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香水换皮包、用金项链换数码相机、用自制布娃娃换太阳伞……只要愿意,双方便可约定用自己的闲置物品去换取心爱之物。这种古老的易物方式借助网络迅速得到年轻人的认可,这个时尚的群体被称为“换客”。然而网上换物并非实名制,没有身份认证,“换客”交易的基本权益又有谁来保障?
“换客”权益屡遭侵犯 维权不易
在我市某事业单位供职的许小姐是一名数码产品发烧友,数码相机更是频繁更换,不久前她用自己淘汰的一部索尼数码相机在某“换客网”上成功交易了一瓶法国香水,等来的却是一瓶路边货,想要换货时才发现,只有对方的QQ号。
记者浏览多家换物网站论坛发现,有类似遭遇的网友比比皆是。有人把自己的东西发给对方后便石沉大海;有人交易来的东西货不对“版”……诸多骗局缘何轻易得逞?
登录某知名换物网洛阳社区发现,注册会员信息时,换物网站大多不对个人信息进行验证,有的甚至不要求提供身份证号码。也就是说,换物双方其实都无法获知对方的真实身份。
供职于我市某网站的刘寒说:“与购物网站不同的是,换客网站只是一个信息平台,双方交易都在线下进行,而且网站并不提供类似于购物网的托管或担保服务,如果被骗,往往投诉无门,只能自认倒霉。”
提醒:留下交易凭据或可维权
河南松盛律师事务所律师石克俭表示,网上易物也是一种交易,但要诉诸法律仍有操作困难,一般很难进入诉讼程序。石克俭律师认为,网上易物很难确认对方真实身份,虚拟世界中也无法签订规范的协议书,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双方线下交易时,通常不会保存相关交易记录,举证相当困难。
石克俭建议,“换客”可以保留网上聊天记录、视听资料和电子邮件等信息作为交换证据,以便发生纠纷时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称,目前国家对于网上易物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也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提醒消费者在享受易物便利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交换贵重物品时要请对方提供“三包”凭证和保修书;如果有可能的话,事先签订一份协议,声明若有任何质量问题就可退货,并留下双方的签名,以便维权。
市12315申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举报中心暂不受理此类私下交易行为产生的纠纷,建议消费者不要拿贵重物品进行交易。
见习记者 连漪 通讯员 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