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洛龙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龙区紧盯目标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争取项目资金 服务经济发展
洛龙出重拳筑牢安全生产新防线
条条民心路 温暖人心怀
这个冬天,他们急需“御寒棉衣”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8 年 11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这个冬天,他们急需“御寒棉衣”
——关注金融风暴中农民工就业问题
  11月18日,返乡农民工在招聘会上与用人单位商谈。当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举行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共有130多家企业提供了1万多个岗位。据湖北省劳动部门统计,近期该省已有超过30万农民工返乡。 新华社记者 朱剑敏 摄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并逐渐波及我国经济,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深入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地进行考察调研,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温家宝总理近日又专程奔赴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给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珠三角地区“打气、加油、鼓劲”。

  中央决策层对中小企业发展形势的高度关注,除了因为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还在于中小企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力军。当一批中小企业在金融风暴中无奈破产倒闭时,农民工成为承受直接冲击的群体。自10月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因企业倒闭出现的农民工失业和返乡回流等新情况,再次让人们把目光投向金融“风暴眼”中的农民工群体。

  风暴袭来,农民工群体承受直接冲击

  “那天早上,我们三口人还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到了厂门口才看到工厂倒闭的通告。我们都蒙了,这么大的企业怎么说没就没了呢?”10月15日,广东东莞樟木头镇合俊集团旗下的两个大型玩具厂宣告倒闭,44岁的四川籍农民工向玉莲一家人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向玉莲在这里已经工作了整整9年,工厂猝然倒闭让一家人的生计顿时没了着落。与她同时接到失业通知的农民工工友共计7000多人。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家底最薄弱、生命力最脆弱的群体——中小企业身上。”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说。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

  更为直观的报告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有1200多家企业关门歇业。在温州,有8.1%的企业出现了停工、半停工和倒闭现象。有“中国纺织重镇”之称的绍兴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达16.2%。

  珠三角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继合俊集团旗下两家大型玩具厂倒闭后,10月17日,宝安百灵达公司宣布停止经营;20日,坪山创亿玩具深圳有限公司倒闭,宝安宜进利工厂宣布破产;21日,龙岗港声电子厂破产,西丽西洋服装厂倒闭……

  “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不可避免地成为承受直接冲击的群体。”中国社科院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都阳表示。

  这次规模不小的倒闭和裁员,一时间造成了局部地区农民工失业人数骤增。

  据农业部最近对安徽、广东等11个劳务输出、输入大省120个村的典型调查,今年10月底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工人总数比上年减少6.5%,实际减少的主要是外来农民工。

  不少年龄偏大且没有多少技能的农民工,无奈地选择了返乡。

  “从上个月开始,从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回来的人明显增多了,火车一到,我都忙不过来了!”在南昌火车站做搬运工的江西省进贤县林桥乡三里村农民齐贵金体会很深。他原来从下午6点守到后半夜只能揽得三四个活,现在扛着大包小包出站的农民工日益增多,活多得忙不过来。

  “候鸟式”的农民工迁徙节奏有可能被打破。截至10月底,重庆市有10多万在外务工农民工回流;截至11月10日,已有近4000名四川广安籍农民工返乡;从宁波市前往成都、贵阳及西安等方向的客流量比平时足足增加了两成,一些地方则做好了春运提前的准备……

  当务之急,为失业者赶制“御寒棉衣”

  农民工失业问题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农业部提供的数据称,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7%以上。如果1/10的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数量就将高达2260万!

  “对目前农民工就业形势的新变化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密切跟踪关注,尽早谋划对策。”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日前表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全国总工会等迅速派员分别到农民工输出省份和输入省份实地了解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当务之急是做好失业农民工的劳动保障工作,确保他们不至于既丢了工作又拿不到辛辛苦苦挣下的血汗钱。

  这也正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所关心的。10月28日至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广东就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问题进行调研时,明确提出“希望广东方面积极稳妥做好倒闭企业的劳动保障工作,地方要做到预警并做好应对”。深圳市劳动保障局于11月4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确保失业农民工不被欠薪,同时还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劳资纠纷潮开辟“绿色通道”,以加快解决劳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创造条件让失业农民工尽快就地“再就业”,成为各界的共识。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人力,深入企业、深入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促进其尽快实现再就业。11月6日,金华市劳动部门开通网上就业服务平台——金华就业网,为供求双方搭建网上劳动力供需平台。在俊领玩具厂的门前,有20多家企业设点招聘,厂门前的墙壁上张贴了不下40份招聘信息。

  对于返乡农民工,河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农民工输出大省的劳动就业、工会、农业等部门纷纷采取措施,举办用工招聘会,引导省内经济发展快、用工需求大的地区到劳动力富余地方招工,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择业、回乡创业,力争让农民工“回城不回乡”,尽快“在家门口再就业”。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返乡农民工从中受益。11月14日,湖北省汉川市举行了一场用工招聘会,60多家企业提供了36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了大批农民工应聘。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最新调查表明,目前回流的30万农民工中,已有2/3左右在本省内重新实现了就业。

  面对农民工返乡现象,农民工输出大县四川广安辩证对待,将其视为培训农民工、提升农民工素质的契机,通过免费培训农民工促进劳务产业升级,提高广安农民工在劳务市场的竞争力,现在已有1100多人参加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教育培训以提高劳动力供给的竞争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岗位需要和劳动力供应不相匹配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对广安等地的做法给予积极评价。

  着眼长远:合力编织农民工就业保障网

  武汉市人力资源市场主任、高级职业指导师李永洪近日接到辽宁省丹东市劳动就业局的电话,对方说从报纸上得知湖北出现了农民工大批返乡的情况,迫切希望武汉劳动部门能介绍一批农民工到丹东工业园区务工。从更为长远的考虑出发,农民工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主动加强联系,共同打造用工信息共享平台,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求职的引导和服务。

  来自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消息称,广东将积极与甘肃等地合作,建立长期定点劳务输出和接纳的合作。安徽、江苏、江西三省22个市的劳动保障局11月14日在合肥召开劳动保障工作研讨会,这些城市将展开联合摸底调研,进一步挖掘就业岗位,共建用工信息发布平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最近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表示:“引导回流农民进行二次创业非常重要。许多农民长年在外工作,在赚钱的同时也掌握了许多技术。回流地政府应该为他们制定相关政策,打造创业平台,盘活他们的资金和技术。”

  基于这样的认识,“返乡创业”频繁见诸各地政府新出台的红头文件中。河南省近日明确,自2008年起全面实施“凤还巢”工程,通过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从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鼓励、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省政府还要求各地市安排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扶持资金,推行返乡创业贷款贴息制度,积极给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如何更好地帮助吸纳75%以上农民工就业的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杨团看来,是一篇治本的“大文章”。

  目前,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据测算将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而“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对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及时雨”。

  兼顾“近忧远虑”的国务院10项经济刺激政策,使更多的人看到了破解农民工就业难题的新机遇。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表示,新一轮宏观经济政策将给农民工就业带来新的契机。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日前算了一笔“就业账”:2009年铁路计划完成6000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这需用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能够提供600万个就业岗位。

  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向公众透露,根据中央计划,我国保障性住房今年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今后3年中央财政将投资9000亿元,用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平均下来每年有3000多亿元的投入。业内人士指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每年可提供200多万个就业机会。

  “农民工是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从安居工程、医疗文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灾后重建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持等,都将为农民工增创大量的就业机会。”姜长云说。

  这个冬天,全社会正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为两亿多农民工兄弟编织一张温暖的就业保障大网。(据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