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盘点2008八大星点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9 年 1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盘点2008八大星点
  抗冰勇士

  这段经历我终身难忘

  作为市供电公司输电分公司的安全员,王祥正(上图右一)对去年年初抗冰抢险的经历记忆犹新。

  南方冰冻灾害发生后,洛阳电力系统35位勇士分7批先后赶赴灾区,开展电力抢险救援工作,王祥正是首批赴湘的勇士之一。

  2008年1月31日中午,王祥正接到命令后草草收拾行装,匆匆与家人告别,与另两名同事于2月2日晚7时抵达衡阳市抗冰抢险指挥部大本营。他说:“我的任务是做好安全监督工作,确保抢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郴州是电网受损的重灾区,全市11个县(市)区、500万人大多无电可用。为了完成“必须在除夕20点前,郴州其中一条线路抢修送电”的任务,王祥正凌晨受命,和另一位同事背着行囊,从衡阳转战到郴州市苏仙区,参与220千伏东城线110号、178号杆塔抢修。

  每天,他踏着泥泞的山路往返于驻地和抢修工地,总是提前赶到现场研究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山路上全是碗口粗折断的大树,他们用刀砍,用锹铲,终于开出一条一人多宽的小路,把设备抬到山上。冰雪融化后,路上全是稀泥,每走一步,小腿深的稀泥就灌进鞋里。“一天两个来回,翻山越岭全靠一双腿。通知那天走得急,也没多带两双鞋。”王祥正笑着说,他的鞋号太大,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胶鞋,脚上的棉靴湿透了,晚上晾一晾,第二天继续穿上去工地。在郴州抢险的日子里,王祥正共走了140公里山路,拍了1000多张图片资料。他的鞋从来没干过,脚掌被泡得泛白,还裂了不少口子。

  王祥正说:“我只是洛阳前往南方抗冰的千百名人员之一,这段经历我终身难忘。”

  本报记者 石蕴璞 通讯员 吴涌 文/图

  交通协管员

  汗水换取行人安全

  转体、吹哨、挥动小旗……在十字路口的车流中,韩伟有条不紊地指挥着非机动车和行人。

  韩伟今年50多岁,是原洛阳百货大楼一名下岗职工。

  2008年7月1日,韩伟与其他299名交通协管员作为管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主力军”,一道站在市区主要十字路口的非机动车道口。

  一转眼,韩伟已在九都路与王城大道交叉口执勤半年。他说,夏天站在遮阳伞下也会热得头晕,天冷了全身上下又冻得难受。但这些苦都不算什么,看到越来越多的市民理解和配合他们的工作,看到洛阳的道路交通秩序越来越好,每天工作起来非常带劲。

  老韩说,往路口一站,感觉自己就像城市的指南针。在指挥交通的同时,他要不时给外地人指路,看见有老人一个人过马路还要赶紧上前扶一把。上个星期,老韩临下班时在路口捡到一个文件袋,在寒风中又多站了半个小时,才等到急匆匆赶来的失主。

  他说,没当协管员前,他过马路有时也会闯红灯,现在重新上岗后,才意识到遵守交通法多么重要。他说:“在这半年时间里,这个路口出过两次交通事故,一次是由于电动车逆行,一次是行人过马路闯红灯——就在一瞬间,悲剧发生了”。老韩常用这两起血的教训当例子,不厌其烦劝导交通违法者。他说:“‘啰唆’、‘管得宽’……一天下来,对我说啥的都有,但站着这个岗,我就得尽责!”

  让老韩感到特暖心的是,由于路口没有交通岗亭,看到他们冷天里喝热水困难,附近几家饭店都提出来义务提供热水。

  “马上要过年了,希望大家遵守交通法,永远平平安安。”老韩说。 本报记者 邓超 文/图

  火炬手

  这场经历是我一生光荣

  入冬以来,天干物燥,火险等级居高不下。连日来,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黄艳辉率领消防检查组,对医院、寄宿制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商场、宾馆、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坚决杜绝乱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蜡烛、锁闭封堵安全通道等行为。

  从这个匆匆忙忙的消防干部身上,人们很难与那个鲜花与掌声中的救灾英雄、奥运火炬手联系起来。

  去年7月27日,奥运火炬在洛阳传递。当抗震救灾英模、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黄艳辉左手高擎祥云火炬,右手向观众敬礼时,热情的观众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黄艳辉边跑边频频挥手向观众致意,嘴里情不自禁地喊着:“中国加油,奥运加油!”

  短短30米传递路程,他留给大家的不仅是刚劲有力的身影和灿烂的笑容,更把洛阳消防官兵坚强、威武、文明之师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谈起火炬传递对自己的影响,黄艳辉感慨良多。

  他说:“那一刻是神圣的,点燃圣火盆给我的感觉无与伦比,我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消防官兵的关爱,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消防战士的无限骄傲和自豪,感受到了一个消防工作者沉甸甸的责任!”

