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告别挑水吃
古镇游见识“聚宝盆”
新闻网广告
思路花语
BBS里的花花草草
守口如瓶
遗失声明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告别挑水吃
刘向阳
  我们村位于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的嵩县。这里山高坡陡,村民居住分散,虽然村下边就是陆浑水库,却是守着大水没水吃,吃水难一直是村里人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们村吃水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吃水沟,一个是凉水泉。去吃水沟时一路慢下坡,沟底是一个小小土崖,土崖下用人工挖了一个小水坑。所谓的泉水就似有似无地从乱草和土石中隐隐渗出,小半天才能积满。凉水泉也是一个不大的小泥坑,泉水时大时小。年成好时,泉水还有保证;天气一旱,泉水枯竭,村民吃水就没了着落。为了能及时挑到水,村里人起五更打黄昏,去得晚了,还要耐心排队等待。夏季气候炎热,汗流浃背;冬天寒天雪地,滴水成冰。在通往吃水沟去的小路上,时常能看到村民迈着蹒跚的步子担桶挑水的身影。

  上世纪80年代,在我们村中的唯一一口老井旁,忽然响起了亘古未有的机器打井的声音。高高的三角架,黑黑的大铁锤,长长的钢丝绳,以及汩汩涌出的黄泥浆,顿时吸引了全村人好奇的目光。他们痴痴地站在那里,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还记得机井首次抽出水时的情景,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水管周围,有的捧水喝,有的拿桶接,有的端锅就,人们欢呼雀跃、兴高采烈的样子,简直不亚于过大年。我们村里人都亲切地管从机井里抽出的水叫“井巴凉水”。

  到上世纪90年代,在上级政策的扶持下,村里又相继打了几眼机井。村民们几乎不出组就能吃到水了,不过仍然离不开玩扁担的力气活儿。

  时代的快车很快进入到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像春风一样吹遍大江南北,也吹进了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机井代替了山泉,自来水代替了挑水吃。人们行走在水泥路上,居住在小洋楼内,吃着、用着方便的自来水,尽情享受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记得家里的自来水管一安装好,父亲就迫不及待地催促我们村里管水电的争娃哥把总阀门打开。 望着干净的自来水从水管口源源不断地流出,挑了一辈子山泉水的父亲,把那根磨得起明发亮的木扁担重重地往地上一撂,颇有感慨地说,以后再也不用担桶挑水了。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