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玉峰 | |
2月24日,由洛阳人袁玉峰担任总策划、总制片人拍摄的纪念建国60周年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龙腾东方》,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引起良好反响。3月23日,该片将在央视十套重播。该片共8集,主要讴歌各个时期航空人为航空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动人事迹。
近日,在北京军苑文化交流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为建国60周年投资拍摄献礼片的袁玉峰。他办事干练,说话朴实,带着浓厚的军人气质。袁玉峰策划投资拍摄的3部电视纪录片《中国石油大会战》、《新疆和平解放60年》、《赶考》,目前正在紧张的拍摄之中。
袁玉峰是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军苑文化交流中心总经理兼北京军苑书画研究院院长。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他担任总策划、总制片人,投资拍摄了大型电视系列历史文献纪录片《回望硝烟》。2007年7月31日,该片在中央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同时央视七套在8月1日建军节当天开始重播,重播后反响强烈,受到许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和赞誉。该片2008年1月获第25届“星花奖”优秀电视节目一等奖,近日又荣获第24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金鹰奖”。
传播红色文化的使者
袁玉峰是山里娃,出生于豫西山区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宜阳县赵保乡,他从小在部队大院附近长大,听惯了嘹亮的军号声,看惯了战士们威武的身影。电影《地道战》、《地雷战》是他的最爱。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程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对身边这些“最可爱的人”产生了崇敬之情,促使他当了一名传播红色文化的使者。
2004年深秋,袁玉峰带着他传播红色文化的梦想,只身来到北京创业。为了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他特意为公司定名为“军苑”,主要拍摄反映人民军队光辉历程的纪录片。
在他的领导和着力打造下,军苑文化交流中心逐渐成长为一个管理严格、作风过硬的专业文化公司,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产生了较强的品牌效应。
拍摄纪录片《回望硝烟》一举成名
对于军苑来说,在精品制作上不可避免会遇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对此,袁玉峰在实践中,借助自己多年形成的以传播红色文化为理念的独特品牌效应,走合纵连横之路,实现了合作共赢。
2006年是他的播种之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由他担任总策划、总制片人,投资拍摄了两部大型电视系列历史文献纪录片《回望硝烟》、《鸭绿江的记忆》。
8集历史文献纪录片《回望硝烟》以健在老将军们回忆战争为切入点,讲述一个个动人传奇的故事。中央军委前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百岁将军萧克、吕正操等116位功臣出镜,讲述一个个战火纷飞的精彩故事。
摄制工作历时一年半,采访足迹遍及19个省,行程两万余公里。全片深情讴歌了为建立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儿女,展示了我军高级将领的神勇风采和赤子情怀。迟浩田上将为该片题写了片名。
传播红色文化硕果累累
近年来,“军苑”传播红色文化硕果累累:电视系列文献纪录片《回望硝烟》、《鸭绿江的记忆》、《淮海决战》、《龙腾东方》、《中国石油大会战》、《新疆和平解放60年(红旗映天山)》等一批纪录片。
4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鸭绿江的记忆》经过一年半的辛苦拍摄,于2007年6月在央视七套成功播出,受到广泛赞誉。2008年1月获第25届“星花奖”优秀电视特别节目奖。
2008年是袁玉峰的收获之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他又策划投资拍摄了三部电视系列文献纪录片《中国石油大会战》、《新疆和平解放60年(红旗映天山)》、《赶考》,作为建国60年献礼片。
身在北京,对家乡一往情深
袁玉峰虽然在北京工作,但他对家乡一往情深。作为中国的“粮仓”,河南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强,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强,河南粮食生产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他策划的纪录片《中国粮仓》已报中宣部重大题材领导小组办公室。
目前,他正在筹划《河南风云人物》大型系列丛书之军事篇《河南开国将军图传》的编撰工作,以此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面展示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和流血牺牲的上百位河南籍开国将军的风采。现在,他考虑最多的是《河南开国将军图传》丛书的进展,希望以此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一份厚礼。
本报记者 陈占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