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8版:洛 浦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婀娜多姿的票形
洛阳城市管理赋
字画保存的
温湿度
广告
峡谷清音(国画)
绝境中的奋起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9 年 3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影视热议
绝境中的奋起
——浅议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 夏爱华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康红雷继《士兵突击》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在观众的期待中隆重登场。该剧由《士兵突击》原班人马打造,反映的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经历,或者说遭遇。它放弃宏大的主题转而去思考人性的优劣、生命的尊严,这就注定这是一部不一样的战争大戏。在绝望中渴望胜利、在失败中满怀希望,是它鲜明的主题。

  剧中的龙文章、迷龙、不辣、豆饼、虞啸卿、张立宪、郝西川等人物个性鲜明,各具特色。他们是一群绝境溃兵,战争的苦难和身体的伤病让他们过着绝望的日子,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但每个人心里都强烈地渴望着胜利。当每个人被现实逼迫到战争的最前沿,因了求生的强烈愿望而不得不拿起武器的时候,他们不再是自己,他们成了英雄。它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情怀——缅怀历史,上敬战死的英灵,下敬涂炭的生灵,中间的,敬人世间的良心。  

  “团长”龙文章一直给这些疲倦困顿的败兵们一个希望:“我带你们回家。” 在一群只想回家的溃兵面前,他不是拿着枪强迫他们去打满山遍野的鬼子,他是先给他们一个希望、一个憧憬、一个理想,让他们摒弃前仇、偏见、狭隘而团结一致组成一支小分队。在现实的困境中,他们认识到了民族存亡的大义,义无反顾投入到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为抗战胜利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正义斗争中。

  龙文章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他说的每句话都能刺激着你的心灵。人都是自私的,人都是怕死的,人都想在死后有个归宿,他又何尝不想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的家呢?但他是一个男人,更是一个中国军人。

  当最后,那个会说英语的孟烦了抓着“团长”说:“你让我们有了希望,明明已经死亡,你却让我们还有希望?其实我们明明已经死去。你为什么要那么残忍,让我们还有希望?”

  一个渺茫的希望带给他们巨大的冲击力和动力,它给了这群人归属感、安全感、方向感,在不知不觉中这个希望的种子已经种在了每个人的心中,慢慢地生根发芽。虽然他们是在败退,但是他们活得精彩,他们跟着这个冒名的团长,其实像个疯子一样的人一起活得像个男人像个军人……

  在当下这个信仰匮乏的年代,“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伴随着电视剧《士兵突击》迅速深入人心。而《我的团长我的团》则带给我们坚定信仰的力量和一种精神标杆。在人生的长路中,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心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让它在心底生根发芽。让我们朝着希望与理想去努力追求,即使追不到也能证明我们是实实在在地活着,活给自己看,也活给别人看,挺直了腰板,像个男人一样顶天立地。

  当“团长”龙文章说那些中国军人是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时,我想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是不是也天天都活在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中呢?自己的命运把握不住,就怨天尤人,就对着自己的家人、朋友发泄心中的不满,而不去做积极的努力。现实的困境摆脱不了,于是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漫不经心,失掉梦想。在这个时候,我们就特别需要有龙文章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重新拥有向上的力量,充满希望地去奋斗!

  链接

  1942年,中国大地正深陷于日军铁蹄带来的苦难之中,各地军民的抗日斗争开展得如火如荼……

  中国云南由于它特殊的地缘关系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场,它离海不远,可以借道出国、借船出海。向东,可以通过越南进入北部湾,通往太平洋;向西,可以利用缅甸、泰国、印度,借助孟加拉湾到印度洋。于是,滇缅公路、滇越铁路成了一条条抗战生命线。中国军民如何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消灭日寇、保卫抗战生命线的真实历史故事,便成为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历史背景和立意所在。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选择的腾冲为云南省西部重镇,1942年被日本侵略军占领。1944年5月,为了完成打通中缅公路的战略计划,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以六个师的兵力向占据腾冲达两年之久的侵华日军发起反攻,经历大小战斗80余次,于9月14日收复腾冲城,全歼守城日军6000余人,远征军也阵亡将士8000余人,地方武装阵亡官兵1000余人,盟军(美)阵亡将士19人。为纪念捐躯英烈,腾冲人民在距县城西南1公里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修建了墓园,于1945年7月7日落成,园名取自《楚辞·国殇》之篇名,定名为国殇墓园(亦称为滇西抗战纪念馆),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