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新闻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实施精细化管理 扮靓和谐新城区
贪官留下“豆腐渣” 输水管道成“炸弹”
飞机禁液禁火令放宽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12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实施精细化管理 扮靓和谐新城区
洛龙区以大投入巩固创建成果
  洛龙区为乡村发放环卫保洁专用车辆。 苟华云 摄
  本报讯“洛阳新区太美了,道路这么干净,管理这么精细,有现代都市气派!”7日,来自浙江杭州的游客对迷人的洛阳新区发出由衷的赞叹。

  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和洛阳市民在感受到洛阳新区喜人变化的同时,也对新区的管理给予高度评价。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洛龙区全新的创建理念——“抓创建就是抓生产力,抓创建就是抓全面发展”。洛龙区以巩固创卫成功为契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上下一心抓创建,大投入带来大改变、抓治理变为重管理,使洛龙面貌日新月异。

  齐抓共管促工作

  今年以来,洛龙区紧抓创卫不放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始终把创建工作列为全区重点工作之一,明晰工作思路,加大财政投入,加强领导管理,确保实现创建机制立体化覆盖。区里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张建慧为政委、区长张建森为指挥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勇敏为常务副指挥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各乡镇、委局成立相应机构。区创建办每星期一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制订管理措施,布置下阶段重点工作。

  进入7月以来,洛龙区进一步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做到“八个不”,即:创建不停、目标不动、问题不放、管理不松、机构不撤、人员不散、经费不少、宣传不空。全区创建会议对创建工作提出了“领域要越来越宽,力度要越来越大”的要求。年初,区创建办制定了深化创建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明确了重点、难点和特色工作,落实“一把手”责任,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并对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标准,细化目标任务,并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责任人。

  精细化管理见实效

  9月23日,全市城区环卫工作管理现场会在洛龙区召开,洛龙区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会议肯定了洛龙区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市容市貌管理办法和推进精细化管理模式、适应新区开发建设需要所取得的工作成绩。

  洛龙区以城市环卫管理为理念,着眼于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健全了区乡村三级环卫管理网络:区市容环卫局对全区环卫工作负总责,承担主干道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等任务;各乡成立市容环卫所,负责乡道清扫保洁;村级成立清扫队,负责村内保洁。环境卫生工作层层有人抓。

  区级共承担新区450万平方米(65条主次干道)道路清扫保洁任务,在工作中,区市容环卫部门建立层层分包责任制,明确具体责任人;通过定人、定岗、定时间、定任务、定奖罚的“五定”措施,将工作内容细化到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果皮箱的清掏、雨水口及树上白色垃圾的清理等;同时开展“日检查、周评比”活动,按照《道路清扫保洁质量监督检查及奖惩办法》有关规定,将清扫保洁质量与工资收入挂钩,增强了环卫职工的责任心,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为杜绝垃圾围城现象,区里制定“村收集、镇集中、区清运”的工作目标,合理调整,统筹调度:一是利用垃圾压缩箱或垃圾中转站进行收集,全区所有垃圾中转站根据垃圾倾倒高峰时间段合理调整作息时间,确保定点定时收集垃圾;二是加大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及主次干道两侧垃圾的清运力度,仅上半年区市容环卫局就出动车辆90余台次,清运无主垃圾1000余立方米。

  为适应新区建设需要,几年来,洛龙区积极筹措资金,先后投资500余万元购置了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勾臂式垃圾运输车4辆、压缩式垃圾收集箱20个、压缩式垃圾收集车2台、洒水车3台、清扫车1台、垃圾中转站专用车2台。

  美化农村新面貌

  “村容整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长期以来,对农村的脏乱差、垃圾围村等现象,群众有颇多怨言。

  整治村容村貌,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区财政拿出100万元,设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管理资金专户,按照各乡镇农村人口数以每人每年3元的标准对乡镇进行补贴,乡镇、村配套相应资金,确保落实农村保洁人员待遇。区里还结合实际,出台检查、奖励办法和督查制度。各乡镇也出台了清扫清运标准、挂牌公示制度等,靠制度约束人、管理人。此外,区里还将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了百分计分检查评比办法,每周一暗访,每月一通报,每季一排名;每季度拿出资金,奖优罚劣。通过这些措施,初步建立起“村清扫、乡集中、区运输”的农村环卫运行机制,使全区乡村环境卫生发生明显变化。

