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巨变中国·洛阳见证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经典瞬间
日报典藏
时代人物
城事·国事·天下事
大工业的钢桩唤醒沉睡的土地
“苏联的今天
就是我们的明天”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 年 7 月 22 日 星期    【打印】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
大工业的钢桩唤醒沉睡的土地
本报记者 赵志伟
  1948年4月5日,洛阳第二次解放。史料记载:当时全市共有工业282户,商业443户,没有机器工业,手工业约占全部工商户的1/3。

  几经战乱的洛阳城,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城容憔悴,市场萧条。

  曾经参与编写《洛阳工业基地建设》一文的刘公直先生回忆道:“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洛阳城区面积仅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不足7万。所谓的工业企业,只有1个装机容量500千瓦的小发电厂,其他都是些采煤、翻砂、铁工、印刷、面粉、纺织等小厂或手工作坊,根本没有什么现代工业。”

  同全国人民一样,洛阳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在全国各地仔细考察、反复比较,国家决定把一批重点工程放在洛阳兴建。

  成批的学生、工人、干部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会聚洛阳,雄伟的钢桩和铿锵的打桩声,唤醒了涧河以西沉睡千年的土地。

  50余年后,我们通过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通过当年青春飞扬如今满脸沧桑的建设者们的讲述,再一次还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七万建设大军”与“十大厂矿”

  “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刚刚恢复,百废待兴。洛阳工业基础薄弱,一批大型项目同时建设,在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等方面非常困难。

  党中央和河南省委决定,动员全国、全省的人力物力,组织大协作,打总体战。

  洛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仅1954年元月至11月,洛阳市就调入干部6989名。其中有:原中南局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李立,任市委第一书记;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刘刚,任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厂长;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原许昌地委书记纪登奎,任矿山机器厂厂长。

  工人支援方面,中央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第八师和上海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调洛。普通工人除洛阳地区支援外,还从省外调入1100名。

  当时,7万人的施工队伍,加上临时雇用的民工,建设大军的人数达到十几万人,是洛阳市人口的近两倍。大家夏战骄阳,冬斗风雪,组成了一幅“八方风雨会中州,千军万马战洛阳”的壮丽画卷。

  继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拖)、矿山机器厂(洛矿)、滚珠轴承厂(洛轴)3个新厂选址洛阳后,作为配套建设项目,国家又确定在洛投资兴建热电厂(洛电)和水泥厂(洛水)。

  这5个工厂分别于1955年和1956年正式动工兴建,是“一五”施工的重点工程项目。

  另外,整个“一五”期间,相继在洛选定厂址的还有铜加工厂(洛铜)、棉纺织厂(洛棉)、耐火材料厂(洛耐)、玻璃厂(洛玻)和柴油机厂(代号国营第407厂)。

  这10个工厂,构成了洛阳早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主体框架,号称“十大厂矿”。

  现在,在涧西区有一条路,她默默见证了当年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这就是1955年修建、全长5851米的建设路。当时,她是洛矿、洛拖、洛轴、洛铜等大厂门前的一条辅助道路,在运输和连接各厂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十大厂矿”的28个大型厂房已建成23个,安装设备达到8290台套,65个生产车间已有34个试车生产。

  此时,以西工为中心,包括涧西工业区和涧东工业区的新市区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也基本结束,水、电、道路、桥梁、铁路支线等城市配套设施也已完成,洛阳工业基地初现雏形。

  一位当年来洛援建的苏联专家曾赞扬说:“北面有火车站,中间有街心广场,南面以运动场和公园收尾,洛阳简直可以和列宁格勒媲美!”

  “十大厂矿”投产后,填补了我国拖拉机、重型矿山机械、轴承、有色金属材料、高速柴油机等产品的多项空白,在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洛阳热电厂的发电能力来说,仅该厂一号机组的发电量,就相当于洛阳市原有发电量的5倍,相当于解放前河南全省发电量的1.47倍。

  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落户洛阳

  为了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中央在制定“一五”计划时,就开始规划并决定由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设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

  毛主席对第一拖拉机厂的选址非常重视。早在1953年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就成立了新厂筹备处,开始搜集可能建厂地区的初步资料。

  听说要建设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西安、石家庄、哈尔滨等纷纷要求把厂址定到自己的城市。但出于工业布局和国防安全考虑,国务院指示在中原地区的河南省境内选择厂址。

  时任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李富春率领12位苏联专家,在郑州、洛阳、偃师、新安和陕州等5个地区进行踏勘,搜集资料。

  李富春带着专家的意见回到中南海。毛主席听了汇报后沉思良久,最后,大手一挥:“洛阳那么多帝王都住下了,难道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

  举重若轻、幽默风趣历来是毛泽东的语言风格,其实,这也是专家们反复考察论证的结果。

  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厂,就这样落户在了洛阳。

  1955年10月1日,昔日的皇家御苑似乎一瞬间变成了建设工地。近日,我们在一拖离退休办采访了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他们的讲述中,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恍如昨天——

  国庆节上午,洛阳市7万余人参加了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主厂房动工奠基典礼。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代理局长张逢时代表一机部在会上致词:我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开始建设了。几年以后,我们就能制造出拖拉机。到那时,新中国农民就可以用现代化的机械代替古老的农具,为国家打出更多的粮食。

  会后,工地上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老人们回忆,当时,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相结合,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建设队伍,施工高潮不断涌现:一拖102工区,38天建成1座2.4万平方米的大型厂房,提高工效近1倍,创造了我国建筑史上的新纪录……

  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上了岁数的洛阳人的记忆深处,火红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热潮,第一批拓荒者把汗水和心血洒在了涧西的肥沃土地上,他们收获的,是一个新兴的重工业基地。

  刘聚康算是最早来一拖的那一拨儿人了,他是搞建筑测量的。1954年8月,他刚从河洛中学(现洛一高)毕业,就被直接分配到了筹建中的拖拉机厂。

  近日,精神矍铄的刘老先生为我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选中的拖拉机厂厂址是一片庄稼地,到处都是古墓。按照苏联专家设计,测绘定位时,地基要两米间距探一个孔,探孔的密度在当时的基建上是少有的。每探一个孔,在建筑图上都要准确地标注出来,这样密度的标注无论是难度还是工作量都非常大,也容易漏掉。我们就在每一个墓葬前绑上布条,测量一个解开一个,确保不漏测。对密集的探孔,我还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先画一条基线,再根据基线,把探孔全部标注出来,这样大大提高了测量进度和准确度。

  在1955年的一份劳模审批表上,对刘聚康有这样的评价:采用他的方法,提高工效1倍,定额测量每小时20个点,他完成48个点。

  刘老的两枚铁质奖章就是那一年获得的,一枚是洛阳市先进,一枚是河南省先进。搬了很多次家,扔了很多东西,但这两枚奖章一直是刘老压箱底的宝贝。

  对刘聚康来说,那是伴随一生的荣耀。

  (特别感谢一拖集团张智磊、中共洛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3上一篇  下一篇4