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8版:洛 浦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回眸与瞩望
票证里的春节
岁月留痕 新春同乐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 年 1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票证里的春节
刘彦卿
  提起票证,年纪稍大一些的人都不会陌生,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物资匮乏的象征、沧桑历史的见证。 在那些种类繁多的票证家族中,有一种特殊的票证——春节专用购物票证。 于是,那一张张薄薄的纸片就承载起千家万户过年的欢乐。在农历己丑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特邀我市票证收藏家刘彦卿先生撰写一组这方面的文章,并从本社一些老记者那里找来相关图片,一并刊出。从这些票证中,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30年给人们物质生活带来的巨变。

  ——编者

  怀揣票证办年货

  1953年,中央作出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自此,各地便实行了粮油凭证供应,粮票、粮本开始进入城乡居民家庭。随后,布票、肉票、糖票等诸多生活票证相继出现,中国进入计划经济(票证)时代。

  洛阳市春节特供商品票证自1959年开始发放,每年根据货源的紧缺程度供应不同的物品,这一制度一直实施到1990年。

  在我小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办年货。一到腊月,各家孩子便跟随着大人,高高兴兴地往商店里跑。买年货必须拿着户口本,还得怀揣一大把五颜六色的票证,因为年货是按人头定量供应的。当时唯一不凭票供应的年货就是鞭炮,还不限量,但因为那属于奢侈品,谁家也不会买一堆鞭炮显摆。

  那时的春节,洛阳居民每人能比平时月份多分配半斤油、半斤肉,每户的购货本上还能多出一斤富强粉、半斤黄豆、半斤绿豆、几斤大米和一斤带鱼。大家平日里舍不得用油,一到过节便都大撒把了,炸出又酥又香的胡萝卜丝丸子、红薯丸子,装得满盆满钵。馋嘴又心急的孩子们趁大人不注意,抓上两把就往外跑,和院子里的小伙伴换着尝鲜。

  听我父亲说,1961年春节期间,洛阳市有关部门发放的春节供应票证达17种之多,有肉票、鱼票、豆腐票、鸡蛋票、辣椒票、豆豉票、粉丝票、花生票等。春节前的几天,办年货的人把街上挤得热热闹闹,副食店都在店门口支块木板当街卖年货。

  那个时候,人们对这些节日票证十分看重,其价值、意义远胜于钞票。记得有一年春节,在一家副食品店,一个中年妇女哭着找上门来,说她把刚发的副食品证弄丢了。那可是过年的年货啊!众人只好安慰她回去再慢慢找。庆幸的是,那些票证最后还是找了回来,她总算可以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了。数十年过去了,至今我还记得她手攥失而复得的票证时那欣喜的面容。

  在物资匮乏的春节,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的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

  一个鸡蛋过大年

  据《洛阳市志·大事记》记载:1962年春节时,我市干部和职工每人仅供应猪肉2两、鸡蛋2个,市民每人仅供应猪肉1两、鸡蛋1个。

  查有关资料得知,洛阳市自1959年开始向城镇居民实行定量供应肉食,定量标准为每人每月2两,凭户口本购买,以后改为凭肉食票(分汉民肉食票和回民肉食票)按月定量供应,根据肉源情况,时多时少,直到1979年敞开供应。自1960年起,市商业局开始印制鸡蛋供应票证,向城镇居民定量供应鸡蛋,起初定量标准较低,后来形势好转,一般每人每月可供应半斤。鸡蛋票一直使用到上世纪80年代末。

  自1963年起,为保证春节供应,市商业部门开始对汉民临时调剂一定数量的猪肉,对市内少数民族则发牛羊肉票,保证春节期间的肉食供应。

  “一个鸡蛋过春节”的经历深深地烙在人们的心里。  

  五人合买一瓶酒

  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三年困难时期,洛阳市场上酒类供应开始紧张。酒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老百姓少了它,生活还真是缺少滋味,尤其是逢年过节,更是需要美酒飘香。于是,自1962年春节开始,我市开始实行凭票定量供应白酒。

  发放标准为每人一个证,每季度发放一次。按照当时的规定,每个副食品证可以买到白酒2两。在当年的春节,要买一瓶白酒的话,需要用5个证,也就是说要把5个人一次发放的副食品证加起来才可以买到一瓶白酒。到1964年春节,供应标准稍微放宽,每两个或三个副食品证可以买到一瓶白酒。当时,市场上也有少量高价白酒供应,如茅台酒,每瓶10元,很少有人消费得起。

