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综合·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飞北京最低300元
昔日蹒跚起步
今占半壁江山
连 线
家园问题回头看
新闻网广告
用假币“随礼”换真币
走进家园看问题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2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昔日蹒跚起步
今占半壁江山
——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0年扫描
  凭借发展乡镇企业,原郊区烧沟村成为全市首个“亿元村”。这是1993年市委、市政府在烧沟立的第一亿元村记功碑。  记者 李松战 摄
  本报记者 李松战 见习记者 李迎博 通讯员 张彬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河洛大地无数有知识、有魄力的能人开始“下海”,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形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80年1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恢复成立。当年,231户个体户领取了营业执照。虽然当时大多数人认为干“个体户”“丢面子”,不愿干,但这阻挡不住个体经济星火燎原之势。上世纪80年代末期已是全民经商时代,“老板”成为流行的尊称。

  1982年10月,郭中奎担任原郊区洛北乡烧沟村党支部书记。为让村里摆脱贫困,他认准了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利用郊区包围着城市的优势,给国有大厂加工配件。

  1983年7月,烧沟村第一家企业——环球皮鞋厂投产,它成为我市首批乡镇企业之一。在此基础上,1992年,我市第一家村级经济实体——洛阳市环球实业总公司宣告成立。这一年,该村实现总产值超亿元,成为洛阳市第一个“亿元村”。

  从1993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争当乡镇企业“强县、强乡、强村、强企业”活动,首次命名了一批先进县(市)区、乡(镇)、行政村、企业,全市乡镇企业呈现你追我赶的热潮。

  1984年7月28日,洛阳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洛艺彩色摄影冲印服务中心”成立。它揭开了洛阳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幕,外资企业开始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大军中的一员。

  从2002年起,我市对全市203家中小企业进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制。改制后,一半左右的企业“活”下来,国有资本退出。一些企业减轻了包袱,重新焕发活力;一些企业理顺了产权关系,生产经营锦上添花。巨尔乳业、钰隆集团、震动机械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1978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经过30年来的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将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品牌效应上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装备和研发水平,树立品牌意识,涌现了一批科技型企业,如北方玻璃、伊龙药业、隆华制冷、大洋耐火等。

  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了一大批下岗职工、非农就业人员。2007年年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109.8万,占全市从业人员总量的65%以上。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数达19.7万户(其中企业1.5万家,个体工商户18.2万户)。全市形成18个非公有制经济园区和18个特色产业集群,钢制办公家具、三轮摩托、耐火材料、玻璃装备制造、太阳能电池等一大批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岳本新:手推车起步,缔造知名火锅品牌

  如今在古都餐饮界,天府火锅是一朵奇葩。它不仅是洛阳覆盖面最广、知名度最高的火锅品牌,而且还走出洛阳,成为大型连锁企业。

  回想近20年来的创业经历,洛阳天府火锅饮食服务公司总经理岳本新感慨:“天府火锅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与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政府的鼎立帮扶分不开。”

  1989年,祖籍信阳的岳本新在驻洛某部转业,组织上给他安排了工作单位。当时,随他来洛的妻子因为没有工作,就推着小推车在涧西区38号街坊摆地摊,卖些小吃。想到妻子的艰辛,岳本新果断决定和妻子一道经营小吃摊。

  虽是小本生意,但岳本新夫妇倾注了全部心血,显示出高人一筹的经营理念。一开始,他就打出“天府”品牌;桌子上铺着漂亮的桌布,营造整洁的氛围;加上为人真诚热情,很快小吃摊有了一批忠实的顾客。

  1995年,经过多年积累,第一家“天府火锅城”成立。之后,“天府火锅”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发展壮大,几乎每年都新开店或改造:1996年第二家门店开业,三店、四店随即在西工开业,2005年成立了天府大酒店……

  服务热情、菜品丰富、环境优美……多年来,“天府火锅”始终屹立在行业潮头。

  岳本新说,对顾客“憨厚”,才能换来顾客的忠诚。截至目前,“天府火锅”已经拥有8家直营店和28家连锁店,员工也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近千人,年总产值近亿元。

  发展起来的“天府火锅”也不忘回报社会:出资36万元建立了一所希望小学,出资10万元资助红山乡修建公路,每年给部分学校教师送去慰问金……公司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300余万元。

  岳本新常对员工说:“没有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天府火锅’的今天。作为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同样要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此回馈政府的扶持和社会的关爱。”

  王守德:没改革开放,可能还在种地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中,偃师市是“领头羊”。偃师中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守德被称为偃师耐火材料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是偃师私营企业连续5年的纳税状元。

  1987年,凭借矿产资源优势,府店镇有了数十家耐火材料企业。王守德决定贷款5万元,建中岳耐火材料厂。

  那时,四周土圈院墙,设备简陋,只有3台功能简单的机器,生产传统单一的低档浇注料。“怎么会没有思想包袱呢?5万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王守德回忆说。

  他说:“那时候,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多数维持不了3年。我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寻求发展机遇。”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王守德认为企业要发展,产品必须多样化、必须质量优良。

  经过多方努力,中岳耐火材料厂同洛耐院达成合作意向,开发尖晶石浇注料等6种不定形制品,同时生产镁碳砖、铝镁砖等定形制品。当年企业业务量明显提高,销售收入达300万元,利税突破40万元。

  2007年,王守德几乎拿出所有家当,将目光投向多晶硅产业,开始第二次创业。今年5月,高纯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销售形势喜人。

  在他的努力下,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解决了本村90%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今年已实现产值3亿元。

  “改革开放给我们这些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带来了机遇。要不,说不定我现在还只能在家种地呢!”说到这里,王守德笑了。

  李铁山:国企变民企,顾虑逐步消失

  2002年3月,洛阳震动机械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家原来隶属于市重工业局的国有小企业,在全市203家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第一个实现“国退民进”,完成由国企到非公有制企业的转变。

  1995年,李铁山调到洛阳震动机械厂担任厂长。这家成立于1965年的企业,沿用旧的管理经营模式,长时间内每年利润仅数万元,成为全市重工系统最小的企业。

  2001年,市委、市政府着手对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李铁山经过考察后,认为这对企业来说,将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于是向上级提出:在全市企业中“先行一步”。

  国企变民企,不少老职工一时间难以从感情上接受。李铁山多次对职工做思想工作,让职工转变观念:改制后,管理层和普通职工一样都持有公司股份,个人利益和企业紧紧绑在一起。

  改制后,公司围绕调整产品结构做文章,经研发具备了碳素机械加工能力。公司领导跑遍了全国有规模的铝加工企业,销路迅速打开,产品占全国半壁江山。改制当年,公司销售收入超过1700万元,比改制前的2001年增长了92.5%。

  职工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从“监督干活”到“自觉干活”;企业效益的提高,使得职工福利待遇有了明显改善。2003年以来,洛震公司新建4栋住宅楼,彻底改变了以前职工住房条件差或无房住的现象。

  “改制后,我们虽然退出了国有行列,但职工福利大大改善,向心力、凝聚力更强,改制初的顾虑也逐步消失了。”李铁山说。

  数字看变化

  30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全市经济最具活力的半壁江山,总量稳居全省第二。

  非公有制经济营业收入1978年1.55亿元,2007年2116.5亿元;入库税金从0.047亿元增加到93.2亿元;支付工人工资从2770万元增加到45.3亿元。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60%;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1120家,其中超10亿元的达4家。今年,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力争达到47.5%。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