不到“吃”在那个年代人们心中的那份沉重。

  改革开放30年来,从“吃不饱”到“吃饱”、“吃好”,再到“吃得营养科学”,老百姓在饮食方面的巨变,折射出我国从逐步解决群众温饱,到迈进小康、走向富裕的辉煌历程。

  凭票吃 吃不饱

  今年65岁的史莲芝回忆起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生活,感慨地说:“当时吃啥都凭票买,就是吃不饱!”

  史莲芝说,当时,由于各种生活物资供应紧张,米、面、油、肉、蛋、菜等,都定量凭票、凭本供应。粮票和粮本是当时所有票本中最重要的,每家每户都有居民粮油供应证,俗称粮本。拿着粮本,人们可以到指定的粮店买粮,也可以取粮票。那时,没粮票即使花钱也买不到粮食,因此,人们把粮票看得比钱还金贵。

  “那时,粮食供应成人每月定量13公斤。小孩根据年龄大小,每月定量3公斤到12公斤。其中,细粮占70%,粗粮占30%。”史莲芝老人记忆犹新,“这些定额一般都吃不饱,一家人只能匀着吃,勉强饿不着。”

  “粮食虽然勉强够吃,但是副食品少得可怜。买鸡蛋、肉、糕点都要用票证,买肉时专挑肥肉买,这样可以回家熬点荤油改善伙食”。史莲芝老人说,当时,一根油条7分钱,还要1两粮票才能买到。到饭馆里吃饭,如果没有粮票,即使你口袋里有再多的钱也吃不上一口。

  凭票吃饭造就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售货员,特别是在副食品商店工作的售货员,这在当年是与“方向盘”(司机)齐名的。年轻人谈对象,如果对方在副食品商店工作,特别是卖肉的,就像现在的“大款”一样有吸引力。

  每当冬季来临,市场上几乎没有别的蔬菜,只有白菜和萝卜。冬储菜票和其他票证一样,也是按人定量供应。

  史莲芝说,当年每到12月1日,市里开始集中供应冬储大白菜,早晨天还没亮,蔬菜商店门前就挤满了身披棉大衣等着购菜的群众。运白菜的车一到,人们便开始排队购买,程序是:开票、交钱、过磅,然后将小山似的白菜往家里运。这时架子车特别抢手。有的人家里有架子车,一趟就可以把菜运完,没有架子车的人家就用自行车分几趟运。自行车后座上要铺一块儿长条木板,用绳子捆扎结实,这样一次能运回不少大白菜。

  每到这个时候,往往是全家老少齐上阵:男人在前面推车,女人在车后扶着白菜,孩子则留在原地看守没有运完的大白菜,场面很是壮观。

  “到了1987年,手中的粮票开始有了一些剩余,甚至还能充当‘硬通货’在市场上流通。许多日常生活用品,如铝锅、搓板等,都是用粮票从农民手中换来的。当时的对换‘价格’大约是15公斤粮票换一只铝锅”。史莲芝老人家中至今还保留着几张粮票作为纪念。

  吃得饱 要吃好

  在西工区政府工作的张敏女士每天都要上街买菜。她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老百姓在“吃”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粗粮开始从百姓的餐桌上淡出,大米、白面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在20世纪70年代只有孕妇才能喝到的牛奶,也逐渐普及。冬天可以买到价格便宜、品种繁多的蔬菜,家里再也不用存储大量白菜了,很多家庭开始随吃随买。糕点、糖果等副食品供应紧张情况得到缓解,合盛栈、康乐、三乐等国营副食品商店成为主妇们下班后最爱去的地方。

  “年夜饭的变化最大”。张敏感慨地说,红烧鲤鱼是必须有的,寓意着“年年有余”。鸡、鸭也都不再是稀罕物,猪肉只管放开肚皮吃。海参、鱿鱼属于高档营养菜,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一点,算是尝个鲜。