  黄艳辉说:“当一名火炬手,是我一生的光荣和梦想,很幸运,我最终能够握着祥云火炬,在全国13亿人的注目下跑在家乡的土地上。这次宝贵的经历,教会我感激生命、感恩生活。在以后的工作和人生中,我要多做有意义的事,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社会多做贡献,回报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厚爱!”

  本报记者 刘爱国 实习生 杨术磊/文 高山岳/图

  “冰点”

  “功夫熊猫”逗乐全城

  天气越来越寒冷,但王城公园熊猫馆的大明星——“冰点”却一点都不怕冷。她裹着黑白“棉服”,在露天活动场里一呆就是大半天,一会儿躺在木架上懒洋洋地吃竹子,一会儿又悠闲地摇着圆滚滚的小屁股爬来爬去,围观的市民被她那憨态可掬的模样,逗得发出一阵阵笑声。

  去年5月,一场大地震使四川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从5月下旬开始,居住在那里的部分大熊猫被陆续转移至全国各地条件良好的动物园。8月下旬,王城公园动物园向国家林业局申请承担接收大熊猫的任务获得批准,让市民又有了与“国宝”零距离亲密接触的机会。

  9月5日,工作人员去成都接大熊猫。一到成都,大家顾不上休息,立即赶往“访”洛大熊猫的“娘家”——宛如世外桃源的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在那里,大家见到了“访”洛大熊猫——“冰点”,她是一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育的雌性熊猫。“她十分乖巧温顺,但有时也很调皮。”这是所有照顾过“冰点”饮食起居的饲养员的一致评价。

  9月12日,“冰点”乘坐川航空中客机飞抵郑州后,转乘空调快巴抵达洛阳王城公园动物园,受到围观群众的热烈欢迎。然而,第一次离开家的她,来到陌生的环境,见到陌生的人,有些紧张,一直缩在铁笼一角,将头深埋怀中。经饲养员耐心劝导,她才慢慢地从铁笼里走进整修一新的馆舍。

  9月13日,“冰点”与市民见面了。她的“豪宅”前总是挤满了游客。有时,王城公园熊猫馆门前广场上,游客们更是排起近百米的长队。工作人员说,像这么热闹的情况,只在每年牡丹花会的时候见过。“冰点”落户王城公园新家后,成为动物园里最具吸引力的“闪亮新星”。目前,争睹“国宝”芳容的市民达10万人次。

  本报记者 戈晓芳 通讯员 史秋霞 文/图

  群众歌星

  想唱就唱

  在洛阳的群众文艺团体中,金筱仙和她创立的知音合唱团可谓无人不晓。

  日前,在一次合唱表演结束后,记者见到了自称“业余的专业合唱指挥”金筱仙,温和的笑容、浑身洋溢着活力……“看不出我72岁了吧?是歌唱让我活得这样年轻!”金筱仙爽朗地说。

  在洛阳乃至全省、全国大大小小的业余合唱比赛中,只要金筱仙出马,金奖很少旁落。2000年广州国际合唱节拿到金奖,2002年北京国际合唱节拿到金奖,今年代表洛阳参加全省合唱节拿到金奖……自10年前创办知音合唱团以来,金筱仙已记不清拿到多少个第一了。

  1998年,金筱仙发现,许多科研院所和大厂的退休高级知识分子晚年生活非常单调,有着良好美育基础的他们想搞点文艺活动,却苦于无人组织。从市文工团退休后,她以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开始组建知音合唱团。

  从一周活动一次到每周活动两次,唱着唱着,合唱团的老人们声音变好听了,腰挺得更直了,心情也变得更加舒畅。如今,知音合唱团正式团员已上百人,许多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也被吸引而来。

  去年关林朝圣大典,金筱仙率领200人的合唱团现场助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知音合唱团走上舞台……所有的演出都是公益性质,不拉赞助,不讲条件,金筱仙和知音合唱团一直坚持自娱自乐这条底线。

  好多人合唱时是扯着嗓子喊,搞了几十年声乐的金筱仙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合唱是听觉的艺术,不是比谁的声音大。”除了知音合唱团,她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试图让更多普通人学到合唱知识,提高文化品位。

  洛轴从事轴承粗坏加工的重体力工、义马煤矿井下的挖煤工,经过金筱仙的点拨,都拿过各自单位合唱比赛一等奖。她指导过环卫工人、部队官兵、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校师生等,在她看来,只要用心,挖煤工、环卫工等照样能唱好歌,照样能唱得快乐。     

  本报记者 孙利华 文/图

  大学生村官

  广阔天地施展才华

  笔挺的西装,锃亮的皮鞋,褐色的公文包——23岁的豆英杰的这身“装备”,乍一看像是IT企业的白领。其实,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村官”。10天前,他走马上任洛龙区安乐镇聂湾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岗位。

