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时刻挺身,就是捍卫道义;为善良作证,就是替正义呐喊。
人,可以不是圣贤,可以不去攀升道德的最高境界,但必须坚守道德的最低下线,认同最起码的人道和良知,因为这是人之为人的最后屏障。
昨日,本报报道,一名中学生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口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当孩子扶起老人时,却被老人当成推倒她的“凶手”,孩子委屈极了。此时,旁边市民纷纷说道:“没关系,我们给你作证!”当民警叫几个人去派出所作证时,旁边的群众都争着去,“怕啥,人家学雷锋做好事,可不能让好人吃亏。”
套用小品演员范伟的一句话:同样是人,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我们当向孩子深深鞠上一躬!面对跌到的老人,孩子没有做事不关己的看客,没有世故地避开,而是毅然决然迎上去,伸出了自己的双手。这一“伸”,释放了善良与爱心。
我们当向旁边的群众鞠上一躬!“没关系,我们给你作证!”这句话,爱憎分明,掷地有声。是非时刻挺身,就是捍卫道义;为善良作证,就是替正义呐喊。
同时,我们也对这位老人的行为表示遗憾。我们想说:老人家,你咋能这样做呢?你不仅深深伤害了一个孩子的心,也伤害了所有善良人的心。以怨报德,实在让人寒心!
曾几何时,面对跌到的老人,“救”还是“不救”似乎成了一个问题。“不救”,扪心自问,还有一点人道吗?“救”,万一被“讹”着怎么办?这一两难选择,拷问和敲打着爱心。
其实,这一道德滑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极个别人的恩将仇报,导致了信任的缺失。信任的缺失,比起冷漠更可怕,因为真正冷漠的看客毕竟是少数,而大家没有了信任,就将彼此相互提防、相互猜疑,并且一旦需要他人相助时,往往会陷入无人出手的尴尬处境。
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相当于十次犯罪。同理,一次以怨报德,其恶果甚于做许多坏事。因为,它直接伤害了人们的善心。人,可以不是圣贤,可以不去攀升道德的最高境界,但必须坚守道德的最低下线,认同最起码的人道和良知,因为这是人之为人的最后屏障。否则,当人性酸雨漫天瓢泼之时,每个人都会被它淋得精光。
做了好事被误解,甚至反被诬赖,这毕竟是极其个别,与做了好事被认同相比,只能是九牛一毛。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将一片“树叶”负效应覆盖整个“森林”。孩子的出手,市民的声援,给了我们做善事的信心和勇气,危情时刻,我们当义无反顾地“伸手”,道义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