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公寓内的大餐厅。赵志伟 摄 |
|
中信重工漂亮的青年公寓。 赵志伟
摄 | |
博士生加盟公司,先安排一个副处级领导岗位,再提供一套120平方米住房,合同期前5年,年薪不低于10万元。
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实施重奖,在洛阳当地企业中率先奖励小轿车……
在中信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只要一提起人才的话题,每个职工都能讲上几个小故事。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发现,这家企业不但为各类人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还为他们搭建了发挥个人价值、实现快速成长的工作平台。
辞职信风波
2004年2月初,刚刚就任中信重工公司总经理的任沁新收到一封署名来信。
这是一封辞职信。当时,矿研院提升所共有21位工程师,除了所长和一名外地出差人员,在家的19位工程师都在辞职信上签了名。公司经营困难,技术人员待遇差,大家准备各奔前程。
读完辞职信,任沁新的心情非常复杂。他知道,矿山厂建厂的第一台产品就是提升机。这封信的背后,是多年积累矛盾的总爆发。
第二天一大早,公司总经理和党委书记就站在了提升所的大门口。
“这些年对不住大家。但总得给新班子一点时间吧!一年之内,公司面貌不发生变化,大家再提出调走,我签字!”任沁新动情地说。
现场很多人流下了眼泪。大家全留了下来。
当年,公司人事部门作了一个统计。从1999年到2003年的5年间,公司流失的本科以上技术人员有791名,专科以上技术人员达1180名。
公司新领导班子召开首次处级干部大会。“人才工程”首次列入全年经营发展目标。公司向全体职工郑重承诺:保证不再流失一名技术人员,在提高大家物质待遇的同时,还将营造适应人才成长、适合人才施展才华的软环境,吸引来更多的人才。
现在的提升所位于新建成的公司技术中心三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区,一个个透明玻璃隔断,格局秉承西门子、ABB等国际大公司的风格。设计人员正在一台台电脑前,运用大型三维设计软件,对产品进行复杂的应力分析。独立会谈区内,几名工程师与客户边品尝浓香的原磨咖啡,边轻声讨论着设计方案。一盆盆绿叶植物,给开着中央空调的环境增添了更多温馨。
所长张步斌指着一排空着的工位说,那是给新人们预留的,“目前,公司已经垄断国内5米以上大型提升机市场,全年设计量相当于过去的5倍,马上我们又要引进两名研究生”。
以诚挚的感情留住人才,以广阔的舞台使用人才。如今,人才已经成为中信重工的第一资源。公司目前拥有技术人员2946名,研发人员895名,其中博士6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40名、外籍专家12名。
三星级的青年公寓
入夜,中信重工厂前广场南侧的青年公寓灯火璀璨。
这是一幢全玻璃幕墙20层双子座大厦,4部观光电梯上上下下,可以俯瞰现代化厂区的全貌。
在管理人员的引导下,我们首先步入1层。这是一个可同时容纳250人就餐的大餐厅。正是晚餐时间,拿着托盘排队打饭的员工秩序井然。橱窗内,米饭、面条、炒菜、砂锅、煲仔……供应的品种不下50种,天南海北的口味这里全有。餐厅一侧,中信自助银行内的ATM机前和旁边的小超市里,聚着三三两两的年轻人。
上到2层,呈环形分布着洗衣房、理发店、中国移动营业点、安装了5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拥有10万册书籍的中信书屋。大学生们想到的,公司全为他们想到了。
还有大家想不到的。整个3层几乎就是一个大健身房。16台跑步机,24套大型健身器材,另外,还有独立的乒乓球厅、动感单车厅、瑜伽厅。4名专业健身教练,可随时为大学生们服务。
管理员告诉我们,从4层到18层,住的全是近几年公司新招的大学生,大约有500人。
这个40多平方米的房间完全按照三星级宾馆标间布局。两张单人床,床头柜、衣柜、鞋柜、书柜一应俱全;一台大屏幕彩色电视机,一个分体式空调,两张电脑桌,方便同学学习和娱乐;卫生间里,马桶和洗面池擦拭得反射着亮光,贴着瓷砖的墙壁上伸出淋浴喷头,热水24小时供应。
中信重工青年公寓去年3月落成,当年毕业的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张春艳是首批入住者之一。“我拖个拉杆箱就来了,在公寓里拍了很多照片,从网上发给家人、同学。我对正在为是否留京而犹豫不决的同学说:‘你们也来这里吧,不来就亏了。’”
公司人事教育部主任韩冰说,一系列筑巢引凤举措效果显著,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大学、燕山大学等国家211所重点院校的上百名优秀学子陆续进入中信重工。
在青年公寓内有两面文化墙,上面全是青年大学生们的一张张笑脸。大家说,公司是一个大学校、大熔炉、大家庭,一进来就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山西籍大学生高文君初到洛阳有些不适应,周围的同事不仅在工作上关心他,更在生活上体贴他。有年冬至,下起了大雪,天气特别冷。中午下班时,所里的高工刘汉卿叫住了小高:“别去食堂了,到我家吃饺子去。”高文君至今仍记得,那天雪下得很厚,饺子很香,心里特别温暖。
清华博士后的选择
加盟中信重工前,沈丙振至少可以有两个选择:到美国某研究所工作,继续留在清华大学搞科研。最终,这位清华博士后还是选择了中信重工。
沈丙振现在是公司CAE应用研究所的负责人。3年来,他带领由11名硕士组成的研发团队,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模拟技术和软件,已经为企业100多个产品提供了校验分析和优化分析。
谈起当初的选择,沈丙振说:在中信重工我找到了事业的支点,找到了能够发挥专业优势的平台。
在中信重工,每个人都可以踏上实现个人价值的宽广通道:公司十分关注员工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组织员工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完善;对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企业更是重点培养。2007年年初,公司一次提拔14名青年技术和管理骨干为中层领导干部,其中最年轻者仅33岁。
与此同时,中信重工建设的矿山重型装备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澳洲海外研发基地,与西门子联建的重大装备自动化控制实验室等4大类27个应用实验室,又为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引进、使用创造了一流平台。
经过前期的精心筛选,今年又将有474名大学生成为中信重工的“新鲜血液”。
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这家企业构筑起了一个吸引人才的高地,各种高层次人才的高密度攻关,又让企业站在了行业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