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迎英雄。 |
|
本社派车接老人回洛。 |
|
车行至老城时,老人陷入沉思。 |
|
忆起往事,老人泪流满面。 | |
乡亲:陌生路人认识老兵
2日10时许,当记者和洛阳志愿者李磊抵达新郑机场时,已有不少网友在此等候。虽然距离航班抵达还有半个小时,但志愿者们早早地排成整齐的队列。组织者李磊告诉我们,王之平老人是军人,只有列队欢迎才贴合老人的身份。
11时,头发花白而精神矍铄的王之平老人首先走出接机口,我们立刻上前献上了事先准备好的鲜花。当听说我们是专程从洛阳赶来接机时,老人激动不已。
考虑到老人已经90多岁,回洛还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随行的洛阳生殖专科医院的大夫在饭间为老人体检。老人心律正常、心跳无杂音、两肺正常无哮音、血压正常。
下午3时,在短暂休息后我们启程回洛。一路上老人兴奋不已,滔滔不绝地跟我们讲述着远离故土的经过和70多年来对故乡的思念。从19岁如何报考军校到经历的每次战役,老人都记忆犹新。途经洛河之畔时,老人说道:“这是不是黄河水呀?我家就住在黄河边上啊!”如此兴奋的举动让与老人同行的女儿刘玉仙和儿子王玉顺惊异不已,他们说,父亲平日其实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今天是见到家乡的亲人才如此兴奋的。
下午5时许,我们进入洛阳市区,经过老城区十字街时我们提醒了一下老人,因为参军前,老人曾在这里当过布匹店的学徒。“大变样了,完全不认识了”。老人审视着这个他离洛前的最后落脚点。
由于老人的堂弟王啸和亲侄女王小民(音)目前都在洛阳居住,老人决定在洛阳住一晚,第二天再回柿林村老家。到达老人入住的酒店后,未等我们的车停稳,车外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鲜花、掌声、拥抱瞬间将老人包围,“匈奴”、“伐木工”、“小龙”等40余名网友组成的志愿者深深的一躬让刚下车的老人泪流满面。
“没想到啊,这么多家乡的亲人都能来看我。”老人抹着眼泪告诉我们。路过的行人在看到志愿者举着的“欢迎抗日老兵回家”标语时,也都停下来为老人鼓掌。
有一位行人径直走到老人面前说:“王老,您是抗日英雄,我们永远感激您。”
乡情:70载回家漫漫征途
1966年夏,老人给老家寄了一封没有收信人的信,请求邮政部门帮忙寻找一个叫王春珍的女人。
王春珍是老人的原配妻子。抗战爆发后,王之平便离开了新婚3个月的妻子王春珍,之后便断了联系。后来,王之平重新组建了家庭,但王春珍是否还活着、过得好不好成为他多年来的一块心病。后来当得知王春珍一直未改嫁,为他守了一辈子寡时,王之平的内心非常愧疚。
1966年,在大女儿刘玉仙18岁的时候,王之平坚持将她送到武汉华侨学校(武汉工学院前身)读书,并申请了中国国籍。
当年夏天,他给女儿刘玉仙写了一封只有5个字的信:代为父不是。王之平让她一有时间便回家看看王春珍,代替他弥补多年来对原配夫人的亏欠。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之平对家乡的渴望与日俱增。1989年夏,王之平的大儿子王玉顺陪老人踏上了返家路。谁知,由于签证问题,他们在云南瑞丽滞留了近1个月。王玉顺要返回缅甸处理生意,便一再劝说父亲,先回去等签证问题解决了再陪他回家。但老人始终不肯放弃,他告诉王玉顺,这种思乡的痛苦他一天也不愿忍受了。最终,定居香港的大女儿刘玉仙赶来送老人返乡。一时购买不到卧铺票,为了早一天返乡,老人从昆明坐了两天两夜的硬座,回到了阔别50多年的孟津老家。
每次返乡,老人总会设法去给祖先上坟,19岁离家的他对家乡的记忆已经模糊,他只得在地里捧一把黄土跪拜。直到2003年第二次返乡,老人才在堂弟王啸的指引下找到了祖坟的大概位置。
每次思念家乡亲人的时候,老人总会悄悄地走进寺庙,对着一个“家乡图腾”祈祷膜拜,并许愿:如果能活到90岁,一定再回家看看。
乡愿:永不改变我的中国心
离家70多年的王之平老人至今保留着一口纯正的乡音,随行回来的儿子王玉顺也是老兵后代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懂中文的,充当着远征军老兵回国探亲的翻译。
王之平老人的6个儿女都精通中文,老人缅甸家里的“官方语言”也是中文。儿女小时候,读过私塾的老人还会给他们讲一些成语故事和唐宋诗词。
王之平在给别人当司机打工的同时,搞起了加工挂面的副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老人的挂面加工作坊很快发展成了加工厂。他将厂命名为“豫恒食品工业金象面干厂”。老人说,“豫恒”的意思是河南是我们永远的家,象也是中原的象征。
儿子王玉顺现在是旅缅远征军暨后裔联谊会的副会长,长期从事跟祖国的联系工作。老人的孙子目前在同济大学读书,孙女在暨南大学读书。老人说,子孙们最好能留在国内支援祖国建设。
见习记者 连漪/文 记者 赵朝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