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
据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
全年全区生产总值40.4亿元,
同比增长16.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5亿元,
同比增长53.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亿元,
同比增长23.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4亿元,
同比增长30.5%。
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2.5亿元,
利用外资1700万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2元,
同比增长17%。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075元,
同比增长25%。
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项目建设始终是涧西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该区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通过实行联系厂院制度、重点项目首席服务官、重大建设项目例会等办法,使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01个,比2007年增加29个,计划总投资81亿元。工业方面,投资1.4亿元的北易公司摩托车扩产项目厂房已经完工;投资2.6亿元的一拖集团农机检测中心项目正在建设;工业园区内几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也已经竣工。商贸服务业方面,西湖春天、秀水百合、湘鄂汇等一批餐饮名店相继建成迎宾,相悦城服饰广场、汉唐演艺中心等项目相继开业。
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稳健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进军,是涧西区经济建设的又一支撑点。2008年,楼宇经济硕果满枝:新增楼宇面积6万余平方米,新引进楼宇企业300余家,新增税收2000余万元。现代物流业也不断壮大,大一物流公司升级改造工程一期完工,建成了集仓储、交易、结算、运输于一体的相对完善的物流体系;利安汽车运销公司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新华瑞汽车城一期项目即将竣工;大企业二三产业分离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重大项目招商实现新突破
时近年关,漫步涧西区的上海市场、广州市场和牡丹广场地区,到处人潮涌动,繁华的商业气息显示出涧西经济发展的无穷活力。2008年,涧西区招商引资捷报频传:台湾联华百货入驻东方广场,提升了上海市场商圈档次,聚集了商气和人气;世纪华阳、壹号城邦、壹品天下等旧城改造项目开工,万达建业广场项目已经破土,新世纪铜锣湾、广百大楼改造、热电厂家属区改造等项目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财政收入大幅提高
强化税收征管,涧西区实现了财政收入大跨越。预计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达6.3亿元,突破6亿元大关,与2007年相比增加2.2亿元。在财政收入总量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收入质量不断提高,今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可达到15.6%,与去年的12.2%相比提高3.4个百分点;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可达到88%,与去年相比提高1.8个百分点。
民生被摆在重要位置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2008年,涧西区坚持经济与社会事业并举的发展思路,一些事关群众生活的社会事业亮点纷呈:
——市政基础设施投入多。投资1000余万元对秦岭路进行了改造,方便了南华工业园区20余家企业及周边群众的出行;投资3000余万元配合完成了积翠路、衡山路、华山路、芳华路的改造,仅华山路拆迁就投入2080万元;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了19条区属道路和背街小巷的改造,完成了17条道路和135个公共单位的无障碍设施改造。
——教育优上添“优”。依托涧西基础教育发达的优势,投入700余万元用于教学楼的改扩建和教育设施更新;新聘50名教师,加强了师资力量;进城务工农民子弟入学问题妥善解决;辖区适龄学生基本享受到均等的优质教育;“两基”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集体”。
——社会保障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全年新增就业3895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388人,超额完成了市定年度目标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顺利推进,2009年新农合参合率已经达到98.8%。廉租房保障制度全面落实,716户低保户和533户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廉租房补贴共计177万元。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科技工作再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全区第三届运动会,全民健身热情进一步高涨。全面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建成了计生服务中心,获得省级优质服务区称号。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二十件实事得到全面落实。
“和谐”成描述社会面貌的主题词
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成为描述涧西社会面貌的主题词。主要表现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形势平稳。解决了一大批信访积案、老案;妥善化解矛盾,群体性突发事件大幅减少,确保了全国两会、奥运火炬传递、奥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民族宗教工作为特殊时期的社会稳定贡献了力量。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