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百货楼商圈。 |
| 充满现代气息的新都汇步行街。 |
|
本报记者 孙利华 通讯员 白宏涛/文 杜武/图
日前,清理家中旧杂物时,63岁的退休职工赵启元发现了一张旧票证。这张有些褪色的食糖购买票,打开了老人尘封已久的记忆。
当年一张糖票,能买半公斤食糖,这是全家6口人一个月的食糖供应量。“现在买啥还要凭票?这张糖票都成文物了。”赵老说。
改革开放30年,洛阳的商业版图焕然一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978年,许多上了岁数的人还记得,当时买粮要粮本儿、粮票,买肉要肉票,买自行车、电视机等要工业券。物资短缺,即使手上有点余钱,也很难买到生活用品。市区商业网点少之又少,始建于1955年的洛阳百货大楼虽然只有三层、3900平方米,却是全市最大的商场。
1983年起,华侨友谊商店、上百大楼、广百大楼、东都商厦等进行新建或改建,加上洛阳百货大楼,市民们亲切地称其为“五朵金花”。当时,改造后的上百大楼装了一台自动扶梯,不少人没见过这东西,专门跑到上百大楼长“见识”。
“五朵金花”红极一时,连三门峡地区及黄河北孟县、山西晋城等地的人也乘车来购物。
1987年,在数百年庙会的基础上,关林镇政府兴建了关林商贸城。1989年,关林市场工业品市场开业,第一年接纳顾客1500余万人次,成交额达4.2亿元,市场辐射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关林市场跻身全国十大知名交易市场,创造出全国关注的“关林市场现象”。
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下海”热迅速蔓延,投身商海的人如过江之鲫。1993年,教师转行经商的张国贤从老家漯河来洛,开了一家12平方米的烟酒店。1998年,受郑州丹尼斯量贩启发,张国贤推出了第一个大张量贩,如今“大张”在洛阳家喻户晓,连锁超市达40余家,同时其触角还伸向三门峡、焦作等地。
1993年开始,洛阳百文站开始出现亏损,长期“吃政策饭”的国有商业企业一度生意萧条、市场萎缩。到1996年,甚至连颇有名气的市百货大楼、上百大楼均出现亏损。经历阵痛的国有商企开始变革求生。
进入新世纪以后,洛阳加入全国千亿元产值城市俱乐部,随着中国对外资零售企业的全面开放,我市将商贸服务业作为对外招商的重点之一,向全世界敞开了怀抱。从2005年1月1日起,王府井百货、丹尼斯百货、法国家乐福、南京中央百货、美国沃尔玛也纷纷在洛落子布局。
本地传统商业也在发生巨变。2000年,上海市场开始升级改造,新的上海市场步行街成为洛阳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2003年起,关林市场不断进行升级换代建设,去年以135亿元的年交易额,跻身全国十大工业品市场第六位。2006年9月,市百货大楼由南京中央百货注资3000多万元完成重组,再次焕发生机。一大批商企通过改革重组,重新恢复了活力。
针对农贸市场数量少、档次低的特点,市政府重新规划了73家,分批对原有农贸市场进行改造,目前已建成20多个新型农贸市场。在市区中心地带社区内,“10分钟”商业服务体系开始构建。
在餐饮业,真不同等传统名店稳步发展,洋快餐及各种菜系迅速发展。大型综合建材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洛阳百年家居、易购万家、红星美凯龙等方便了大家的生活。我市出现了林安汽车城、德众汽车城等15家汽车市场,位于瀍河名车苑的12家4S店去年汽车销售额达13亿元。
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购物中心、网购……这些零售业态在我市应有尽有。新的交易方式和新兴市场陆续出现,让人们的消费彻底改变了模样。
去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7.9亿元,比前年增长18%。商业服务业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配角”,成长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商业干部赵永见——
一本笔记见证商业繁荣
“1979年,元旦供应大白菜60.12万公斤,春节供应70.3万公斤……”赵永见打开一本破旧的工作笔记,上面记录了1979年至1987年市区“菜篮子”供应情况。
赵永见是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1983年参加工作的他算得上是一名“老商业”。这本从前任手中传下来的笔记本,他保存了20多年。
短缺经济时代,物资非常紧俏。当时茅台酒8元钱一瓶,主管副市长批了计划,才能从国营公司买到。现在许多人看不上眼的绵竹大曲,当时也要商业局局长批计划才能买。
买烟要烟票,买酒要酒票,啥都得凭票,所有供应全靠政府。他记得,当时“菜篮子”由市长亲自抓,每年“双节”(元旦、春节)供应都像打“大仗”。负责副食品供应的他,“双节”期间,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过了元旦开始忙,一直忙到除夕下午。
那时冬季是蔬菜供应淡季,老百姓家家储藏大白菜,而且是凭票限量购买。
从这本笔记中可以看出一些“名堂”:1986年元旦,政府组织的大白菜供应量6.9万公斤,春节15万公斤,这比1979年大幅下降。赵永见说:“1985年,洛阳肉食、蔬菜市场就放开了,国营公司不再一统天下,供应是市场说了算。”
笔记本上,从大白菜、带鱼到月饼、糕点,每年供应数据都非常详尽,但后来记的东西越来越少。赵永见的笔记后来记不下去了,也不用再记了:“市场上商品越来越丰富了,不用政府这样操心了!”
