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继辉 文/图
重达5650吨、年逾“七旬”的上海音乐厅被移动了66.46米!这不是神话,出生在宜阳县、今年52岁的蓝戊己做到了!
把房子装在车上
近日,我们在上海见到了儒雅的蓝戊己(如图)。集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济大学建筑物移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建筑物移位改造纠倾技术规范》编委等职于一身的蓝戊己十分谦和。他拿出一张稿纸,耐心地给我们解释“移位”的意思:“建筑物‘移位’实际就是‘托换’,好比给建筑物加上了拐杖,把房子装在车上,没有什么神秘的。”
蓝戊己用上海音乐厅“移位”进一步解释。
上海音乐厅建于1930年,被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2002年,上海市政府决定对上海音乐厅进行保护性迁移,使之向东南方向平移66.46米,转向180°,并顶升3.38米。
技术人员把相连的钢条固定在音乐厅的内墙上,钢条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内部的网架结构。蓝戊己说:“这就像雨伞的骨架一样,在柱墙向内倾倒时产生支撑力,向外倾倒时产生拉力,保证建筑物不受丝毫损伤。”整幢音乐厅的基座,被转移到一个新建的1800吨重的钢筋混凝土托盘之上。这个可移动的“托盘”托着音乐厅姗姗迈步。
锻炼成“移位”高手
1977年恢复高考,蓝戊己考入长沙铁道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铁三局工作。经过10多年在铁路桥梁工程上的拼杀,他逐渐成为桥涵施工方面的专家,参与了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内环线等重点工程的建设,荣登上海市政工程建设百人英雄榜。
1998年4月,蓝戊己丢下中铁三局的“铁饭碗”,开始进入高风险的大型建筑移位行业。
蓝戊己第一次平移建筑物进行得并不顺利,房子没有移走,反而移歪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结构工程师,他很快从挫折中总结出经验,用10天时间将自己的方案补充细化,并组织再次施工,短短50米,前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蓝戊己平移的一棵千年古樟树至今让业内人士赞叹不已。
2000年7月,浙江省修建宁波至温州的高速公路,要把一棵千年古樟树移到40米外。蓝戊己指挥做了一个36米长、12米宽、4米高的大树坨,仅用两天时间就把树移到预定地点。
后来,蓝戊己又把“移位”技术应用到桥梁上,拓宽了领域。如今,他被业内称为第一“移位”高手。
没有99%,只有100%
蓝戊己说,自己创业最大的感悟是“没有99%,只有100%”,必须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确保成功。
10年来,蓝戊己实施了一系列建筑物“移位”杰作:英国使馆旧址建筑整体平移工程、苏州农学院组培楼整体平移工程、天津海河狮子林桥抬升工程……现在,他正忙着筹划南京长江大桥的抬升工程。
离开家乡30多年,蓝戊己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能为洛阳‘移位’行业的发展作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