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见到朋友,好几位头一句话都不说过年好,而是问“人活着,钱花得怎样了?”答:“猛花。”遂皆笑。看来,《不差钱》这个小品在鼓励消费上起了作用。邻居两位平时生活极节俭的老人,正月初一揣着钱买回液晶大彩电,边看边说:“好悬呀,这钱要不花,将来说不定给哪个白眼狼花了。”他们有三个闺女,仨外孙。
按说谁都知道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舒服,从未见过哪位二百五家长教育孩子说:你小子听话把书读好啊,将来要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使劲攒钱,直到“人死了,钱也没花了”。古人实在,不玩虚的,讲“书中自有黄金屋”,讲“千里做官为吃穿”。于是,再看那《清明上河图》里的景象,就明白原来宋朝那时的人,生活得也有滋有味的。挣了或大把或些许银两,花了,花了再挣,挣了再花,结果就有了汴梁河畔的繁荣景象。若有一半“宋妈妈”把孩子教导成聚宝匣子守财奴,开封城内外就得荒草萋萋,立马回到西周,街市上至多有几个稀粥摊,卖干粮都少有人舍得买。
其实小沈阳和赵本山不过说了两句大实话,就把亿万人都说笑了。而笑的背后,就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清的。一个人的钱花不花花多花少是小事,可要是一国民众有意无意采取联合行动,那可就不得了啦。
上大学学中文,对经济学不懂。这会儿弄半天才略明白“产业链”的含义。还说宋朝,甭管是皇宫为享受大兴土木建宫殿,大臣俸禄高玩古玩字画,民间暴发户娶小娘子,地摊上卖假药,背后都有“一条链”往下延伸着。如“青楼”(在宋朝是产业),一开张,就带动了建筑、家具、服装、食品、车马、首饰、香粉等多种行业,还包括医药等。因为古人也有不行的时候,那就得配制古代的“伟哥”。等到人太虚了,得保命了,又需要九转还阳的药。还是不行,咽气死了,立刻又带动了丧葬业,伐木的做棺材的卖棺材的都有活儿干了,干了挣了钱,老婆就要花钱操办开门七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孩子还得念书,大了还得娶媳妇……这么一来,这个社会生活就运转起来。至于说运转过程中有不合理不道德的事,如逼良为娼等,那就属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了,说“水泊梁山”就得去那里面研究。
鼓励消费和提倡节俭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相互转变的。一般说来中国人贫穷的日子较长,因此提倡节俭的历史也就远比鼓励消费长得多得多。道理也简单,不节俭就过不下去。小品里赵丽蓉说得极好:“那我就得想下半月咋过?”记得我成家若干年里,就从未和夫人进过服装商店。甭说买衣服,连背心都没买过。像我这个年龄的男同志,手艺好赖是一回事,几乎个个都会点木匠活儿,还会修自行车、补鞋、垒墙、缝被,乃至补袜子。那天收拾东西翻出个袜子板,外孙问是什么东西,讲了半天他也不明白……
如此,在看《不差钱》之前,按当下的年龄段划分,我想50岁往上的,多数会属于将来“人死了,钱没花了”队伍里的。而40岁往下的,多数会加入“人活着,钱没了”协会。当中那部分人,不好说,就看大形势把他们带到哪头去吧。一回忆,今天的日子比过去好太多了,还想咋过?得,还住老房子,骑自行车,饭桌上青菜豆腐,没人请从不下饭馆,工资月月活期变定期,一定定十年。没说的,肯定是“钱没花了”的;一激动,咱也得尽情享受潇洒一回,再贷款买大房子买新车,再天天买名牌,出入高档饭店,也没说的,一准是“钱没了”的主儿。
人活着,钱该咋花?这还真是个值得研究的事。但有时还是需要有点大局观的。当初三年自然灾害,国家有困难,困难是没东西,咱就节俭。这会儿国家又有困难,困难是少了国际市场,那咱就花销,扩大国内市场,带动就业。年前单位补发工资一万多,我回家路上就给花了,买了个大液晶电视。真清晰,跟看小电影一样。那时还没看《不差钱》。也不是我意识超前,家里原来那电视有毛病,开一阵它就得歇会儿,不然里面的人就哆嗦。当初舍不得,买了个便宜的,便宜了,它就不行,爱哆嗦。
(据《今晚报》) 插图 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