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农业示范区,孟津县送庄镇梁凹村无公害大棚蔬菜示范基地。 |
| 孟津县小浪底镇小浪底村沼气池建设现场。 |
| 统一建池,统一安装的方式,保证了沼气工程建设的质量。图为沼气安装队在为孟津县石门新村村民陈占伟家安装沼气灶。 |
| 2008年,我市在20个行政村开展了沼气“全托”服务工作。图为服务人员在为沼气用户抽废沼渣。 |
| 发展循环农业让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农民家里的摆设越来越好。图为孟津县梁凹村村民李晓蕊家。 |
| 沼气产业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图为宜阳县莲花乡上涧村,一群玩耍的孩子。 |
| 把养猪场废弃物作为沼气池的原料,降低了饲养成本,保护了环境。图为孟津县宋庄镇李跃进家的大棚养猪场。 |
| 孟津县清河村奶牛养殖场。 |
| 利用沼液发展无公害蔬菜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图为某蔬菜外销现场。 |
|
主持人语
“发展沼气真不赖,一年增收几百块,不用煤、不用电,管照明、管做饭,你看方便不方便。”这是昨日记者在宜阳县莲花乡上涧村采访沼气工程建设时听到的一段话。
历时一个半月多点位的采访,记者深感在我市农村发展沼气工程已不再是简单的解决农民生活用能、清洁农村卫生问题,它已成为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循环农业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目前虽然我市大多数农民并不知道生态文明为何物,但使用沼气的农民正在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成果。
——逸 民
新闻现场
轻扭开关,李晓蕊家的沼气电子打火灶里立刻吐出蓝色的火焰,可以做午饭了。
李晓蕊是孟津县送庄镇梁凹村居民,日前,记者在前去采访时,正赶上她做午饭。
15分钟后,李晓蕊开始招呼婆婆吃饭了,“我做了十几年的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方便,又快又干净。”谈起如今的变化,李晓蕊一脸笑容。
趁李晓蕊婆媳吃饭的时间,我们参观了一下她的家,她家是个二层小楼,仅一楼有一个客厅、两间卧室、一间书房,厨房、餐厅、卫生间都是精装修,空调、电脑等各种电器一应俱全。看着这个和城里没什么两样的家,记者不禁疑惑起来,“李晓蕊家没有养殖牲畜,她家沼气池里的发酵原料是从哪里来的?”
“俺们村有6个养猪场,平时每个猪场存栏猪有四五百头,沼气原料都是从猪场运来的。”前来对沼气灶安检的梁凹村沼气服务站站长李晓伟接过了话茬儿。李晓伟接着说,“梁凹村现有580户农户,用沼气的有536户,沼气入户率是92.4%。沼气用户享受的是‘全托’式服务”。
“啥?沼气咋个‘全托’法?”记者问。
李晓伟说:“去年5月,梁凹村村委专门安排了4名沼气专业技术人员为沼气用户提供进出料、维修等各种服务。沼气用户平时只管用气,别的啥也不用考虑。”
“那服务费收的高不高?”笔者问。“不算高,沼气用户每月只需交15元。”李晓伟说。
李晓伟接着说:“沼气不仅用起来方便,它产生的沼液还是个宝贝哩!沼液含有多种植物成分,是一种速效有机肥,用它浸种可以提高发芽率,养猪、养鱼可增产20%,种蔬菜可提高产量15%。俺们村420座日光温室,1500余亩蔬菜全用它当肥料,现在梁凹村不但是洛阳市示范农业龙头企业,还是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在梁凹村慧林源蔬菜合作社,记者见到正在忙着往车上装菜的该村菜农王彪。
今年52岁的王彪,种蔬菜已有十几年,这几年,他家靠用沼液当肥料种植无公害蔬菜盖起了新楼房,有了5位数的存款,原先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也回家当起了菜农。
“去年年底俺们家种了9棚无公害韭菜,光春节前后两茬菜就收入了4万元”。王彪自豪地说。
梁凹村只是洛阳市利用沼气产业发展循环农业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几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把沼气产业与村镇规划、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发展“养殖——沼气——蔬菜种植”等三位一体生态园15650亩,“猪——沼——棚——菜”四位一体各类生态农业示范区1280处,总面积达到13.5万亩,综合效益达到1.3亿元,“小沼气,大产业”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