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石文禹 通讯员 刘剑 张俊望)44岁的赵存现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者。
21日下午,在古城乡小李屯村他的家中,这位并不健谈的农民说起新农合的好处,话语不停。去年6月赵存现因心肌梗塞治疗费花了11.5万元,在出院的当天他享受到了高达3万元的个人最高补助。赵存现的经历带动了全村男女老少争相参加新农合——小李屯,这个有两三千口人的村子参合率达98%以上。
个人出10元钱(今年个人为20元)、中央和地方财政出80元钱建立起来的农村合作医疗,因受到广大农民欢迎,实施不到3年,已呈燎原之势。
据市农合办主任梁宏沛介绍,去年,全市参合农民460.59万,参合率97.41%,分别超出市定目标25万人和4个百分点。我市参合率位居全省各地市前列,高出全省平均参合率近6个百分点,参合人数、参合率分别较上年增加32万人和提高5个百分点。
“这项惠民政策确实给患病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梁宏沛说,截至去年12月25日,我市已有212.12万人次的参合农民共获医疗补助3.4亿元。其中大额(住院)补助25.4万人次,补助2.96亿元;小额(门诊)补助178.97万人次,补助3659.68万元;正常分娩定额补助2.58万人次,补助630.63万元;慢性病门诊补助5.16万人次,补助188.98万元。全市年度基金支出率82.12%。
梁宏沛介绍,此项工作涉及每个家庭每个人,必须细之又细。去年,在监管上,市农合办与财政、审计等部门一起研究制定了《洛阳市县市区新农合监管情况考评标准和认定办法》、《洛阳市新农合补助业务承办机构考评办法和考评考核标准》、《洛阳市新农合经办机构考评考核标准》,建立了定点医院直补,补助资金定期核补,核补资金内部稽核、行政稽查、年度审计制度,全面中止经办机构(补助业务承办机构)办理新农合补助服务,并全部采用银行转账形式拨付核补资金,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防范了基金运行风险。
调整完善了新农合补偿制度。将肿瘤放化疗,慢性肾衰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器官移植抗排异门诊治疗和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水等4种疾病纳入新农合特殊慢性病门诊补助范围;出台了鼓励参合农民利用中医药服务的优惠政策,如参合农民在市、县两级中医院住院就医,起付线下调100元执行;在市内各级定点医院住院期间发生的、符合补助政策的中医药、中医诊疗费用的补助比例,在原补助比例的基础上上调10%;将重度烧伤、失血性休克等8种疾病、综合征、合并症列入保底补偿范围,较好解决了参合农民因患特殊疾病、综合征、合并症使用特殊药物、血液制品、内置材料造成补助比例较低的问题。
此外,在省级试点地区推行了参合农民市内自主择医和市外就医转诊审批制度;在国家试点地区推行了县(市)区内自主择医、县(市)区外二级甲等以上定点医院转诊审批和相邻县(市)区就近新农合定点医院择医备案制度;新增了16家市管新农合定点医院,并全部开展直补服务,方便参合农民择医;在城市区开展了区管定点医院跨区直补服务,使城市区的参合农民在城市区内的各级定点医院均能享受到出院即时补助服务。这些措施进一步方便参合农民就医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