洛阳中央百货大楼总经理董公元——
难忘浴火重生的记忆
洛阳商业辉煌之中也有过阵痛,作为洛阳商界重量级人物,董公元两样滋味都尝过。
曾先后主政华侨友谊商场、工贸中心、洛阳百货大楼等知名商企,洛阳中央百货大楼总经理董公元一直活跃在洛阳商业的最前沿。
1992年2月,新百货大楼开始重建,董公元走马上任担任筹建总指挥。次年9月,营业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新百货大楼开业,成为当时省内首屈一指的商业中心,“国营商场生意非常好,搁一摞废纸也能卖出去。商业职工的身份也特别‘吃香’,亲戚朋友也要高看一眼”。
1997年前后,市场风云突变,洛阳大批国有商企低迷,先后陷入连年亏损的泥淖。贷款建楼背负了1.2亿元的巨额债务,再加上私营商企的冲击,红火一时的洛阳百货大楼也走到破产边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此后几年间,洛阳百货大楼分别尝试了债转股、破产重组、兼并等突围办法。当年10月,洛阳市百货大楼劳动服务公司和大楼职工共同出资,新成立了洛阳百大百货有限公司,改变过去的自营模式,实行柜台租赁经营。2002年,大楼进行身份置换,退出国有行列。2006年,百货楼与南京中央百货集团牵手,共同成立洛阳中央百货大楼有限公司。当年9月28日,投资3000万元打造的洛阳中央百货大楼面貌一新出现在市民面前。重新开业后,大楼商品种类达到10余万种,每年销售额达2亿元,安置1500人就业,演绎了一部商业版的“王者归来”。
洛阳中央百货大楼成功突围,成为洛阳商业浴火重生的一个缩影,众多国有商企争相仿效。董公元对此感慨颇多:“今后,跨国集团、国内大型百货集团和地方性连锁龙头企业将成为洛阳百货业的主流商业模式,单体经营的时代已结束了。”
市商务局副局长刘建民——
洛阳商业完成华丽转身
“以前洛阳很难看到大型商业网点,如今上万平方米的大商场随处可见,还有谁专门跑郑州买东西?”市商务局副局长刘建民说,最近三四年,洛阳商业完成了从传统商业到现代商业的华丽转身。
洛阳的商业圈原来有三个:西工百货楼、老城十字街、涧西上海市场。刘建民认为,这些基本上还是传统商业,作为现代商业的标志,市区上万平方米的现代大型综合商场当时仅有百货大楼等几家。
2005年,王府井百货进驻,以王府井百货——新都汇购物公园为中心,一个全新的城市商圈从无到有,迅速崛起。
这一时期,沃尔玛、家乐福、南京中央百货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商家纷纷抢滩洛阳,带来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让洛阳的街头更加时尚靓丽。以百货楼商圈和王府井商圈为核心,不断有新的商业项目开工、开业,显露出西工区商业中心的大模样。涧西区以上海市场步行街、沃尔玛为中心,老城区以十字街为中心,也在不断吸纳新的商业项目。
连续3年,我市商业网点建设投资超过15亿元,新增商业营业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市区营业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商场达到18家,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的达19家,洛阳商业版图重新改写。
“今后洛阳将打造中西部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商业中心城市和重要的商品物流基地,届时洛阳商业将迎来又一个转身。”刘建民信心十足。
数字看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洛阳的商业网点零零星星,呈点状分布,“打一瓶酱油来回也要二三十分钟”。1983年底,市区仅1.2万个商业网点,从业人员4万多人。近5年来,全市新建千万元以上大型商业项目61个,市场建设总投资64.2亿元,新增商业营业面积206万平方米。如今市区商业网点达8万多个,从业人员达38.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