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挖掘机不停穿梭,一台台铲车挥舞巨臂……昨日,我们走进滨河路以北、孙辛路以西的一处工程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大干氛围扑面而来。
不远处,3个车间刚刚竣工;旁边,4个车间正在紧张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以下简称“七二五所”)保障处副处长杜海柱头戴安全帽,风尘仆仆地在工地上奔忙。
“项目占地340亩,2008年4月开工,目前已完成投资2亿元,预计今年4月完工投产”。
除此之外,杜海柱还这样“描述”他为之忙碌了大半年的“七二五所年产5000吨钛材及钛设备项目”:“海绵钛——精铸钛——钛板带——钛设备,现在,咱洛阳已经拥有了这一完整的钛产业链。随着这一项目的投产并实现产业化,作为国内唯一拥有完整钛产业链和钛科研中心的城市,洛阳的钛产业‘龙头城市’的地位将更加巩固!”
钛是一种新型金属材料,同时也是支撑尖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原材料。
在七二五所,有关专家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钛材应用新领域正在不断拓展,未来市场十分广阔。据测算,世界钛产业正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世界钛加工材的需求总量约为10万吨。
“我国对钛加工材的需求从2000年起一直保持了年均21%的增长率,到2005年已达到1.3万吨。一个国家的钛钢比,是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几个工业较发达国家,钛钢比保持在万分之三左右,而我国仅有万分之零点三。按照我国现阶段的工业水平,钛钢比应当在万分之一左右。而如果要达到这一比例,钛材产量将至少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两倍”。
这位专家告诉我们,到2010年,国内钛加工材的需求量肯定超过2万吨。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加快发展、抢抓机遇的紧迫感。
在建设工地上,我们也时时感受着这种紧迫感。
项目总共规划了9个车间。为了早日建成投产,建设者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在工地上度过了2009年的第一天。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并没有让项目建设“停下脚步”——相反,善抓机遇的建设者还从中“得到了实惠”。
“建材价格大幅度调整后,我们大量购进钢筋、混凝土,巧打时间差和价格差,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杜海柱说。
为了确保项目如期竣工投产,来自江苏富源广发展有限公司的员工与洛阳建设者并肩战斗着。
据了解,当前我国钛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几大瓶颈:一是钛加工材品种规格不齐全;二是高质量、大单重的钛板坯生产能力不足。
而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丰富我国钛材的品种,而且能增加大型钛制设备的产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高科技及军工行业的需求。
七二五所从事钛合金材料和产品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该所开发的钛合金材料主要牌号在强度上已形成系列,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钛及钛合金铸锭生产采用的是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法,而七二五所则是国内最早掌握该项技术的单位之一。
年产5000吨钛材及钛设备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到15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此举将大幅提高我国钛材的出口量,提高我国钛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推动钛加工和钛制设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