  为了发展洛阳的酒类生产,早在1959年,市政府就决定由三乐食品厂上马白酒生产线,当年建成投产,以生产散装白酒为主,品种为“红薯干65度白酒”,后来又增加了洛阳大曲、高粱白酒等。这些均为当年洛阳人春节期间消费的主要白酒品种。 1975年,隶属市糖业烟酒公司的洛阳市酒厂兴建,1976年建成投产,生产有龙门大曲、龙门粮液、九都大曲、九都酒等,产品由市糖业烟酒公司包销,本市市民凭票购买。几年后,由于其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品种单调,于1982年停产。

  自1983年春节开始,洛阳市的白酒敞开供应,不再使用票证。

  买辆“铁驴”最神气

  如果现在谁说过年要买辆车,不用问,那肯定是小汽车。可在计划经济时期,过年最奢侈的莫过于买辆自行车,人们戏称“铁驴”。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洛阳市商业部门是采取定时间、定地点、定牌号的“三定”办法供应自行车的。分别由瀍河五金店、关林五交门市部、青年门市部、广州市场、百货大楼和老城商场经营,后来华山路百货商店也作为供应点。供应的原则是先公后私,先重点后一般,先新建单位,后调节不足。由市商业局专门印制自行车购买证,一律凭票供应。

  1969年2月,由洛阳市革命委员会财贸组印制的“洛阳市购货券”开始发放使用。该券共有4种面额:0.1分、0.2分、1分、3分,用于购买包括自行车在内的日用工业品。

  当时,洛阳市场上比较有名的自行车有:上海产的永久、凤凰和天津产的飞鸽、红旗等。每辆车收取的购货券,最高要15分,最低的也要5分,而那时每个城镇居民每年仅发2分购货券。供应紧张时,买自行车还要凭单位介绍信。

  1981年春节前夕,为了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市商业部门费尽周折,从上海、天津等地自行车厂组织回一批自行车,供应洛阳年货市场。市五金交电公司专门印制了自行车供应票,供应时间截止到1982年2月15日。我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天,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推进了家。那是一辆天津产的02型红旗自行车,名牌啊!那天,街坊邻居都来看,我家小院里洋溢着欢笑声,比看戏还热闹。我和小弟、小妹围着自行车转来转去。小弟盯着车铃看了半天,用手试探着摁了一下,“丁零零”一声吓得他赶紧把手缩了回来,还朝我和小妹吐了吐舌头,大家被逗得哄堂大笑。那时候,街坊邻居操办婚事,还有用自行车接新娘的习惯,我家的这辆新车一买回来就派上了用场,曾不辞劳苦地接过好几个新娘呢!

  那年春节,我终于成了“有车一族”,别提有多高兴了。

  特供“时装”空军服

  计划经济时期,一般的计划票证均由粮食、商业或物资部门按计划定额印制发放使用,但也有一些不在计划之列的临时票证,例如春节前夕,空军部队优惠供应我市部分飞行用品优惠券。

  这种优惠券印发于1981年年底,使用于1982年1月10日至25日,印制单位为洛阳市政府接待处。

  1981年的洛阳,仍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仍要靠粮票、布票定额供应。尤其是在穿着上,每人每年1丈7尺的布票定额,使得人们还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因此,有人形容当时人们的穿着:“大街上,人成堆。向前看,蓝黑灰,向后看,蓝灰黑。左边看,黑蓝灰,右边看,灰蓝黑,回到家里还是灰黑灰。”比起民用服装,军装要别致一些,所以穿军装成为时尚。能穿上一件军装,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

  1982年春节前夕,洛阳市政府接待处从某空军部队联系到一批部队淘汰下来的飞行服装用品供应我市,这让洛阳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惊喜不已。由于数量有限,就采取印发票证的形式,凭票供应。

  当时的洛阳,虽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在市百货大楼,还是能够见到华达呢、的确良、咔叽布做的服装。但这些服饰要么需要相关票证才能买到,要么价格高得惊人,所以,人们对这些空军服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人们的餐桌就日渐丰富起来。开始是定量供应的品种不断增加,接着是集贸市场恢复。到了上世纪90年代,平时想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到市场上买就是,再也不用票证了。进入21世纪,过年更是丰衣足食,除了吃穿,人们还不断推出新颖、时尚、奇特的春节文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