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移动发扬艰苦创业的企业精神,主动承担“村村通”工程,在高山之巅为深山群众脱贫致富架起了一座座信息桥。 |
|
一座座高山移动基站就是这样饱含洛阳移动建设者对山区群众的深情,历尽艰辛建成的。 | |
他们,结束了伏牛山通讯“盲区”的历史;他们,让城乡数字化鸿沟逐渐变为坦途;他们,让世代贫穷的山区农民鼓起了腰包……
洛阳移动工作人员勇担重任、不畏艰险,在伏牛山深处建起了一座座高山基站。农民们依靠便捷的移动通信服务,把从前烂在地里的山货,变成了摇钱树。用当地农民的话说,“移动通信让俺过上了好日子”。
根据洛阳市委、市政府和河南移动的统一部署,“洛阳市2008年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于今年4月启动,经过洛阳移动500余名工作人员近5个月的艰苦奋斗,在洛阳市国土资源局、林业局、交通局、水利局、环保局、公路局、洛阳供电公司和相关县、乡(镇)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工程于9月28日全面完成。10月29日至30日,记者跟随我市“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采风团,实地感受“自然村村村通工程”给山区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变。
洛阳移动人伏牛山深处建奇功
我们从栾川县城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嵩县白河乡油路沟基站。在海拔300余米的山上,一座银白色的基站高高耸立。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60多度的陡峭坡度,循着洛阳移动工作人员曾经攀爬的足迹,我们抓着道边的灌木丛,相互搀扶,终于在半个小时后,气喘吁吁地摸爬上去。
“俺看见工人们用肩膀把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扛到山上去,山虽不高,但很陡,平时空手爬都艰难,真不知他们是咋上去的。”居住在山脚下的王利娟,目睹了基站的建设,望着高耸入云的基站,至今仍感慨万千。
提起建设的艰辛,参与建设的嵩县移动分公司经理胡俊峰感慨万千。一次,他驱车到100多公里外的施工现场协调施工时,突遇暴雨,山路被洪水冲毁,被风连根拔起的大树躺在路上拦住了归途,一行人在风雨中整整停了一夜,次日天亮,才找到农家借来大锯,将大树锯开移走。
由于伏牛山区特殊的山形山貌,在“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中,重、大、难特点尤为突出。
交通不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肩扛手抬。为了减少上下山往返时间,他们吃干粮、喝溪水。建设者们甚至一两个月都难回一次家……
为早日实现“村村通”,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几乎爬遍了嵩县和栾川的所有山头,“背出”了一座座高山基站,将移动网络延伸到山村的每个角落,给大山里的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信息之门,也为山里人发家致富开辟了一条“信息化通道”。
在建设过程中,洛阳移动工作人员发现,栾川县潭头镇断滩村小学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为其捐赠图书馆、阳光操场、实验室等必备设施,让山区孩子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我市“2008年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按计划要解决60个目标自然村的通信网络覆盖难题,需新建宏蜂窝基站20个,敷设光缆198.3公里,总投资3900余万元人民币,其中在栾川新建基站6个,覆盖22个自然村;嵩县新建基站7个,覆盖15个自然村;汝阳新建基站3个,覆盖12个自然村;洛宁新建基站4个,覆盖11个自然村。
2008年9月28日,栾川胡家村基站的开通标志着由洛阳移动承担的洛阳市“2008年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全面完工,解决了62个自然村的电话通达难题,超额完成了既定60个自然村的目标任务。经过现场测试证明,60个目标覆盖自然村和2个计划外覆盖自然村全面解决通信网络覆盖难题,通信质量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工程历时5个半月,新建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基站20个,解决了两万余人的通信难题。
而今,在连绵起伏的伏牛山腹地,一座座移动基站直插云霄,成为这些落后山村的文明标志。
随同前往的客户代表洛阳师范学院信息学院党委书记赵社敏颇有感触地说:“洛阳移动工作人员以回报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将信息高速公路铺设到大山深处,让这些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方便与快捷。”
“信息不畅让山里人吃够了苦”
八百里伏牛青山绿水,漫山遍野宝藏无数。