  豆英杰的老家在永城农村,毕业于洛阳理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到洛龙区一家民营玻璃生产企业担任办公室主任。去年8月得知我市要选拔1000名大学生村干部时,他有了新想法。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农村情况比较熟悉。从事农村工作,可以把所学习的知识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同时,农村基层工作的经历和锻炼,也会对个人成长有好处。”豆英杰这样对记者侃侃而谈。

  周围的人有支持他的,当然,也有不少人反对。豆英杰不改初衷:“只要我认定的事情,就一定去做、去做好。农村舞台也很大,我也能干出一番事业。”

  9月14日考试,12月19日培训上岗,12月22日正式就任,豆英杰顺利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

  聂湾村位于隋唐城遗址内,目前4000多人口只剩下600多亩地。今后如何开展工作?小豆的工作思路: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打造一个坚实的农村工作战斗堡垒;二是根据今年世界邮展在该村附近举办的情况,协调村民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并以邮展为契机,着手发展第三产业;三是做好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鼓励村民自主创业。

  安乐镇党委副书记符永帅介绍,安乐镇去年分来了12名大学生,8人担任“村官”。他说:“对大学生‘村官’,镇里期望很高,积极落实他们的住宿、办公条件。这对他们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希望能给农村工作带来一缕新的气息。”

  符永帅说,我市去年招聘了1199名大学生“村官”,到2010年,全市每个行政村都将配备一名大学生村干部。        本报记者 李松战 文/图

  农村保洁员

  用心为村庄美容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年近花甲的岳芝团每天凌晨5时开始走上街头,打扫卫生:先打扫村内主干道、连村路等公共区域的卫生,然后把垃圾倒进小推车,运到村头垃圾池里。一直忙到9时左右,垃圾清扫工作告一段落后,她才坐在街头休息一会儿,顺便吃早餐——一个馒头加一壶开水。

  在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中,我市80%以上的村庄建立了自己的保洁队伍,全市乡村“美容师”有数千名之多,岳芝团是新安县石寺镇渠里村一名保洁员,去年2月加入保洁队伍。

  10个多月的村庄“美容”生活,已经让岳芝团相当专业。她说起自己的保洁经头头是道:“扫把要放平,不然垃圾就飞掉啦!要直着扫,注意别扫到行人。”

  她说,刚开始,扫100多米的道路就感到手腕酸痛,现在每天来回清扫村里两公里长的道路,也不觉得累了。

  村庄保洁员的工作一点都不轻松,9时多吃完早餐,岳芝团开始巡逻,发现地上有路人扔下的纸屑、烟头等杂物及落叶,就立即清扫干净。她说,上午9时到11时是保洁时段;11时至下午2时要第二次清扫村里所有街道;14时一直到天黑,又进行保洁工作。

  村子有4名保洁员,年龄都在五六十岁。岳芝团说,打扫卫生一个月有260元收入,老伴儿非常支持她。

  她说,以前,村里的小孩到商店买零食,吃完顺手就把食品袋丢在路边。风一吹,这些塑料袋就在空中随处飘荡,有时还会粘在路面上,影响了环境卫生。她就从家中找来空纸箱,放在商店门口充当“垃圾桶”,并劝导这些孩子把食品袋放入“垃圾桶”。久而久之,道路上很少看到孩子们随意丢弃的食品袋了。岳芝团说:“看着村里不比城里面貌差,我们这些保洁员也觉得美滋滋的,挺有成就感!”

  本报记者 王继辉 通讯员 刘小江 文/图

  失业大学生

  耐心等待机会

  他们大多富有朝气,希望自食其力,干出一番事业,却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毕业后长久在职场外徘徊……从2008年10月13日起,我市失业登记对象扩大,在办理失业登记证的人群中,首次出现手拿高校毕业证的年轻人身影。

  辛丹,1986年出生,两年前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物流信息网络化管理专业。

  某私营公司“市场调查业务员”——这是他毕业之后找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正式工作。这个工作他干了两个月。

  小辛说,真辛苦,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除了辛苦,就是感觉自己在大学学了几年的知识,一点发挥的机会也没有,大学是不是白上了?

  辞职后,他一直在帮助朋友打理一个小店。每天起早贪黑进货、送货,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感到很充实。

  闲暇时,他保持着阅读经营管理书籍的习惯,创业仍然是他最大的愿望。

  有一个卖小吃的连锁项目,他已经考虑很久了。代理费、场地、装修等花销算下来,少说也得几万元,这是他现在无法承担的费用。

  两个月前,得知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办理失业登记申请小额贷款的消息,小辛没有太多顾虑,第一时间领到失业登记证。他说:“期望国家的扶持优惠力度再大一点,请相信我们能成功!”

  据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统计,至2008年12月底,共有1553名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高校毕业生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业内人士认为,大学生登记失业,不但为政府掌握社会就业状况、出台就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大学生扭转就业观念、自主创业提供了新的动力。         本报记者 邓超/文 崔宏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