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8日电
他穿着与酷暑天气不太相称的黑色长袖衬衫,因为他不愿让人们看到手臂上的伤口。他说:“我得到的帮助远远超过我受到的伤害。”
赵敏东,33岁的上海南汇中学教师。7月5日晚,他和妻子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众多的维吾尔族群众像传递接力棒一样,一个接一个,帮助他们脱离了险境。
“打我们的只有七八个人,而救我们的达到七八十人。”他说。
7月2日,赵敏东和同事们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护送300多名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生回新疆过暑假。安顿了学生之后,7月5日,他和前一天刚到的妻子准备去乌鲁木齐的大巴扎看看。
晚上8点的乌鲁木齐天还很亮,微微的凉风吹来,让人倍感惬意。赵敏东和妻子上了一辆出租车,一路上,他们和维吾尔族司机聊天,有说有笑。
当出租车行驶到团结路时,前方突然出现了打砸的人群。司机准备掉转车头离开,可是一群拿着木棍的人已经把车围了起来。“司机冲我喊:‘千万别动,立刻把车窗摇上!’可这时已经晚了”。
紧接着,这群人开始用砖块和棍棒猛砸出租车,又把赵敏东夫妻从车上拽下来打。司机来劝,也被两三个人围起来痛打。
整条马路上,到处是被砸的车辆,到处是哭喊的人群,许多人还来不及搞清楚眼前发生的一切,就被迎面而来的棍棒打倒在地。赵敏东说:“我心里不停地问:为什么会这样?”
赵敏东的衣服被撕烂,身上流着血,他和妻子抱着头倒在马路中间。这时,一名维吾尔族妇女突然跑过来,拉起赵敏东和他的妻子就跑,两人全身无力,跑到路边后急忙蜷缩在一个角落里。
在路边,几个维吾尔族居民用急切的眼神看着他们。“有人拍了拍我,用手指了指。我意识到,他们是在为我们指路”。顺着手指的方向,他和妻子躲进街边的一个拐角处。
要想脱离险境就必须求助当地群众,可是他听不懂别人说的,别人也听不懂他说的。情急之下,他掏出手机,给已经回到新疆阿克苏的维吾尔族学生打了电话。
通过学生在电话那头的翻译,一对年轻的维吾尔族小夫妻才知道,眼前的这位是送学生回新疆的上海教师。他们没有多说什么,带着赵敏东夫妻和另外两名汉族妇女往自己家跑。赵敏东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台阶,最后来到这对年轻夫妻在六楼的家。
那是一户普通人家,却让几个受到极度惊吓的人慢慢放下心来。“我记得那户人家的地址、门牌号,我现在还能找到他们家。”赵敏东说。
接下来,在当地有关方面协助下,赵敏东和妻子离开了这户普通人家,被送到医院。“我和妻子都没什么问题,很快就会好的”。
赵敏东对那天的经历和自己的伤势一直“轻描淡写”,却反反复复说着那天他得到的帮助。他似乎不太想让人们知道那天发生的可怕经历,而只想让人记住那场灾难中的温情。
“后来,我接到了许多新疆学生打来的问候电话。”赵敏东说,“这时,我就把我的经历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们,那天从司机到带我跑的妇女,再到给我指路的居民、给我当翻译的学生以及那对年轻的小夫妻,他们都是维吾尔族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言谈中,赵敏东仍对新疆的山山水水充满向往。“我答应我的学生们,明年的这个时候还会送他们回新疆过暑假。那时,我还要到新疆的阿勒泰、喀纳斯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