走进风景优美的栾川县潭头镇胡家村,板栗、银杏、柿子树遍地皆是,饱满硕大的果实挂满枝头,村民们将山萸肉、香菇摊平晾晒,脸上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就在信号开通前,这里的村民还因信息闭塞,不了解市场行情,常常让前来收购的小商小贩赚取暴利。
“记得2003年,山茱萸收购价是一公斤30元,因为俺不知道,就以8元一公斤卖了。第二天中午,另一个小贩来收购,俺才知道上当了,那一次就让俺损失了6万多元。”事隔5年,王召钦提起往事仍懊恼不已。
基站开通前,这里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不在少数。然而,村民李小娃的遭遇,却给他留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
2006年4月,正在山上干活的李小娃,突然看见邻居急匆匆赶来,邻居惊慌失措地告诉他,他的父亲突然晕倒了,现在不省人事。
李小娃闻讯一路狂奔回到家里,父亲面色苍白地躺在地上。有手机的村民爬上山顶拨打120,可微弱的信号,对方根本无法听清。而仅有的固定电话也因线路缺乏维护,被松鼠咬断而无法正常使用。
无奈之下,李小娃只好骑着摩托车,一路疾驰来到镇卫生院,叫来救护车。可为时已晚,他的父亲已撒手人寰。
“要是像现在一样通信畅通,俺爹也不会走得那么早,信息不畅让山里人吃够了苦。”李小娃哽咽着说。
如今,这个闭塞的小山村,手机普及率已达到了60%,实现了家家有手机的梦想。洛阳移动还为当地农民量身定做了短信咨询、移动气象、移动询价、无线订单、电子农务等服务产品,加强面向农村的林、棉、果、畜、土特农产品等农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强化科技兴农信息、农产品流通信息、农业保障信息、农村百事通信息等综合信息服务。
靠着方便及时的信息,农民们从最初的“聋哑”状态,搭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便车”。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土特产远销北京、上海等地。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1000元,增加到人均每月500元。
腰包鼓起来的村民望着耸立在崇山峻岭上的基站,露出憨厚朴实的笑容:“是党和政府、还有移动公司让俺们这个穷山沟变成了‘聚宝盆’。”
村村通电话让俺“稳赚不赔”
通信的畅通不仅让山里人“身在深山坐,尽知天下事”,还让他们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嵩县矿藏资源丰富,前来淘金的人络绎不绝。
10月30日,某金矿负责人张杰在矿门口打开手机,察看当日国际最新金矿价格短信。他神秘地说:“这里蕴藏着无限商机,有了它,心里才有底。”
而在以前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作为金矿负责人的张杰,以前因为山里信号中断,曾一度让他烦恼不已。每次有采购员收购矿石,因为不了解市场行情,由着采购员随意开价,不知损失多少钱,知道时已追悔莫及。
9月28日,信号开通了,小山村一片沸腾。
而今,“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让张杰和他的企业与国际市场实现了信息同步。采购员来时,再也不能信口开河了。张杰通过手机掌握国内外金矿市场的行情变化,出售价格定多高,出售量定多少,张杰成竹在胸。用张杰的话说,“自然村村村通电话”让他“稳赚不赔”。
从栾川,到嵩县……行驶在崇山峻岭间,一座座基站在蓝天的映衬下遥相呼应,仿佛向人们诉说山村信息化生活正向城市靠拢,山里与外界的鸿沟正在逐渐缩小。“自然村村村通电话”的宏伟工程,实现了山村农民梦寐以求的渴望。
一张张憨厚的笑脸,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写满了对洛阳移动的无限感动,诉说着山村农民奔向美好生活的无尽幸福,讲述着洛阳移动的高尚情怀……
据了解,洛阳市行政村有2995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4848个,已经通电话的有4536个,未通电话的尚有312个。2006年7月,根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统一规划和部署,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县、乡(镇)各级党委、政府和洛阳市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支持下,洛阳移动承建并全面解决了我市最后24个行政村的村村通电话难题。2007年,洛阳移动又勇担重任,主动承担了洛阳市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并在当年10月完成2007年度建设任务,解决了29个自然村的通电话难题。洛阳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面完成我市“2008年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后,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统一规划,洛阳移动还将计划于2010年前全面解决洛阳市最后312个20户以上的未通电话自然村的通电话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