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聚 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农民工,重燃就业希望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9 年 2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关注返乡农民工①
农民工,重燃就业希望
  洛宁县长水乡西寨村农民正在接受电焊技能培训。今年以来,洛宁县已举办了两期电焊培训班,培训农民工400余人。
  2月10日,宜阳县派出31辆大巴,满载着1200百名南下务工人员,踏上外出打工之路。
  正在栾川县劳动局合峪培训学校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
  宜阳县莲庄乡孙留村的村民中不少人有了新岗位。
  身怀绝技的李丹(左一)给小姐妹传授化妆经验。
  刘应干靠贷款办起了洗车美容中心。
  在栾川县劳动局合峪培训学校,接受礼仪培训的56名农民工在课间做起了游戏。
  洛宁县长水乡免费为务工人员体检。
  学会了电焊技术的张团志高兴地说:“找工作不愁了。”
  主持人语

  我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3,农民的收入有近一半来自打工,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农民工的有序流动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 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应对危机?以什么姿态迎接挑战?应对措施有哪些?本报推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关注返乡农民工”系列报道,从党和政府扶持就业到自主创业等不同侧面,反映我市返乡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状态。

  ——逸 民

  新闻延伸

  洛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46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0%以上,农民人均耕地不足1.2亩。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298万,其中富余劳动力140多万,而且以每年10万的速度递增。

  很多农民工面对就业压力,正忙着提高自己的技能。在我市某私企打工的栾川县农民工刘志刚,现在每月仍有1500元的收入,但他并不满足现状,他说:不管眼下工作是不是稳定,要在城里扎下根,关键还是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他坚持利用周末学习开车、电脑等技术,他说:“哪怕暂时失业,只要有技术在手,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据了解,为帮助农民工尽快就业,我市劳动部门还走访了广东番禺、东莞、惠州,江苏苏州等地,收集了外地4000多个岗位信息,通过举办“春风送岗位”活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 专场招聘会等活动,让农民工了解企业用工信息,截至本月上旬,我市已有134413名返乡农民工实现了就业。

  当然,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持续加深的大背景下,要解决我市农民工就业难题,面临的问题很多,只有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推动我市农民工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农民工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才能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问题。

  直击

  “力工”找活难

  牡丹桥北头是一处自然行成的农民工集散地。12日上午,笔者来此采访,只见黑压压一片全是进城找活儿干的农民工。

  来自宜阳县的张天宝胸前挂着 “力工”的牌子,已在这里游走了好几天。他说:“这几年,一直在洛阳市区打零工,一年平均下来,收入也有五六千元,从去年八九月份开始,活儿渐渐少了,雇主给的价也低了。今年正月初十就从家里出来找活儿干,到现在一份活计也没有揽到。”

  据了解,像张天宝这类自身缺乏技能的农民工在我市不在少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小林说:“我市2008年转移富余劳动力为146.9万,其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4.9%,参加过政府组织的引导性培训人员占27.1%,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13.7%,整体来说不足五成。”

  务工人员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成了农民工和有关部门最关心的事情。

  

  应对

  帮农民工家门口创业

  18日,在伊川县城关镇伊龙大道创业洗车美容中心,刘应干正在为客户的汽车打蜡,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10月,在深圳惠州打工的刘应干因所在企业不景气回到了家乡伊川县。考虑到今后的出路,刘应干和妻子任会超一商量,决定利用他们在外多年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在伊川县城关镇开一个洗车美容中心。但是,苦于资金不足,开业很困难。当年11月26日,刘应干从报纸上得知我市为返乡农民工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消息后,他马上拨打热线电话,寻求支持和帮助。

  伊川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与信用社协调沟通,帮其解决了3万元的小额贷款。此后不到一个月,刘应干的洗车美容中心就顺利开业。

  来洛阳视察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听说了刘应干创业的事情后,专门来到创业洗车美容中心看望刘应干,鼓励他把小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有啥发展计划?”笔者问,“我想增加贴汽车太阳膜、装配防盗器等新的服务项目,再雇两名返乡农民工和我一起创业。”

  这只是我市劳动部门落实帮扶政策、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的一个事例。

  据了解,为帮助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我市出台了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10月以来,我市已向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6万元,直接扶持36名返乡农民工实现了就业,间接带动150人实现了就业。

  技能培训拓宽就业路

  18日9时,在洛宁县长水乡西寨村,40多名村民正在聚精会神地听电焊技术培训课,-5℃的低温,丝毫没影响他们的听课热情。在培训班上,该村53岁的张团志听课非常认真。

  张团志先后在广州、沈阳、北京等地打工,还在“水力方”干过一年多。因为他没有技术,干的多是搬运、打杂等体力活儿,一个月累死累活,收入也只有1000多元。张团志最近一个工作是在广州江河暮墙做基建工,2008年10月,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张团志失了业,离开广州回到洛宁。

  在得知县劳动部门免费培训电焊工时,他第一个报了名。在西寨村50多名农民工中,张团志最肯学。电焊培训班教员孙少民说:“以张团志现在掌握的电焊技术,外出找个技术活不是大问题。”

  像张团志这样如饥似渴学技术的农民工越来越多。自去年10月以来,我市对11858名返乡农民工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其中8500余名农民工学到技术后顺利实现了再就业。                                                                         (武逸民)

  摄影  记者 高山岳 杜武 高均海 特约记者 李中灿  版式     寇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