  蔬菜品种也丰富起来。张敏说,以前每到春节只能吃到白菜、萝卜、芹菜,到20世纪90年代末,大棚蔬菜越来越多,春节时出现了蔬菜集装箱,番茄、黄瓜、茄子、豆角、蒜薹等反季节蔬菜种类繁多,应有尽有,随时可以买到各个季节的细菜。

  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是粮票、粮本等各种票本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吃东西已不需要排长队定量购买了。

  家住涧西区的王留军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家最后一次拿粮本买粮时的情景:那是1991年9月12日,全家人一起去的粮店,一共买了60公斤大米、36公斤面粉。后来,洛阳的餐饮市场开始兴旺起来,街上的饭店多了,海参、鱿鱼等各种海鲜频繁出现在人们面前。

  老百姓的餐桌开始从家里转移到饭店,“节日聚餐”从春节到端午、中秋、元旦、五一、国庆节……外延越来越大。

  “30年前的洛阳几乎找不到一家像样的饭店,就餐环境差,能有一台电风扇就不错了,更不要说享受空调”。王留军说,上世纪90年代,请朋友吃饭上大饭店是身份的象征,到旋宫大厦喝早茶、到牡丹大酒店吃酒席,成为当时最令人羡慕的事。后来,下馆子成为越来越多百姓的选择。

  在农村,玉米面、红薯面也渐去渐远。家住宜阳县三乡乡可乐湾的裴利说,1985年以前,一日三餐粗粮占多数,吃顿饺子、烙回油馍跟过年一样,很少炒菜;1990年以后,一两天要炒两三个菜;这几年,顿顿都要炒菜,几乎每次都有肉;吃菜不再是粉条、大肉、白菜“老三样”,鱼虾、牛羊肉、细菜家家都要备够。农民也不满足吃饱,开始讲究吃好。

  吃健康 吃科学

  进入21世纪以后,洛阳人对吃的感觉是“天天像过年”,吃得科学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追求。

  今年37岁的张洪是普通市民,她说,如今家里顿顿几个菜,吃肉挑瘦的,大肉吃腻了,就吃鸡鸭、牛羊、海鲜。每次要多吃蔬菜、水果,讲究营养搭配。

  “别看超市里的食品种类齐全,可人们的嘴巴越来越挑剔:喝酸奶易消化吸收;鸡蛋一天吃两个为宜;早晚吃点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张洪说,“人们越来越讲究吃得科学,仅牛奶就有纯牛奶、高钙牛奶、全脂牛奶,人们还交流科学吃法。”

  1984年前后,一批农民“农转非”吃上“商品粮”,现在很多中老年市民对此有着特殊的记忆。

  今年38岁的王盘现住偃师市华夏广场。他说,1985年,他全家“农转非”吃上“商品粮”,觉得很自豪,现在,“商品粮”早已失去了吸引力。

  王盘说,1985年以前,家里以粗粮为主,几乎顿顿都是玉米面、红薯面,菜主要是萝卜、白菜、雪里蕻拌黄豆,吃得反胃。

  让他颇为感慨的是,红薯面、玉米面这些原本在物资匮乏年代不得不吃的“粗粮”,如今作为“绿色食品”,和蕨菜、红薯叶、南瓜芽、苋菜等受到讲究科学营养的老百姓欢迎,重新回到餐桌上,成为各大酒店的特色菜。特别是随着农村游的火爆,农家菜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招牌菜。

  数字看变化

  年 份     市民人均生活        农民人均生活

  消费支出(元)        消费支出(元)

  1978年         320

  1983年         429                     194

  2007年        9237                    2956

  资料显示,200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094元,其中主食人均消费306元、副食人均消费587元、在外饮食人均消费188元,饮食结构日趋合理。

  1978年,洛阳市餐饮业零售额寥寥无几;1990年为1.7474亿元;2007年餐饮业零售额上升到68.2348亿元,短短17年增长约40倍。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