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6名一年级大学生用周末兼职、减少生活开支等方式省下一笔钱,设立了一个资助贫困同学的爱心基金,受助对象全部来自身边熟识的同学。对此表示大力支持的校领导说,这种做法在我市高校中还没有先例,是对目前高校资助体系的有益补充与探索,但仍有许多有待规范的地方。
“资金全是自己攒的辛苦钱”
几天前是第一次发放爱心基金的日子,首批受资助的3名同学全部来自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帮助身边最熟悉的贫困同学顺利完成学业,这也是爱心基金发起人的初衷。
最开始提出这个构想的程芳芳是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大一学生。她说,在10月份评选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时,发现班上几名符合申请条件的同学,为了把机会留给其他同学而放弃申请,这让她很受感动。
想以个人名义直接为这些暂未受到国家资助的同学提供帮助,但怕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怎么办?程芳芳将心中的苦恼与周围同学交流时,她发现好几个人也有类似的想法。
个人名义不行,成立一个基金会,以集体名义提供帮助不就一举两得了?程芳芳说,他们的设想很快得到系辅导员及学院领导的支持。
基金会一共有16名同学,他们大多是“90后”。“不给家长添负担,不找家里多要钱”是他们的基本原则,家庭情况都一般的同学们减去了平日不必要的开销,周末当家庭教师、促销挣的钱也一点点积累下来,“现在基金会一共有1000多元钱,这可全是我们攒的辛苦钱”。
因为是在同班、同系里寻找受助对象,名单很快确定下来。在基金发放之前,辅导员老师还挨个与受助对象谈话,解除他们的顾虑。
为方便管理,几名发起人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基金章程,严格受助条件:对于生活俭朴、勤奋学习、家庭条件特别贫困的优先考虑,而对于学习不努力、一学期内有两门功课不及格或有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的将取消资助。
校方赞赏但称有待规范
同学们的善举从始至终都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师范学院学生处处长曾涛说,目前的高校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和社会奖学金等,虽已比较完善但还不能照顾到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这种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爱心基金是对高校资助体系的有益补充和探索。
除了贫困学生,基金会成员们还想把遭遇突发事故急需帮助的学生也纳入受助对象。该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杨杰慧表示,今后如何保证受助对象公平筛选、如何确保资金来源和规范使用都是需要校方和基金会成员们共同解决的问题。
杨杰慧说:“无论怎样,爱心基金的成立已带动周围更多的师生关注贫困学生,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将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
记者 邓超 实习生 白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