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综合·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搭建大舞台 秀出真风采
邮传万家 花和天下
江南牡丹根在河洛
妩媚“蓝田玉” 蓝妆醉游人
放飞风筝 祈福邮展
“2009河洛男性健康行”
今日启动
洛阳新闻网网友义务为游客拍照
栾川联社“资金春雨”润春耕
涧西区地税局全力打造新型地税模式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 年 4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现在,上海、南京、盐城、常熟、杭州、宁国、铜陵等地,牡丹种植史
江南牡丹根在河洛
本报记者 王继辉 文/图
上海植物园牡丹园中的“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向东南方向的传播地——江南,主要是指今天的长三角地区。如今,在上海,江苏南京、盐城、常熟,浙江杭州,安徽宁国、铜陵等地,都能看到各地建设的牡丹观赏园。近日,记者在上海、常熟等地采访,这里的牡丹专家有这样的共识:洛阳牡丹是江南牡丹的根脉。

  据上海植物园园长胡永红介绍,江南地区由于受到降水、气温、土壤等影响,牡丹种植难度很大。长三角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降水过程较河洛地区长,降水强度较河洛地区大,这些可致牡丹叶子产生霉菌,过早脱落,同时,这里的湿度对牡丹生长开花影响也很大。牡丹喜欢生长在排水性、透气性较好的土壤里,而江南土壤属于易积水、排水不畅的黏性土壤,容易造成牡丹根系腐烂,这也是造成牡丹在江南生长差的原因之一。因此,牡丹在江南种植一直是个难题,尤其是处于长江入海口宁、沪、杭的濒海地区,牡丹栽培更是难上加难。

  牡丹在江南扎根,白居易功不可没。

  唐《云溪友议》说:白居易“初到钱塘,令访牡丹花,独开元寺僧惠澄得此花栽……他处未之有也……东越分而种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记载牡丹北花南引。白居易深爱牡丹,在庭院栽培有牡丹,他的行为无疑对牡丹广泛传播起到了示范作用。

  从史料记载看,江南地区的牡丹种植,是从唐代中后期开始的。最初,主要是随着达官贵人的喜好,洛阳牡丹等中原品种被大量引种到江南。

  到了宋代,以洛阳牡丹为代表的中原牡丹开始大量移种江南,在江南形成了一个发展高潮。此时,杭州牡丹种植已经颇具规模,洛阳牡丹品种中还出现了杭州牡丹品种“越山红楼子”。特别是宋室定都临安后,杭州牡丹种植迅速发展起来。洛阳到杭州沿途的盐城、亳州等地,也有了一定规模的牡丹种植。

  南宋时期,杭州牡丹开始逐渐辐射到现在的安徽宁国、铜陵以及江西东北部一带,洛阳牡丹在江南的引种成燎原之势。

  江南牡丹有1000多年的发展史,然而研究发现,其规模超过洛阳还是在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北花南引更具规模。清代人计楠所著《牡丹谱》中,来自中原的牡丹品种占到42%以上。

  这一时期,西北牡丹品种经中原南移后,又经过长期“驯化”,出现了“盐城红”等品种。而新培育的品种中,特别是以“凤丹白”为母本,中原牡丹为父本形成的杂交品种,这一牡丹品种对江南水土适应性特别强,直到现在,仍然是江南地区表现最好的牡丹品种。

  在这方面,有着500多年规模发展史的上海牡丹就是印证。

  上海牡丹盛于清。清代末年到民国时期,上海牡丹仍有所发展。1909年,黄岳渊在上海筹建“真如园”,广植牡丹。黄岳渊及其子黄德邻著的《花经》上说:“现今牡丹品种极多,即予真如园中,已有四百余种,且年年犹在增加中。”遗憾的是,抗战中,真如园毁于一旦。记者近日到上海找寻,已经看不到一点踪影,一栋栋高楼大厦留给人无限感慨。

  有意思的是,江南牡丹种植地在描述牡丹种植盛况时,都纷纷和洛阳作比较。1871年修的《上海县志》这样说上海牡丹:“最盛于法华寺,品种极繁,甲于东南,有小洛阳之称。”安徽《宁国县志》记载:“牡丹50余种,宁国所产甚多……运往广东,价重洛阳。”

  从一系列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线索:一部分洛阳牡丹从唐代中期开始,随着到江南做官的达官贵人移植到杭州一带,形成了最早的江南牡丹;一部分洛阳牡丹经曹州、亳州,传播到江苏盐城、太湖一带,在那里生根;杭州一带的牡丹后逐步传播到安徽铜陵、宁国一带以及苏南一带。到清末,江南牡丹种群基本形成,并总结出较为完善的栽培技术。

  在千百年的传播中,洛阳牡丹成就了江南牡丹,江南牡丹也丰富了洛阳牡丹,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促成了牡丹种植范围的扩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