  眼下,洛龙区118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清扫保洁队,已有村级专职保洁员704人,清扫清运人员工资由区、乡、村三级共同负担。村级配备保洁机动车辆129台、垃圾三轮清运车255台、垃圾池(箱)1200个,为保持长效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洛龙区不断加大投入,大规模新修、改造乡村主干道,通组入户、背街小巷和城中村道路。仅近两年来,就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投资2亿多元,贯通了李楼洛河特大桥,建成了李城路、聂潘路、下黑路、下油路等区乡公路。至今年11月底,全区修建硬化背街小巷及城中村、通组通户道路400余条。

  面对难题出新招

  占道经营现象既影响交通又影响市容。在城市管理活动中,洛龙区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执法理念和管理手段,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受到群众欢迎。

  洛阳桥是近郊农民进出市区的主要通道,但商贩天天在桥头乱摆摊点,每到上下班高峰,桥上往往难以通行。这些商贩都是附近村民,以前非常难管理。针对洛阳桥头流动商贩不规范经营的问题,本着“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区城建监察大队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租来铲车将桥南头路东侧的杂草清除,队员们动手平整出一块空地,并画线定位,明确编号,同时与30余户商贩进行沟通、协商,明确经营时段,实行定人定位管理,引导零散、无序的流动摊点进入市场,由大队派专人延时管理,维护日常秩序,并安排专人负责清扫保洁,从而有效解决了难治理、易反弹的问题。

  洛阳新区大学城周边教师居住区、龙祥小区、龙富小区等多个居民小区居民入住较早,学生和群众居住集中,大量的流动商贩瞅准这一商机,纷纷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区城建监察大队结合学校和居民小区的分布情况,在市巡查大队的指导下,选定河南科技大学正大门、洛阳理工学院东大门和北大门三处场所画线、定位,使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初步达到了统一摊点设置、统一经营时段、统一卫生保洁的管理要求。据了解,去年以来,全区共新建、改造各类市场10个,一大批商户进店入市,告别占道经营。洛龙区采取“疏堵结合”治理占道经营的做法受到市领导好评。为更好地搞好新区管理,区里投资8万元购置两台新型电动巡逻车,定时或不定时巡逻检查,有效地维护新区市容环境。

  此外,洛龙区按照市有关要求,本着“定位一定要高、着眼一定要细、活动一定要亮、工作一定要实”的原则,开展社会治安交通秩序专项治理、城市基础设施专项整治、沿街门店店牌整治专项活动、小广告专项整治等18项专项整治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治理店外经营600处,整治匾牌广告600块。全区投入各类资金600万元,用于道路维修、无障碍设施改造、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和基层文化资源共享点建设,共建设村级社区服务中心12个,新建垃圾池110个,修复雨污水排放管道15600米,改造无障碍设施51个,有力促进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打造文明新家园

  李多友是洛阳钢铁集团退休职工,每天义务打扫楼道卫生,受到居民称赞。

  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初,洛龙区印制宣传材料10余万份,发放到全区各乡镇及社区,10余万名居民参加了学习或咨询活动;在大路口、市场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各乡镇及有关单位悬挂宣传条幅500多条,刷写墙体标语200多条,设置创建宣传大型广告30多处,属洛龙区管理的新区主要干道两旁的灯箱广告全部更换为创建文明城市内容;编发创建简报80多期,花费4万余元印制了10种共1万份“改陋习、讲文明”宣传漫画在大街小巷张贴,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宣传舆论导向。洛龙区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使辖区群众文明素质在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中得到提升:先后组织了妇联万人签名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全民义务劳动、“小手拉大手”活动、全民读书月活动、“读书成才有为青年”评选活动;在中小学启动了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了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市民教育活动、文明进社区活动和“三下乡”、“我为文明城市添光彩”、“文明单位送文明”、“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

  目前,全区已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主题活动200余次,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已成为洛龙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张俊望)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