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国内国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
桂赣粤洪水暴雨肆虐
自由女神像恢复对外开放
洛阳在1948年春
佩林宣布辞职
“绿色”节能发电机组 落户新安
美庆独立日 朝七射导弹
洪都拉斯 被美洲国家组织除名
家属获赔95万元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 年 7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是继哈尔滨、安东、石家庄之后全国解放的第四个中等以上城市。古都回到人民手中之际都发生了什么大事?请看——
洛阳在1948年春
本报记者 王继辉
  人民解放军从不同地段渡过洛河。记者 高均海 据资料翻拍
  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中共中央致洛阳前线指战员的贺电。记者 高均海 据资料翻拍
  洛阳是继哈尔滨、安东(今丹东)、石家庄之后全国解放的第四个中等以上城市,新中国成立时,九朝古都已经回到人民手中一年半。而1948年的春季,正是洛阳浴火新生之时。

  一个月内两次解放洛阳

  1947年8月,陈(赓)谢(富治)兵团南渡黄河,横扫豫西。到1947年底,新安、孟津、伊川、宜阳、汝阳等周边县城都获得解放,洛阳成为一座孤城。

  1948年3月14日、1948年4月5日,洛阳两次获得解放,并最终回到人民手中。

  近日,在市委党史研究室,我们见到了一份《洛阳战役蒋军就歼纪实》史料。这是当年洛阳的城防司令、国民党青年军第二○六师中将师长邱行湘1961年5月撰写的。让我们从国民党守军的视角,追忆激烈的洛阳战役。

  邱行湘回忆说,1947年11月底,他从国民党军第九十四军第五师调任青年军整编第二○六师师长。这时,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中原各战场连吃败仗,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军(或整编师)。

  1948年3月初,蒋介石派飞机将邱行湘接到南京,面授机宜。当时,邱行湘正在谈恋爱,当和女友在机场握别时,他心情矛盾地说:“此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48年3月9日12时,解放军渡过伊河,直逼龙门。18时,增援的国民党军骑兵队被全歼。24时,解放军先后占领洛阳桥头阵地和东门大街。由郑州调回作为总预备队的第二○六师第二团,仓促出战,亦被击溃,团长逃到部队中的京剧团躲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1948年春的解放军已经具备相当强大的攻坚力量。

  12日6时,邱行湘连电南京告急。蒋介石回电:“已饬外围兵团兼程驰援,希鼓励三军,坚守阵地……”

  现在的老城区育才街一带,高楼林立,绿树成阴。当年,这里种植了很多棉花,被洛阳人称为“后花地”,是邱行湘最后的司令部。

  14日14时,西北角城墙核心阵地遭到解放军各种火炮的轰击,炮弹倾泻在纵横不过百米的地段。第四团代理团长当场被击毙,邱行湘头部受伤,预备队几乎全都葬身火海。24时左右,核心阵地坑道口全部被解放军突破,邱行湘被俘,洛阳第一次获得解放。

  15日晚,国民党援军胡琏兵团抵达洛河南岸。16日,孙元良兵团进至偃师。为更多歼敌有生力量,解放军17日主动撤离洛阳。18日凌晨,国民党军重占洛阳。

  4月5日凌晨,陈谢兵团集中13个团猛攻洛阳,12时就结束战斗,俘敌2400多人。至此,洛阳终于回到人民手中。

  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

  洛阳战役造就了“洛阳营”。

  “洛阳营”前身为华东野战军3纵8师23团1营,1944年8月在鲁南苍山成立,此前参加过600余次战斗。

  在洛阳战役中,1营担负突破洛阳东门的任务。东门是国民党军守备重点,工事坚固复杂。

  战斗开始后,营长张明指挥3个连队密切配合,冒雨连续突破10多道障碍工事,炸开两道城门,击退国民党军数次反扑,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创造了我军攻城战的范例,对保证战役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同年7月7日,华东野战军授予1营“洛阳营”称号。

  解放洛阳后,“洛阳营”跟随主力部队转战南北,参加了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等重要战斗,涌现出500多名功臣模范。1950年,参加了解放舟山的战斗,后进驻舟山。50多年来,“洛阳营”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支援地方抢险救灾,配合地方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完成了大量的急难险重任务,为保卫舟山、建设舟山贡献了力量。现隶属浙江省军区舟山警备区海防某团。

  如今,“洛阳营营史陈列馆”陈列着218幅各类图片、58面锦旗、33张奖状,都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诉说着“洛阳营”官兵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洛阳战役的激烈,从一些解放军老战士的回忆中,也可见一斑。当时任4纵10旅28团5连7班班长的王引生说,解放军装备较差,攻城时每人一支冲锋枪、30发子弹,手榴弹是自制的,一炸几瓣,杀伤力差,但战士士气旺盛。7连伤亡不小,被授予“洛阳英雄连”,王引生被评为战斗英雄。

  家在东关的付女士今年71岁,她说,当时父母带着她们兄妹躲到城外亲戚家住。解放军攻城时,孩子们好奇,偷着跑出来看,老人回忆起东城门的战斗场面仍唏嘘不已:“跟电影里演的一样,解放军架着云梯往城墙上爬,城墙上打枪、扔石头,不断有战士从云梯上掉下来,不断有云梯倒下,城墙下满地都是人,真惨呀。”

  洛阳人迎来新生活

  第一次解放洛阳前夕,豫陕鄂行署任命杨少桥为洛阳市市长。解放军再克洛阳,杨少桥任洛阳市市长兼城防司令,4月5日,洛阳市民主政府迁入市内办公。

  4月8日,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对城市政策作了详细要求。

  洛阳市民主政府遵照党中央指示,从“一切应从长期建设着眼”的指导思想出发,在组织上、思想上做了充分准备。

  当时洛阳破败不堪,满目疮痍,许多问题需尽快解决,而燃眉之急是解决粮食问题。

  第一次洛阳解放后,市民主政府开仓救济市民。14日,仅西关、火车站两处就发放粮食7.5万公斤、盐2500多公斤;15日、16日,除继续发放粮食外,又给贫苦市民发放衣服、棉花。

  第二次洛阳解放后,因城内存粮不多,市民主政府一面向群众宣传,一面到洛阳周围联系调粮。当时粮食紧缺,周围各县不可能提供更多的支援,只有向老根据地求援。太岳解放区决定大力支援洛阳。粮食有眉目了,可是相距几百里,又有黄河阻隔,运输困难。杨少桥几次带人往返孟津黄河渡口,打电话、写信,组织人力、车辆,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粮食运到了洛阳城。

  杨少桥的《阳春三月忆花城》文章,记述了洛阳城刚刚解放时的两件趣事,反映出当年市民对新生活的好奇。

  洛阳市内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车,市民都叫“洋车”。刚解放时,市民认为坐“洋车”的人是“地主老财”,是剥削阶级,政府要惩处。这样一来,靠拉“洋车”为生的人没了生意,不得不靠政府救济。杨少桥和其他几位领导商量,决定来个现身说法。一天,市民主政府领导10多人一人坐一辆“洋车”,浩浩荡荡在市内主要大街兜了一圈,沿途百姓都驻足观看。第二天,拉“洋车”的人又有了生意,后来慢慢好起来,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

  老洛阳人好看戏。当时市民中纷纷传说“共产党反对看戏,看戏就是‘腐化’”,市民不敢进戏院,导致几家戏院都关了门。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市民主政府精选了一些内容健康的戏,出面连包几场,主要领导都去看戏,《新洛阳报》也公开报道。很快,几家戏院又都开张了,市民文化生活逐渐活跃起来。

  1948年春的洛阳迎来新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