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重工重铸铁业工部的铸铁车间。 记者
潘郁 摄 | |
本报记者 赵志伟 石文禹
6月9日上午,宜阳县寻村镇洛宜公路南侧。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块麦田。如今,连片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这就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新重机”工程六大工部之一的占地20.2万平方米的重铸铁业工部。
9时36分,专程赶来的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站在铸铁冶炼平台,为这个全球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重型铸铁基地试生产剪彩。
郭庚茂按下按钮,12吨铁水注入钢包。飞溅的铁花,映红了现场上百名中信重工干部职工喜悦的面庞,也预示着这家企业攀上了一座新的高峰。
“干别人干不了的产品”
在公司,大家都开玩笑地称钱志芳是“最有成就感的人”。
身为中信重工技改装备部主任、“新重机”工程常务副指挥长,钱志芳心里最明白,其实,成就感应该属于全体中信重工人。
引进全世界只有3台的瑞士玛格重型梳齿机,购置60余台(套)大型数控机床,
“平(炉)改电(炉)”,上马50吨电弧炉、60吨钢包精炼炉、60吨VD/VOD炉……2004年,中信重工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全年投入4亿元巨资,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
“那只是公司大技改的序幕。”在钱志芳眼里,总投资30多亿元的“新重机”工程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2006年,中信重工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企业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完成大跨越后,企业何去何从?公司员工都在冷静思考这个问题。
企业要想不被别人超越,办法不止一个。经验告诉中信重工人,“干别人干不了的产品”是保持自身优势、引领未来市场的关键。
“铸钢件、铸铁件、锻件、铆焊件的大型化已经成为全球趋势,并正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一家制造业企业如果掌握了这一资源,就等于身处云层之上,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钱志芳说。
在对国家产业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和结构性调整方向反复研究后,公司决定实施建厂50年来投资最大的系统性工程——“新重机”工程。
公司上下对这一工程倾注了巨大的热情。职工们在企业网页上留言:“它关系到我们所有人未来的饭碗,涉及企业的市场和发展,一定要尽快上马!”“早就盼着咱公司热加工脱胎换骨了,这个工程完成后,至少能保证企业今后二三十年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围绕世界规格最高、技术最先进的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构建一个包括重铸铁业工部、重型锻造工部、重型热处理工部等六大工部在内的全新制造、工艺体系——这就是
“新重机”工程,它将使中信重工达到现代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配置,跻身国内外同行业第一梯队。
“整个工程建成后,公司过去作为中南地区铸锻和热处理中心时创造的所有生产纪录将全被改写。”钱志芳说。
冶炼铸锭能力将从目前一次提供钢水量360吨跃升到700吨,铸件最大生产能力从190吨增加到400吨,钢锭和锻件最大生产能力分别从现在的75吨和45吨上升到600吨和350吨……
中信重工将一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附加值大型铸锻件生产基地。
技改中的“洛矿情结”
退休工人翟墨池是一位“老洛矿”,和我们聊起公司大技改,老人说:“我1970年从沈阳重机厂调到洛矿,过去炼一炉钢需要七八个小时,烧重油,又累又脏。现在好了,炼钢多轻巧,环境也不一样了。有这样现代化的设备,公司一定能够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
搞技改难,实施规模如此庞大的技术改造更难。“新重机”工程能够顺利推进,里面饱含着全体建设者浓浓的“洛矿情结”。
总经理任沁新在中信重工工作了30多年,工厂的每一个角落、地下的每一条管线,都印刻在他计算机般精密的大脑里。
他对记者说,我们公司建厂至今,许多职工两代甚至三代都在这个企业,大家一起经历了企业的大起大落,但始终抱有一个信念,相信它一定能有更大的发展。
“新重机”工程建设者中,有一个特殊的团队,他们就是由老高工、老专家组成的顾问团。69岁的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总机械师郑凤林就是其中的一员。
公司在18500吨油压机安装现场,为郑总设了个临时办公室,但办公室里总是空无一人。要想找到他,不是在设备地坑里,就是在部件旁。
为了油压机下横梁一次安装到位,郑凤林光准备工作就进行了两个月。正式安装那天,他带着十几个技工仅用2个小时就“完成了战斗”。现场协助安装的德国潘克公司技术人员佩服地说:“你们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安装队伍。”
头发花白,安全帽,蓝色工装。只要在现场,郑凤林给人留下的永远是这个印象。“我在洛矿搞了33年设备安装维修,最能体会企业15年没进一台新机床的痛苦。”他说。
看着这位2000年就已退休的老人和年轻人一起爬高上低拼命干,我们突然明白了,对他而言,这是一种快乐。“我是扛袋面看人下象棋,啥也不图,就是对企业有感情,就是想厂子更好!”郑凤林说。
在技改现场采访的这几天,有一点记者感受最深。那就是,企业要有一种精神,要有一种追求。企业不进取、不奋争,肯定没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